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清泉
摘要:有序推進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工作,通過實施有效策略,充分激發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使他們真正愛上課外閱讀,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顯得至關重要。語文教師始終堅持以生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把握課外閱讀的指導機會,深入挖掘不同學生的內在潛能,語文教育獨具特色,培養出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人才指日可待。本文特意從幾個方面出發,關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總結研究,僅供其他教師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有效策略;分析
引言:傳統模式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更加關注課內的閱讀教學,而忽視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強化培養。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推進太過形式化,不僅限制著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還使他們知識經驗的積累,內在潛能的挖掘阻力重重。為了改善弊端現狀,新課改背景下,積極改進課外閱讀的指導形式,運用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有的放矢的展開教學實踐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對此,筆者憑借多年實踐經驗,簡單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1、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再推進課外閱讀的指導工作,教師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深入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語文教育長遠規劃的進程隨之加快,即可取得最優化的教學實踐效果[1]。另外,小學生的好奇心極強,教師應鼓勵學生們主動探索未知的事物,一邊探究一邊積累知識經驗,他們的課外閱讀熱情高漲,也將在后續的閱讀思考、自主學習和綜合實踐中有更加精彩地表現。比如,教學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草船借箭》一課時,要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諸葛亮足智多謀、料事如神、寬宏大度、謙虛禮讓的大將風度。教師可為學生延伸諸葛亮的其他小故事。例如:空城計。三國時期,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云已經趕回解圍。再一次為學生講述展示諸葛亮的膽識與大將風度的故事,使學生產生對三國人物的濃厚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學生會很感興趣的閱讀這本書,真正意義上將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2、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
豐富的閱讀素材是拓展學生閱讀知識面以及閱讀思路的前提和保證,也可以作為輔助內容有效補充課堂知識的不足,使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以及文學素養水平步入一個新的階段。良好的課外閱讀內容,更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學生的心靈在閱讀中得到釋放、得到延伸[2]。語言積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課本的深入學習之外,課外讀物中豐富的體裁以及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增長以及視野的開闊,從而幫助他們積累了良好的文學素養。對于高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可讀的課外書籍范圍越來越廣,無論是國外的優秀作品還是國內的文學經典作品,都可以鼓勵他們多多閱讀,如馬克·吐溫的《湯姆索婭歷險記》、圣埃克蘇佩里著的《小王子》都是不錯的內容,我國的優秀文學著作范圍更廣,張之路的《第三軍團》、楊紅櫻的《漂亮老師和壞小子》都是優秀的閱讀作品。學生在閱讀這些課外書籍時,書中生動豐富的情節內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更好地體會愛與友誼、關懷與成長,從而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在提升自身文學素養的基礎上,升華了品德修養,感受到了閱讀的巨大魅力。
3、強化學生的閱讀方法指導
教師不妨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征,積極開展閱讀方法的教學指導活動。比如,低年級的學生可以促進學生自主閱讀帶注音的寓言、兒歌、童話故事等方法,引起你年級學生在拼音輔助下閱讀。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閱讀一些成語故事、科普讀物、名著篇章等。教師還要根據小學生的特征給學生設置個性化的閱讀方案,圍繞著學生在閱讀時處理生字,分析語句方面的難題給予指導,例如,促進學生在自主閱讀時形成注意文本六要素意識,鼓勵學生運用粗讀、精讀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注意段落之間關系。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分享學生閱讀體驗,組織開展一系列的閱讀辯論活動,設置閱讀展示平臺,好書展示板,達到促進學生閱讀目標。
4、舉辦學生喜歡的閱讀活動
單純的課外閱讀雖能激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但相比之下,舉辦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更容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教師應以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舉辦豐富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參與進來,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小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但是他們活潑好動,喜歡參加各種活動,所以舉辦閱讀活動一定能夠贏得他們的歡迎[3]。比如,教師可以舉辦“朗讀大賽”,鼓勵學生閱讀自己覺得好的文化作品,和同學們進行文化交流,思維碰撞,這樣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個性,在以后的閱讀過程中,推薦符合學生個性的書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學生能夠學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對于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是一種益處。在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有自主學習意識,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擁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活動的舉辦不只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在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時,閱讀活動的舉辦起到的效果也很大,在學習完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知識成果進行檢驗,讓學生準備一些自己了解的知識進行講解,這樣教師就可以知道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一種鍛煉,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他們的閱讀積極性。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教學為重要內容,而課外閱讀在閱讀教學中屬于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有效開展課外閱讀十分有必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視,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選擇有效的方式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從而使課外閱讀活動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水平。
參考文獻
[1]孟艷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112-113.
[2]張秋迪.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教學方法[J].考試周刊,2018(04)300-301.
[3]王平生.如何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有效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