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猛奇

【摘要】目的 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用藥物控制患者血糖,本文探究中西醫聯合用藥的治療效果。方法 實驗樣本均為到我社區進行糖尿病治療的患者,具體例數為58例,2018年8月~2019年10月為調查研究的具體時間,可根據每位患者的抽簽結果將其分成不同組別,單獨選擇鹽酸二甲雙胍為對照組,采用烏梅湯聯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為實驗組,對比治療結果。結果 經過計算對比血糖指標變化情況、中醫癥候積分,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完成不良反應對比計算,無統計學意(P>0.05)。結論 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可獲得較為顯著的控糖效果,其中烏梅湯聯合二甲雙胍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烏梅湯;鹽酸二甲雙胍;中醫癥候積分;糖尿病;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9..02
糖尿病已經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發病率逐年上升,我國是糖尿病高發國家,居全球首位,糖尿病臨床治療已經成為了學者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往臨床中常采用胰島素、二甲雙胍類藥物進行治療,但不利于長期服用,長期服用會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可提高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危機患者生命安全[1-2]。近年來,中醫治療糖尿病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并且效果極為顯著。本文主要對烏梅湯聯合鹽酸二甲雙胍療效進行探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查研究為糖尿病患者58例(2018年8月~2019年10月),為了方便調查研究,需要進行分組,實驗組、對照組分組依據均為抽簽結果。15、14,(52.16±2.12)歲;13、16,(53.22±2.34)歲,分別為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基本數據對比,結果為(P>0.05),不具有差異性。
1.2 方法
對照組:鹽酸二甲雙胍(H20023371),藥物的提供者為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藥物使用劑量為0.5 g,給藥方式為口服,早、中、晚均服用藥物。
實驗組:烏梅湯聯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烏梅湯藥方組成為:20克山萸肉、20克白芍、15克烏梅、15克鬼箭羽、15克連翹、15克知母、15克玄參、15克黃芩、15克生山楂、15克蒼術、10克黃連、10克太子參、6克干姜、3克細辛,將全部不藥物添水煎至500 ml,分兩次服用,兩組患者選擇藥物治療時間共計為42 d。
1.3 觀察指標
對比血糖指標變化情況、中醫癥候積分、不良反應。中醫癥候積分:血糖指標正常記0分,血糖指標改善明顯記2分,血糖指標未改善記3分;無出現過低血糖記0分,低血糖發生次數低于3次記2分,低血糖發生頻率較高記3分;糖尿病未發生并發癥記0分,糖尿病并發癥可改善記2分;發生不可改善糖尿病并發癥記3分。
1.4 統計學分析
SPSS17.0,(x±s)、(%)和行t、x2描述檢驗相關指標,當P<0.05時,統計學有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血糖相關指標
血糖相關指標治療前后對比,治療前,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中醫癥候積分對比
在中醫癥候積分方面對比,實驗組更具優勢,有差異性(P<0.05),見表2。
2.3 對比不良反應
3.44%為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因胰島素分泌功能出現障礙而引起的疾病,在臨床中被稱作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需要長期依靠藥物穩定患者血糖,若未經過有效治療干預,可引發患者出現心、腎、神經等相關器官的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以往糖尿病臨床疾病治療過程中,常采用二甲雙胍等相關藥物進行治療,但長期服用均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的發生,不利于患者身體健康[3]。
近年來,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受到了臨床廣泛關注,中醫將糖尿病歸為“消渴”范疇。糖尿病的發生主要與腎臟,脾臟,肺臟等臟器有關,脾失健運為中醫認為發病機制。在糖尿病疾病治療過程中應將消渴作為主要治療原則,烏梅湯中黃芩,黃連,烏梅均有酸苦的特性,符合五行學說,可達到以酸苦之味克制甘甜之味;白芍、山楂在應用過程中可達到用酸味抑制甘味,同時能夠達到滋陰養液的效果;另外,黃芩、黃連、連翹具有清熱、解毒、祛濕、除燥的功效,太子,參干姜可達到中和藥物的效果,具有補中氣益,健脾胃的效果,同時可使胃寒得以去除,除改善小便頻繁的癥狀,可達到清熱、滋陰、利濕的功效。經過現代藥理學分析,烏梅中的主要作用為其中所含有的有機酸,并且較為豐富種類繁多,例如草酸,蘋果酸,檸檬酸,有機酸均能夠達到較為明顯的降糖效果,同時能夠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起到促進作用,使葡萄糖逐漸向糖元和脂肪轉化,進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另外,烏梅不能夠對胰島素細胞的再生和修復起到作用,利于胰島素的分泌,黃連以小檗堿為主要作用成分,可促進細胞對糖的消耗,促進糖代謝,小檗堿在應用過程中具有較好的抗炎效果,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可達到協同作用。蒼術在應用過程中主要降糖成分為蒼術苷,可充分參與到降糖機制當中,不會受到各種因素受到干擾,使機體內的血糖能量被轉移,達到有效的降糖效果。烏梅湯藥方中的其他藥物均能夠起到良好的降糖作用,經聯合應用降糖效果更為顯著。二甲雙胍是臨床中較為常用的降糖藥物,在應用過程中可有效降低胰島素的使用劑量,預防低血糖等癥狀的發生,安全性極高,同時能夠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處于穩定范圍內,效果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烏梅湯聯合鹽酸二甲雙胍是中西醫一種聯合治療方法,治療糖尿病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利星.加減烏梅湯聯合鹽酸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7, 46(23)149-150.
[2] 曹俊杰,湯趙榮,羅臻怡.鹽酸二甲雙胍片聯合阿卡波糖膠囊治療75例2型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19(17)82-83.
[3] 陳曉旦,鄭華琴,馮 念.愈渴湯聯合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7,54(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