摘 要:多媒體信息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群體意識呈現多元化發展。文章探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的基本模式、平臺構建和工作方法,以期全面、有效地解決當前存在的學生黨員不積極、團員群眾不思齊等問題。
關鍵詞:文明實踐中心;思想引領;黨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牢牢把握黨對高校的絕對領導,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因此,新時代高校應加強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和方式方法,來強化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引導其大思維方式,形成大傳習格局,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理論先進性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認同感,積極投身于個人夢與中國夢、個人成長與祖國發展相融合的強國偉業實踐中去。
一、基于引領大學生思想的高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基本模式構建
以筆者所在二級學院為例,通過文明實踐中心相關建設更好地引領學生的思想,本研究組建了理論學習宣講由三個專家教師團隊組成的基本工作模式,全方位、多層次地引導青年學生思想,充分激活和合理利用有限的活動資源,并發揮不同層面的工作者對學生黨員最大的思想引領作用,最終實現全體青年學生共同提升思想、共筑中國夢的終極目標。
首先,主要圍繞理論學習來進行,分為兩個具體環節,第一環節聘請市委黨校的校外專家、學者作為校內分黨校的資深培訓教師,針對學院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宣傳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最新講話精神等重要內容,經過系列培訓并考試合格后頒發結業證書。第二環節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色宣講團成員,重點面向學院全體專、兼職輔導員和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宣傳黨史黨章、社會主義理論及傳統文化,要求學習人員要撰寫心得體會,并將相關思想理論逐漸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引領學生的思想成長。
其次,主要圍繞理論宣講來開展,組織評選在學習、創新創業、自立自強、志愿服務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之星,以及獲評校十佳大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的學生,優先考慮黨員和積極分子,組建大學生宣講團,深入到實踐中心、宿舍及黨團日活動等場地,宣講黨的政策和傳統文化,發揮朋輩引領作用,將思想傳遞網格化、陣地化。
最后,主要圍繞實踐垂范來進行,組織優秀之星,在校園文化、社團活動、科技創新、志愿服務等工作中,通過親身實踐、率先垂范,引導廣大團員和青年學生,對標爭先,見賢思齊,知行合一,銳意進取,積極學習黨的先進思想,用理論知識提升思想覺悟、促進自身發展,最終形成以黨員輻射身邊學生,以思想為引導、共同奮斗逐夢的良好氛圍。
基本模式的構建,通過不同主體由“面”到“線”到“點”的工作方式,從文明實踐中心的理論學習,到實踐中心的宣講滲透,再到活動陣地的實踐指導,將思想引領貫穿始終。工作基本模式的構建,需要場地支持、制度保障,遵循活動豐富、宣講深入等原則,才能將相關思想有效、真實地傳遞給全體學生。此外,還應建立各級反饋機制,主要聯合實踐平臺共同構建,以提高反饋的效率,強化對實踐部分的反饋力度。
二、引導大學生思想和實踐的文化實踐平臺的構建
為有效杜絕“黨員不積極、團員不思齊、群眾不滿意”等問題,進一步整合資源,要合理構建并充分發揮文明實踐中心的作用,以更好地引領大學生的思想,為其搭建實踐平臺,便于廣大青年學生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
(一)當前學生黨建工作引領大學生思想存在的問題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法,發現當前學生黨建工作引領學生思想存在模式單一、內容乏味、手段落后等問題。模式單一,主要體現在黨建文明實踐中心的思想引領主要集中在課程教育環節,在校園文化、日常活動等方面滲透的還不夠,也就是學生宣講團作用發揮不明顯,而思想引領又主要集中在思政教育中,因此導致學生主體在校園生活的其他方面依然會受到多元價值觀的侵擾,不利于大學生群體整體形成與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相適應的思想和行為。內容乏味主要體現在思想引導中往往以淺顯、單純的黨建、文化等內容,來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思想、精神,導致學生對乏味的內容不感興趣,且教學中由于教師對相關思想、問題見解不同,學生理解程度也不一樣,所以無法立竿見影解決學生的思想難題,進而弱化了引領學生思想的主導地位。手段落后,主要體現在引領手段和考察手段等方面,宣傳思想時利用信息手段、內容不夠有效,其他環節則缺少多媒體信息和平臺的建設,導致學生未能在網上得到充分的思想引導。另外,由于學生黨員認知有限、流動性強等原因,難以形成持續化、制度化、系統化考察和管理,因此影響了學生黨員參與相關思想引導工作的質量。
(二)新時代以文明實踐中心引領大學生思想的平臺構建
數據化管理。信息平臺不只是為黨、團員和學生群眾提供好的思想溝通途徑,還應通過對平臺數據分析,針對性地調整媒體內容,從而更精準、合理的引領學生思想。為使平臺信息更貼近學生生活、更好服務學生思想和行為需求,要求對學生思想、行為的方方面面進行數據整合和梳理分析。數據分析提升了思想引領中理論學習的供需要求,也能一定程度避免相關工作重復、浪費資源。
另外,對數據處理、分析,也要求精準,應圍繞黨員管理和相關組織活動,構建對應的管理平臺和相應的考察指標。如大學生黨員的主流思想及成因,利用考察指標來采集平臺內人員交流、活動的相關數據,以此來進行較為精準的信息收集和處理,從而提升平臺整合和管控的能力,使其更適應思想引領等工作需求。對平臺信息的數據化分析結果,還可以針對相關學生群體或個體的思想成因,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指導。
移動化學習。大學生是網絡信息的主要接受者,也是線上學習的主要用戶群體。為提升思想引領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拓展學習資源,挖掘強大功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思想教育已成為常態化。筆者所在二級學院,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全體學生線上開展了“學習強國”積分評比賽和個人挑戰賽,還倡導各班自行組織班級周賽,評比表獎,以賽促學,進一步提升“學習強國”平臺在學院的使用率和活躍度,也使學生更高頻地使用移動端平臺學習和明晰主流思想。
即時交流。即時交流包括多個模塊,與基本模式相對應,從而提升不同主體間交流的有效性,避免思想層次差別過大的主體進行直接交流。因此,有序地劃分學生和教師群體,可使文明實踐中心更好地發揮作用。此外,通過不同主體的即時互動,使各群體在思想學習過程中,能更好地分享經驗,從而將不同主體真正有效地連接起來。
便捷服務。信息服務是高校文明實踐中心宣傳黨的信息、文化知識和相關活動信息的重要途徑,是平臺的主要功能。因此需要突出信息服務的全面性、準確性和針對性,結合前期的調研和數據化監管,提升發布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并通過學習信息和交流模塊兒,將主動式學習、交流和被動式引導等思想引領方式融為一體,更全面、合理的助力大學生思想與行為的健康成長。
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引領大學生思想的方法
(一)為學生創造多元學習途徑
在學生學習方面,通過導學、講學、研學、比學等模塊來提升學生學習和實踐思想的有效性。導學模塊,聘請專家指導、引導基層學生學習思想理論,采用定期講座等模式進行,需要學生黨員、團員和積極分子等學生群體參與其中。
講學模塊,由專、兼職輔導員及思政理論課教師,在文明實踐中心面向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小規模地互動式宣講,結合學生的專業、生活等特色,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宣講理論知識,并重視與學生的思想交流。
研學模塊,將思想理論學習與相關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思想以及行為特點等開展調查研究,進行多元的調研分析,以指導實踐中心更合理的調整相關工作。
比學模塊,通過實施黨員先鋒工程以及開展“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等活動,以學生黨員為標桿和先鋒,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以各類專業實踐、創新創業活動為載體,形成“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好地帶動身邊學生群體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使其在實踐中提升相關思想理論。
(二)創新傳習方式以引領學生思想
文明實踐中心主要傳播最新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道德、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先進文化和相關理論、講話精神,側重行為文明實踐學習和體驗,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做到“習”“傳”結合、以“傳”促“習”,讓廣大青年學生“習”出新作為,“傳”出精氣神。因此需要從思想、文化、實踐等角度,提升思想引領的力度和全面性。
思想傳習,通過思政教育、黨團建設等途徑,強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思想等內容的宣講,將相關政策、指導建議切實融入到學生日常管理中,并強化輔導員等管理主體與學生的交流,讓大學生真正的理解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讓青年學生在理解和認同的基礎上,更好地參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
文化傳習,要突出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因此不僅要在相關的宣講和思政教育中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教育,還應在宿舍管理及社團管理等方面融入傳統文化,傳承學院的航海文化,使學生更好地的思考、參與和認同我國的先進文化,從而積極投入到祖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強國發展戰略中來。
實踐傳習,主要體現在社團、創新創業等活動中,聯合藍色創新實驗室、航模協會等校園各大社團和雙創基地等主體,通過強化管理、文化宣傳和思想引導等方式,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把學理論、強思想與學技能、會創新有效結合起來,突出廣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實干創造實績,將專業實操與思想實踐密切融合。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新時代產物,承擔著引領大學生思想的重要任務,在高校中的創建,還處于摸索階段。如何將其打造成青年大學生“傳播好聲音、弘揚主旋律、開創新業績、凝聚黨團心”的主陣地,如何通過它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如何讓更多青年學生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還需要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付出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范勇.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創新研究[J].農業教育研究,2017(02)19-21.
[2] 李文科,范起東,李明科.習近平“從嚴治黨”思想對高校黨建工作的啟示[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33(06)109-113.
[3] 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2016,12.
[4] 劉原.加強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思考[J].高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6):29-31.
作者簡介:王海鵬(1980- ),大連海洋大學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層學生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