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豐都中學校長李應,熟悉他的老師、學生、家長都要豎起大拇指。他憑借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對教育藝術的不懈追求,從山區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一步步成長為市級重點中學的校長。曾有領導評價他:質樸是他的外衣,實干是他的襯子,睿智是他的貼襖,對教育事業熾熱的愛才是他的內核。
扎根教壇31年,李應先后在六個學校工作過。站在三尺講臺任老師,他以敏銳的眼光立足當下,對學生關愛有加;主持學校全局工作,他以前瞻的理念描繪宏遠藍圖,并引領團隊不斷朝著目標堅定前行。2018年秋,他到豐都中學走馬上任,提出了“爭創首批市級特色示范高中”的奮斗目標。百年老校要創造新的輝煌談何容易?李應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作為校長,他是整個學校的靈魂,是師生的主心骨。他辦公室的燈就是師生心中的燈,只要它常亮著,師生心中就敞亮;只有它長亮著,才能點燃師生心中的激情。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李應非常重視發揮管理的作用。他把在市級骨干校長培訓、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影子培訓、英國紐卡斯爾研學班所學的先進理念,結合豐都中學百年老校的發展現狀,建立起以處室和年級管理并行的扁平式管理模式:即由校級領導蹲點(分管一個年級)抓面(分管一個方面的工作),年級主任向校長負責,又接受各處室的指導;處室主任向校長負責,指導一個塊的工作。對各處室、年級、德育、教學、科研、群團等工作實行目標管控,各處室有工作手冊,年級有責任目標,教學積分考核到人,教育目標責任到人,精細管控,從細微處著手,讓人人有責任,事事有目標,樣樣有人管,件件有反饋。對此,李應表示:“只有把目標設定在大家跳一跳夠得著的位置,才能激發起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在學校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
在李應看來,沒有制度的管理是沒有底線的管理,沒有人本的管理是沒有生命的管理,有集體存在就一定會伴隨制度和準則。他堅持在反復征求全校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優化學校的核心制度。最重要的是,制度一旦經過教代會討論通過后,務必剛性執行。作為校長,李應頂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堅決執行各項制度,堅決維護制度的權威性。
在充分發揮制度導向的同時,李應特別注重對教職工的人文關懷。關注他們的情緒,滿足他們正當、合理的需求,尊重他們的價值觀,營造外有壓力、內有動力、充滿活力的工作氛圍,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以情感留人,營造了風正勁足,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圍。
擔任豐都中學校長期間,李應以科學、精細、嚴格的管理,在學校原有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規范了學生管理,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近年來,學校在高考中屢獲佳績,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突破,大批學生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名校。李應深知,可喜的成績是時間和精力的積聚,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這也更加堅定了他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勤勉盡責終有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