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群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且有著自我做主的迫切愿望,過于強硬的管理通常會適得其反,導致學生出現逆反、蔑視教師等不良行為。對此,新課程改革要求班主任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鼓勵學生大膽表現,確保班級管理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應以靈活的管理方式進行班級管理,使學生在教師的關愛和理解下,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柔性管理;班主任;教學研究
引言
在傳統的初中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通過強制性的命令來要求學生遵守班級制度和老師的要求,大部分的學生不情愿被老師壓制性的管束,經常會做出一些叛逆行為來反抗老師的管束和班級制度,造成了班級管理中的一系列困難和學生的厭學心理,導致管理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基于此,初中班主任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人性,運用柔性管理的模式進行班級管理,通過柔性管理幫助學生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本文簡要闡述了柔性管理的概念,并且重點分析了運用柔性管理實施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對策。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
相較于班級的剛性管理,柔性管理更加注重學生與教師之間平等、和諧關系的維護、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柔性管理通常會運用適合學生心理和個性特點的管理模式,通過調整課堂氣氛的方式,幫助初中學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認知能力,使其獲得更多的自由成長空間。
二、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運用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縱觀目前我國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現狀,大部分的班主任都還在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對學生進行強制的管理,其管理效果可以證明這種管理模式缺乏合理性和民主性。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有些學生性格頑固,自尊心強,在老師的強制約束下就會引起反抗舉動,總是喜歡和老師對著干,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和班級風貌。而有一部分學生的性格恰恰相反,這部分學生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與學生打交道,學習成績也不好,針對這些學生,老師如果還是采用統一的強制性的班級管理模式,會造成學生對學習和校園生活的厭惡心理,在這種學習心態之下,學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發展。我國素質教學理念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從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柔性管理模式就是以學生的人性和尊重為原則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所謂的柔性管理模式正好和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相反,它以學生的人性情感為原則,尊重學生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需求。在柔性管理中提倡鼓勵和引導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在班級中團結合作,互幫互助、互相監督的精神,樹立良好的班級精神風貌。
三、應用柔性管理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以身示范,進行德育教學
如今,德育教學成為了班主任必須實施的重要管理任務。初中班主任有必要進行德育教學,并可以采用以身示范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德育,使學生的道德品質能夠獲得有效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品格。筆者經常會仔細地觀看與展現良好的道德品質有關的書,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將自己所具備的良好道德品質展現出來,以此影響學生,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學。例如,為了讓學生能夠建立起較為良好的保護環境意識,在教室內,當筆者發現教室的地板上有廢紙時,會直接撿起廢紙扔到垃圾桶,并在做完這件事后,向學生講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效仿筆者,并從中不斷地提升自身保護環境的意識。比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具有禮貌,筆者會盡量地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更有禮貌。在請求學生幫自己做事情時,筆者會盡量地在語句中引入“麻煩”“謝謝”等詞語,并會采用合理的時機回饋禮品,表示謝謝學生對自己的幫忙,從而讓學生的語言能夠更禮貌,使得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感恩意識,讓學生的道德品質因此能夠獲得有效的提升。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情感體驗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直接影響班級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教師,應該要包容學生,理解學生,以“愛”作為教育的基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首先,因為初中階段的孩子處于青春發展的時期,對于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所以他們渴望獲得自由,同時會擁有自己的一些私人想法。教師應該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于學生給出的想法或是觀點都應該及時的給予肯定。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學習效果也是各不相同,而作為教師應該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導。用愛悉心教導,用鼓勵的方法去代替批評和職責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的糾正錯誤,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改善不良的行為習慣。
(三)建立公平、民主的管理模式
在柔性管理模式的實施中,班主任要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體現管理的民主性和公平性,老師只有堅持公平客觀的管理原則,學生才會更好地服從班級的管理制度,班主任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和信任,在教學中也能避免個別同學與老師針鋒相對的情況。在傳統的剛性管理中,班主任通常都會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區別對待學生,出現對成績優秀的學生放松管理,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嚴厲管制的現象,這樣就會導致班級管理違背一視同仁的管理原則,讓學生對老師的管理制度不滿。因此,老師要秉承對學生管理的公平性原則,就事論事,讓學生明白在班級制度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具體措施可以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讓學生自行選出每個小組的組長,組長負責管理自己小組內的成員,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問題。通過組建管理小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柔性管理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應有之義,相較于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柔性管理能夠切實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能夠兼顧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價值需求,可以避免過度管理而導致學生不良行為的發生,確保管理的效率。使學生自覺地維護班級秩序、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小蓉.試析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8(11):271.
[2]趙昌.班主任管理也要溫柔[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8(11):41.
[3]袁鑫.柔性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J].中華辭賦,2018(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