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莉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我們的農村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與此同時,農村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目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了當下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而在這過程中,追求經濟發展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應該要建立完善農村生態保護的機制,轉變農村經濟增長的方式,從多方面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從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關鍵詞: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當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農村的生態問題,另一方面是農村的環境問題。農村生態問題指的是通過了解當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現狀來分析生態破壞的原因,并根據這些問題制定相映的保護生態的措施,從而解決生態破壞問題,比如水土流失、森林破壞、土地沙漠化等;而農村環境問題是指通過當前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通過分析污染的途徑,提出治理環境的相應措施。
一、農村生態環境現狀
1.1農村生態現狀
當前我國農村生態問題非常嚴重,主要的環境破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水土大量流失,由于過度的開荒濫伐,毀林毀草等原因,造成了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目前我國水土流失的面積已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八,嚴重破壞了我國的農田生態系統,導致了土壤中的很多營養成分損失,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形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第二,草原荒漠化面積較大,由于過度的放牧和開墾,我國大部分的天然草原正在進行不同規模的退化,而且每年的速度也在遞增,草原生態環境總體呈現惡化的趨勢;第三,農村淡水生態問題突出,且逐漸呈現惡化的趨勢,我國目前80%的以上的河流都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污染能,尤其是大部分農村的飲用水問題存在大腸桿菌超標,1.7億人的飲用水受到有機污染,隨著化學物質的廣泛使用,很多地下水已經不適于飲用,嚴重損害人民的身體健康。
1.2農村環境污染現狀
1.2.1生活性污染
近些年來,農村的生活垃圾急劇增加是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一些無法降解的塑料袋一些無法降解的包裝等,這些廢物都隨處可見;還有一些未被利用的農副產品,比如秸稈,稻草等隨意堆放,甚至對其進行燃燒,這些都是生活垃圾的集散地,嚴重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根據曾經的統計,我國農村平均每年生產2500萬噸生活廢水,生產1.2億噸生活垃圾,這些龐大的數字都反映了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存在很大的問題,農村生活垃圾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導致環境治理難度越來越大,嚴重影響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并沒有實現可持續發展。
1.2.2生產性污染
(1)農膜污染
我國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膜的使用量非常大,已經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且農膜的回收手段落后,質量也不過關,所以在耕地中存在著很多不能降解的農膜,造成了土地污染,這對農田生態系統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日后如果農膜的使用繼續持續下去,殘膜超過一定的量,對耕地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目前農膜污染已經成為農業生態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問題。
(2)化肥污染
我國的化肥使用量也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并且化肥的使用率不高,所以化肥污染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化肥流失加劇了河流的營養化,另一方面造成了地下水污染,導致蔬菜水果中壓硝酸鹽的含量超標。最后,很多人在施肥觀念上存在誤區中是化學肥料而忽視有機肥的施用,所以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結板等突然現象造成了土壤的退化和生態惡化。
(3)農藥污染
我國很多的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教育也比較落后,所以很多農民在農業種植上存在很多問題,知識水平也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對于先進的農業知識和農業設備了解不多。所以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農作物的高產,對農田進行化學肥料級農藥的噴灑,對農業用水還有土壤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除此之外,很多農村的畜牧業發展不符合有關部門規定的衛生條件,沒有得到衛生部門的許可,衛生條件很差,尤其是一些堆積的糞便,很容易滋生細菌,對當地造成一定的污染;此外還有一些工廠遷到農村,在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減輕城市污染的壓力,但是農村污染物的排放達不到一定的標準,所以造成污染物亂排放,嚴重影響農村空氣質量,公知當前農業生態環境現狀存在很多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政府對農村生態保護的重視是不夠的。投入精力也較少,呈現出了重經濟,輕生態保護的趨勢。
二、農村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原因
2.1人口壓力過大
我國由于人口過多,并且有60%的人居住在農村,人口基數大,導致人均資源少,人們的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都給農村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和污染。
2.2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
我國農村粗放型的經濟增長緩解了當前市場的需求和供給的矛盾,與此同時,也加快了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的速度。長期以來,我國一直追求以糧食高產為目標,而忽視了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土地的保養問題。所以農村的土地一年不如一年,環境也在逐漸的惡化,比如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的使用,化肥的使用等,造成農村土壤結構破壞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在加快推動農村工業化的同時,相當一部分設備能耗大,導致環境污染嚴重,而城市工廠向農村工廠轉移,帶來了更大的農村工業污染。
2.3政府監管不力
目前我國鄉鎮并不存在環保職能部門,所以掌管農村環保問題的只能是縣級的環保部門,這在管理上就存在著一定問題,環境保護監督不力,致使環境污染。而且農村的工業與城市的工業環境不同,城市的工廠往往比較聚集,在進行管理時可以進行集中管理,而農村工業污染不像城市污染那樣直觀,所以治理難度較大。當前在環境治理方面國家也把重點放在了大中城市的環境,相關部門對農村環境治理無暇顧及,所以很多數量較多的小城鎮的農村環保工作管理就出現了很大的困難,環保部門人員少、資金匱乏、監管手段薄弱等,所以難以進行監督和職能的執行。
三、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
3.1加強宣傳力度,完善建設規劃
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于生態環境建設的意識,可以采取發傳單,開講座的方式,對當地的居民進行知識的普及,提高農業農村環境保護意識,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同時,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在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能夠有法可依,保證落實工作時能夠順利進行,同時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企業和個人,要依法進行處理,嚴重的也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3.2搞好小城鎮規劃,加快農村居民向小城鎮集中
農業人口過多是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問題,要做好小城鎮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活污水,垃圾的無公害處理等,加強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向非農業地區轉移,進行小城鎮化建設就非常必要。
3.3解決農村生活用能的問題
要妥善解決農村燃料缺口的問題,解決邊治理邊破壞的惡性循環。首先可以推廣沼氣的使用,解決農村能源和污染問題,又能夠解決木材,提高農村的有機肥的使用率;其次,對秸稈處理的技術進行研發,把農業副產品轉化為清潔能源,取代柴火和煤炭,減少環境污染。
四、小結
總而言之,當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這個工作復雜而艱巨,需要每個人,每個企業和政府的共同完成。我建立起農業地區生態保護的意識,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相關的部門一定要秉持因地制宜的方法,出臺相關的政策并進行大力實施,加大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投入,集中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建設更好的循環可持續的生態國家。
參考文獻:
[1]閆晨.新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問題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2]王建設.淺析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J].農業經濟,2017 (10).
[3]馮陽雪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政府責任框架分析與制度回應[J].廣西社會科學,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