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旦旦

研學是我們中國傳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育理念的一種傳承,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機銜接,它打通了校內校外之間的屏障,給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帶來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張旺
研學是學校社會各項資源協同合作的一項課程,這項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曹璇
研學是和學校教育教學相配合的課堂補充和拓展。——劉秋
研學,把課堂的口頭教育變成喚醒孩子心底認知的實踐教育。——黃程
研學是一座橋梁,架起了多學科的聯動和鏈接。——楊冬梅
研學,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吳彥希
研學,就是要在一個地方,每個同學都參與進來,一起在活動中學到知識。——王梓默
研學,就是用游戲把課堂知識變得生動。——王尊可
“明智通達的品格,溫文爾雅的品質,有自立自信品行的合格社會公民。”這是西南大學附屬小學對每一位學生提出的核心德育目標。
學校提倡綠色教育理念,遵循兒童的品德養成、思維發展、心理成長規律,架構了課程設置一體化、德育內容可持續化、德育目標層次化、德育方法實踐化的綠色德育潤雅課程。該課程體系以生活德育論的道德哲學為立場,以活動式、生活化的德育課堂為途徑,通過學生的參與體驗和點滴感悟,實現真愛如物潤嫩芽、關懷如泉沁人心的效果。這其中的活動化、生活化,以德育課堂作為立足點,和研學課程不約而同地契合在了一起。
德育處副主任曹璇給我們介紹道:“未來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共建的世界,需要人才的創新、教育的創新,還有課程的創新。當然學校的課程改革是在不斷地推進,那么在德育課程這一塊也要不斷創新,做一些改革和變化。研學,已經不同于前些年的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它是學校與社會各項資源協同合作的一項課程,這項課程讓學生走出了傳統的教室,走進山林、野地、溪流、博物館、工廠、社區等等,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西大附小的德育主題課程,是根據學生的年齡變化和成長需求來進行系統化、階段化的設計,一年級是始業課程,二年級少先隊禮儀課程,三年級“走進家鄉”系列課程,四年級“十歲成長”系列課程,五年級革命主題教育,六年級就是畢業課程。而這一次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也貼合著這樣的主題活動進行。
當我們問道,學生在其中收獲了什么時,曹璇笑著說,“看到孩子們收獲了快樂、敢于挑戰自己、受到了思想上的觸動、勇敢地成長了一步,這便是我們最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