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倫

摘要:新媒體背景下對傳統媒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聞采編方面傳統媒體需意識到新媒體技術對新聞采編輔助的重要性,新聞工作者應該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自身的采編能力,使自身能夠緊跟當前媒體環境的大潮流,協助傳統媒體更加迅速地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采編;創新策略
一、新聞采訪與后期編輯工作于
新媒體背景下出現的問題
(一)新聞采編人員工作方式單一固化
傳統媒體新聞采編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往往只是使用單一的工作方式,面對新媒體環境的到來,部分新聞采編者還是保持著自己陳舊的采編模式,只是單一地使用一種途徑進行新聞采編工作并且傳播新聞信息,以報社單位為例,報社新聞采編人員在進行工作時,只是單一地將新聞內容編輯成報紙刊物所需要的格式,內容較為單一固化,所使用的語言也太過專業化,無法便利大眾的閱讀過程,并且在排版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也是單一地跟隨報紙刊物的硬性要求進行編輯,沒有靈活地將報紙刊物的內容進行優化,大眾長時間接觸這一模式極容易對傳統報紙新聞產生視覺疲勞。這一問題極其不利于傳統紙媒有效跟隨新媒體環境做出轉型突破,無法將新媒體技術有效運用到新聞采編的過程中,傳統報社單位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成長速度也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二)受眾與新聞采編人員互動較少
以往傳統媒體的采編人員在開展采編工作時,都是跟隨自己的工作模式進行新聞采編,對于大眾而言,他們并沒有機會了解到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日常,采編者也沒有太多的途徑與受眾進行交流,很多受眾在接收新聞信息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不論是采編人員編輯新聞內容夾雜的失誤還是新聞版面的視覺效果單一,受眾的這些意見和建議都沒有辦法及時地傳遞給新聞采編人員。
就新聞采編人員而言,在他們進行新聞事件的采訪時,通常以自身新聞工作者的視角進行采訪,沒有考慮到大眾對于整個事件會如何看待,期望看到哪一方面的采訪內容,在進行新聞編輯時也沒有將大眾的口味進行整合,例如在對教育類新聞的采編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只是對一些具有概括性的教育信息進行采編工作,沒有考慮到一些教師及家長對于更加細化的新聞內容的需求,導致新聞內容對大眾的吸引力降低,媒體單位的媒體影響力也出現下滑,不利于傳統報社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完善優化自己的新聞采編工作。
(三)部分新聞采編人員專業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當前新媒體環境的不斷滲透,一些新興的新媒體技術不斷來到人們的生活中,改善著人們的生活,當前新媒體形勢下很多采編人員的采編方式還停留在以前的一種模式下,對新媒體技術的掌握程度不足,導致在一些關于新媒體方向的新聞內容或是涉及到新媒體技術的報道活動時,新聞采編人員無法快速地融入到新聞采編工作中。并且在當前日益繁雜的新聞環境中,大量新聞信息不斷涌現,意味著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量會逐漸增加,新聞采編人員如若不能熟練使用新媒體技術進行采編工作,那么自身的工作效率將會持續下降,對比其他媒體單位自身的發展速度將會持續下降,被其他媒體單位所超越,行業競爭力遭到削弱,不利于傳統媒體單位在新媒體環境中站穩腳跟,擁有幫助自身穩定發展的生存空間。
(四)媒體環境錯綜復雜,不利于分辨新聞內容真偽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將新媒體技術帶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使人們生活中的新聞信息變得更加豐富,人們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所接觸到的新聞內容越來越繁多,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當前階段的媒體形勢下,由于新媒體平臺操作便捷,人們已經可以通過自己的移動終端對新聞事件進行發聲探討,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新興起的自媒體單位,這些自媒體單位通過新媒體平臺對新聞內容進行點評,發表自己的言論,而一些自媒體單位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沒有堅守媒體的責任感,私自將一些沒有調查清楚的新聞內容進行傳播,更有甚者私自篡改真實的新聞信息,通過修改一些較為夸張的新聞數據來博得人們的眼球,從而增加大眾對自身的關注。在這種形勢下,傳統媒體的新聞采編者會受到這些低質新聞內容的影響,再通過新媒體渠道進行新聞信息的攝取時,會被這些虛假的新聞信息蒙蔽雙眼,從而降低自己的新聞采編工作效率。
二、新媒體下新聞采訪與后期編輯
工作創新開展的策略
(一)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受眾互動
新聞采編在進行采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學會使用新媒體平臺與受眾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大眾對新聞信息的興趣點,從而在自身的采編過程中將迎合大眾口味的新聞內容進行突出報道,同時吸取大眾對自己采編工作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并有效進行優化完善。新聞采編工作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與大眾進行交流溝通,比如在微博平臺中發表相關話題,例如“針對某一類教育工作的現狀,大家是怎么看的”,新聞工作者將這一話題發布在微博平臺上,并且列出幾個選項讓大眾在該話題下進行選擇并且留言,通過數據統計了解大眾更加偏向于哪一類選擇,將自己的新聞采編內容偏向這一方面,并通過對大眾留言的篩選總結出現階段該類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新聞工作者也可以在微博中設置粉絲群,讓自己所在媒體單位的粉絲加入進來,在粉絲群內組織大家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新聞采編者也可以創建媒體單位的微信公眾號,在上面設置一些相關新聞的特色板塊,使大眾在進行新聞瀏覽時更加便捷,同時也可以通過這種公眾號的形式將媒體單位的媒體影響力進行擴大,提高傳統媒體單位的知名度,利于傳統媒體更好地應對新媒體環境開展新聞采編工作。
(二)以平民化視角開展新聞采編工作
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采編的過程中,還應學會將自己的視角更加平民化,使自身采編出的新聞內容更加接地氣。比如在針對某一教育機構運營不善,面臨倒閉的新聞報道中,新聞工作者如果將視角對準教育機構,著重采訪該教育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那么大眾在進行新聞信息的攝取時,往往不能通過新聞采訪了解到關于該教育機構更加細化的新聞內容,這時新聞記者應該將話筒遞給教育機構中的教師、學生,通過采訪這些重要的角色,記錄他們的真情實感,來讓大眾更好地透過這一“小切口”了解到“大問題”,從而使大眾更加清晰迅速地掌握新聞內容的關鍵。
(三)短視頻平臺發布作品加強影響力
隨著新媒體環境的不斷深化,各種短視頻平臺也逐漸興起,我們可以看到在大街小巷中人們通過自己的手機平板電腦下載了各種短視頻軟件。諸如抖音、快手等這類短視頻平臺中,有很多的新聞媒體將自己的新聞報道以短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大眾,傳統媒體的新聞工作者也應該通過短視頻平臺創新自己的新聞采編工作,比如可以通過抖音、快手這類短視頻平臺開展直播活動。例如在對某一學校圍繞新課改執行相關教學任務具體進展的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可以在走進校園時通過移動設備進行直播,利用這些短視頻平臺傳播速度快、受眾廣的特點吸引大批的觀眾關注自己的新聞采訪活動,使自身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并且能鍛煉這種新形式下的采訪能力,使自身在日后的采訪過程中能夠通過這一渠道更加高效地進行采訪工作。同時在后期編輯工作中,也可以使用短視頻平臺將采訪到的視頻資源通過剪輯軟件制作成一段內容精良、富有趣味的短視頻作品。新聞工作者可以通過瀏覽短視頻平臺中的一些優秀作品將自己的后期編輯工作進行完善,鍛煉自身總結新聞內容的能力,使新聞采編工作能在新媒體背景下更加高效地進行。
(四)新聞采編人員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新媒體的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媒體單位應該定期組織新聞工作者參與提升專業能力的培訓活動,在該活動中幫助新聞工作者熟悉時下新型的攝影攝像設備,以及音視頻剪輯軟件,讓新聞工作者在新聞采編工作中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工作。同時還可以組織員工與新媒體單位進行互相考察學習的活動,使新聞工作者深入新媒體單位,了解他們的工作模式與工作內容,并且將自己的工作經驗與新媒體工作者進行分享交流,使雙方能夠互利共贏。同時還要鍛煉新聞采編人員的心理素質,新媒體的背景下新聞工作者再也不是身居后臺的“神秘客”,而會有更多的機會出現在鏡頭中,這就要求新聞采編工作者面對鏡頭能夠不怯場,并且使用自己過硬的語言能力自如地接受采訪,使大眾能夠感受到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性,新聞采編人員也應該在繁雜的新聞環境中篩選出真實可靠的新聞信息,自身也要保持正直的媒體責任感,使自身所采編出的新聞內容更具媒體公信力,幫助媒體單位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更加穩定地發展。
三、結語
想要將新聞采訪與后期編輯工作進行創新優化,新聞采編工作者就要對自己的工作方式進行反思,不斷深入新媒體環境,了解新媒體技術的使用方法,以及各類新媒體平臺的基本運營方式。同時自身要堅守正直的媒體責任感,對新聞內容進行最真實的采訪編輯,使大眾能夠更加信任媒體單位,從而憑借這些因素更好地立足于新媒體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