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
摘 要:基層工會財務管理是基層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如何做好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為加強工會財務管理工作,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進程,促進財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適應新形勢下工會財務管理的需要,通過參與財務大檢查工作,發現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深感加強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將基層工會財務管理中的若干問題予以梳理,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工會財務;管理水平;問題;策略
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組織能否全面履行各項職能,有效地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國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在工會工作中的作用與地位進一步顯現,對加強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是,由于基層工會財務人員兼職較多,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有所欠缺,加上監督檢查難以及時跟上,導致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水平參差不齊,差距較大。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基層工會組織所擁有的資產不斷增加,經費總量不斷加大,如何做好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基層工會財務管理現狀
1.對工會財務管理重視不夠
檢查中發現,有些基層單位輕視工會財務工作,重視行政事業財務。從人員安排看,基層工會會計大多為兼職,除工會財務記賬以外還安排其他工作,有的甚至讓非專業財會人員從事工會會計工作,把工會財務賬記成了流水賬,甚至造成工會財務管理混亂,工會活動難以開展。
2.記賬方法仍陳舊落后
我國會計電算化起步于20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已有近30多年歷史,在全國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使用會計電算化的情況下,部分基層工會會計核算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記賬上,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適應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3.經費收支管理不規范
有些基層工會沒有將工會經費單獨核算與管理,仍掛靠單位行政、事業經費大賬上。有些單位工會經費雖按規定在銀行獨立開設賬戶,單獨進行核算,但在支出上偏面追求“職工滿意”。有的開支巧立名目,有的為躲避財政監督與審計檢查,將一些不合規的行政、事業支出在工會經費中列支,而沒有將工會經費重點用于維護職工權益、開展工會活動和為職工辦實事上。
4.內控和監管不到位
在財務大檢查中發現,不少基層工會財務崗位缺乏有效的內控制度約束,而有些工會財務監管形同虛設,不管不問。由于基層工會全年收支數額有限,業務量也不是很大,一些基層工會在管理上掉以輕心,違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規定,貨幣資金業務由一人全程辦理,有的單位還存在出納人員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債權債務賬目登記,并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等行為。內部會計控制執行中,重審批程序,輕內部審核,認為只要工會負責人簽了字就可以報銷了,缺少對所發生事項憑證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的審核,容易發生違規違紀現象。
5.資產管理弱化,存在安全隱患
工會的資產是工會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流動資產、投資和固定資產等,是工會開展活動和工作的重要物質基礎。多年來,各級工會組織不斷充實和完善了資產管理制度,但有相當一部分基層工會貫徹落實缺乏力度,執行效果不佳,普遍存在“重錢不重物”的現象。
二、加強基層工會財務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工會內控管理與監督
1.1對工會業務流程進行有效控制。
要嚴把票據審核關,規范發票審批流程,每張票據必須有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簽字方可報銷,原始憑證要完整、齊全,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可靠。
1.2建立內部控制評價制度。
為了更好地評價單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各單位要建立會計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制度在執行過程中的缺陷和薄弱環節,對癥下藥,及時整改,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使內部控制制度真正成為工會財務管理的支撐和保障。
1.3加強對工會財務管理的監督。
抓好財務管理的關鍵是財務監督。要建立基層工會財務監督機構,加強對工會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情況的跟蹤審查,做到事前有預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監督,特別要監管工會經費支出方向是否正確、結構是否合理,有無超支、超限的行為。通過監管維護工會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確保工會財務工作的安全運行,保障工會事業的健康發展。
1.4完善審批工作制度
企業工會經費開支控制工作的實施過程當中,需要嚴格遵循基于“一把手”的審批工作制度,通過集中性管理的方式,對報銷手續及操作流程進行規范。本企業工會工作開展中,安排了專門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對經費購置以及報銷票據進行全面性的審批,重點審核票據上經辦方、主席、以及取款方三者簽字的真實性。通過此種方式,使得傳統意義上,可能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違反亂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規避。
2.加強財務隊伍建設,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素質
財務管理規章制度最終是要由財務人員來執行的,選配專業知識與技 能較為適應的工會財務人員,對于做好基層財務管理至關重要。在配好財務人員的基礎上,還要做好后續的培訓工作。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財會法規不斷出臺,因而不僅要抓好崗位技能繼續教育,還要強化新法規的學習培訓。基層工會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財會人員加強培訓與學習,以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
3.強化科學的財務管理意識。
負責各級工會財務管理的主要領導或部門要加強對國家有關財經法規的學習,提高對工會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科學的工會財務管理體系,包括財務預決算、會計核算、財務分析、內部控制、財務監督等。強化財務預算意識,發揮預算管理在工會財務管理中的抓手作用,細化財務預算,做到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同時要做好工會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對下一階段工會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預測,合理安排資金,為開展工會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4.加強經費使用的監督檢查,充分發揮經審監督作用
工會經費必須接受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審查和監督。充分發揮經費審查委員會的作用,對年度預算、決算、開支范圍、審批程序、資金管理等都要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確保工會經費收支規范、合理。
5.是明確支出核算范圍。
基層工會經費支出的重點要放在維護職工權益、開展職工教育和職工群眾文體活動方面。要堅持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支出原則,強化預決算的編制和管理,做到有預算才有支出,無預算、超預算的不予支出,防止工會經費被大量用于非工會活動性支出,用于發放職工福利,如以開展勞動競賽為名發放服裝費、補貼費等,嚴格控制招待費超標準支出。
結語
我們在工會經費的收、管、用工作當中,在按時足額上交的基礎之上,充分遵循了“勤儉節約、統籌兼備、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基本工作原則,將有限的資金應用于維護職工權益、關心職工生活等各項活動的開展工作當中。工會財務工作,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盡到了為群眾當好家、理好財、辦好事的職責。
參考文獻:
[1]林旭.簡析加強基層工會財務管理水平的路徑[J].工會論壇.2017(09).
[2]秦岳峰.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工會財會.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