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婷
摘要:人類無論處于哪一年齡階段,興趣永遠是學習的動力,對于高中生來說也是如此。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同時,學生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也能得到極大的調動與發揮。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提升,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活動;語文思維;培養
什么是思維?思維就是人類的大腦對儲存在記憶里面的信息和未來有可能將會發生的事情做出的判斷與總結。那么,什么是語文思維呢?語文思維是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所獲取的信息,大腦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思考與總結并結合原有的知識儲備,得出新的見解和結論。語文思維的培養是高中生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語文知識的探索以及理解能力的深入,是在原有語文基礎上的一個提升的過程。語文思維的最大特點是具有交流性、廣泛性和滲透性,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受語文思維特點的影響,培養高中生的語文思維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塑造高中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等,能夠實現提升高中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教學目的。
一、利用課堂教學情境來增進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
人類無論處于哪一年齡階段,興趣永遠是學習的動力,對于高中生來說也是如此。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同時,學生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也能得到極大的調動與發揮。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提升,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的影響,仍然有很多的高中語文課堂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高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氣氛刻板、缺乏互動性與活躍性,使得學生的語文學習流于表面化,學生無法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與分析。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會導致高中生的語文水平下降,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都無法實現。由此可見,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情境能夠增強學習氛圍,對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培養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課堂教學情境我創設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教師可以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引導性的相關問題,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交流和討論,讓學生改變以往地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而是對知識進行主動的探索并尋找答案,開拓學習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第二,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教學手段為課堂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單純的文字性的語文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語音、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示,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語文知識,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二、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來加強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并且高中生已經能夠以聯系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和思索問題,而幫助高中生培養和建立辯證思維、邏輯思維以及歸納、總結能力,也是高中階段語文思維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以便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鍛煉和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來豐富高中語文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深入地觀察和體驗,并讓學生有機會把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所獲得的語文知識用以實踐,并通過課后作業的完成過程來培養辯證思維。舉例說明:在進行《師說》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對《師說》這篇文章的意義進行分析和總結,然后再讓學生闡述一下自己對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查找論據、結合事實的過程中逐步塑造自身的辯證思維,從而使得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開展課外閱讀拓展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語文思維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僅靠語文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合理地為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拓展活動,以便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進行合理的課外作品閱讀,對于培養高中生的獨立思維能力,激發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及拓展高中生的語文思維深度與寬度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并且,高中生通過對課外著名作品的閱讀不但能夠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還可以培養發散性思維方式,能夠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和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課堂提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
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課堂提問能夠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語文思維的培養也自然會水到渠成。由此可見,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對課堂提問這一教學環節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要對課堂提問的問題進行合理地設計,并且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第一,教師在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需要具有啟發性與引導性,幫助并引領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思索與探討;第二,教師在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需要圍繞課程主題,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延伸與拓展,培養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以及發散性思維;第三,在語文教學課堂上面對學生的提問,教師要對學生所提出的觀點與質疑進行鼓勵,并給予正面的回答。第四,在回答學生的提問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的提問思維,給予學生能夠理解的答案。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上,通過互動式的提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逆向思維。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需要從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加強課外閱讀拓展和利用互動式課堂提問等多個方面入手,進行積極深入地實踐與探索,同時,語文思維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實踐中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地研究與探索,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參考文獻
[1] 范明浩[1]. 關于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有效對策分析[J]. 讀書文摘(中), 2018(9):186-186.
[2]孫偉偉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方式[J].才智,2017。
[3]史海英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學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