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輝
摘要:在“十三五”計劃的不斷推動下,圖書館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從業人員數量也開始持續性的增加。在圖書館事業轉型的重要時期當中,不僅需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還需要打造一支德才兼備、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隊伍。長久下去,才可以找準定位 , 形成自身特色,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迎接挑戰,創新發展。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結合現實的意義,構建圖書館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以此來建立以創新和應用為取向的教育模式,促進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圖書館;人才培養;新模式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延伸,文化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延伸。圖書館從業人員呈現新的發展特點。首先,為滿足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從業人員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96個,全國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57796人,比上年末增加194人[1]。其次,從業人員平均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老齡化的加快,導致圖書館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注入新鮮的“血液”。2019 年底,全館從業人員平均年齡是31.8歲,在2013年的時候,是39.3歲,明顯呈現了年輕化的趨勢。接下來,從業人員學歷層次不斷提高,目前形勢下,標準轉變為專科及以上學歷,高學歷成為了圖書館的主力軍。然后,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在不斷增加,服務水平增強,科研能力為建設指導。最后,追求自我機制的實現意識不斷提升。存在自我優勢突出,但是片面性增強,情緒波動性加大。人才培養目標需要重塑,專業知識培訓需要調整,人才評價體系需要優化。因此,將如何構建圖書館人才培養新模式?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
二、圖書館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究
(一)組建講師團,成立館內導師制
從一定的程度上看,講師團的構建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首先是館內選拔業務精湛的相關人員,不定期選派學習和培訓,之后將學習到的知識傳授給其他的人員,增強名師效應。其次,圖書館與其他單位簽訂培訓資源共享協議,加大創新性,參與人才模式設計,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2]。最后,需要構建“導師制”項目,使用一對一或一對二的方式授課,把職稱評定和年度考核等激勵制度相互結合起來。
(二)利用信息技術培訓,提倡在工作中學習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知識的支持。不少圖書館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多元化的視角上,選取經典的案例或者是課程實施培訓。并且,在工作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問題,就可以馬上請教,并在信息資源當中尋找答案,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解決措施。實行輪崗制度,鍛煉特定工作能力,提高創新精神,向著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向實施延伸。
(三)創建學習型單位,選派人員外出學習
需要相關的人員在館員的需求、興趣與愛好的基礎上,實施有效匯總,滿足學習型單位的建設需求。例如:XX地區圖書館就是在“書香型干部”活動的基礎上,開辟“英語角”,構建青年文化活動基地[3]。館員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自身的喜好,在磨練中,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另外,在圖書館 2.0 時代呈現到大家的視野當中之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路徑也出現了變化,需要在多樣化、服務需求的基礎上,統籌發展,滿足現代化的建設需求。例如:XX地區,就構建了市政府,并邀請專家前來指導。可以根據現實的需要制定“導師工作組”和“研究小組”,協調組與組之間的合作,解決共性問題。
(四)制定多樣化的培養目標,完善和豐富教學內容,構建人才評價體系
學校上,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根據每個圖書館或者是部門,結合差異性的需求,制定科學的目標建設機制。首先,需要加強對圖書館從業人員的理論知識,年輕的員工需要補充實踐經驗,老員工需要補充信息化技能。其次,提高培訓內容的知識交叉性,擴大知識廣度,向著頂尖人才發展方向實施培養。然后,充實從業人員心理問題,營造融洽的辦公環境,促進從業人員與讀者關系的融洽。最后,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構建評價指標,突出圖書館的特色和專業基礎。構建客觀性的標準,滿足雙重性的建設需求。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滿足年度整體培訓需求,通過競賽、測驗,找到館員的知識弱項,建立各崗位的能力素質模型。
(五)實施有效的激勵機制,倡導實現自我價值
首先,需要在激勵制度的基礎上,構建“品牌培訓課程”、“最佳培訓師”等評選活動,加大文化傳播。 幫助館員,實現自我的價值,并達成工作目標。例如:可以結合現實的需求,構建“金點子策劃”等比賽。打破“得過且過”的問題,在實踐中創新思維,提高榮譽感,完成自我價值的升華。另外,還可以使用講座、例會、宣傳、專題等報告形勢,在職業化的基礎上,端正人生的態度,實現自我的超越[4]。XX單位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促進了業務建設,發現弱點,彌補短板。以受眾者為本,構建“讀者最喜愛的圖書館員”等,以此來激發館員的自我價值感。搭建組織架構,聘請圖情專家,遴選優秀學員,以項目制運作為基礎,提升館員的科研素養,促進業務建設。
總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圖書館在轉型的重要時期當中,也需要加大基礎建設,滿足現代化的發展路徑,制定人才培養戰略。構建圖書館創新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向著多元化的方向實施延伸。以館員的需求為導向,根據實際需要適時調整,滿足可行性實踐的需求。將活躍的新星,不斷的歷練、成長,轉變為圖書館的骨干力量,促進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牛甲芝.“四位一體”——我國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新模式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6(17)
[2]段瓊慧,韓小亞. 老年人閱讀推廣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及質量保障[J].?山東圖書館學刊. 2020(02)
[3] 蘇曉華. 專業情報咨詢員的人才培養與圖書情報索引探討[J]. 河南科技. 2019(11)
[4]周朝暉.圖書館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貢獻度評價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