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楚瀚 胡瑩瑩
摘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而國家也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政策,希望人們能夠加強鍛煉。在如今的中國公民的身體健康是國家富強的一個重要標志,而在這個健康中國的背景下,體醫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也在大力的發展當中。體醫融合就是體育部門與相關的醫療機構進行相應的合作,為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做出努力,同時也有利于改善當前國民的健康水平。那么今天,本文也是就健康中國視域下體醫深度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來進行相關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健康中國;體醫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在健康中國的背景下,體醫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不僅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同時也為國民健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實現了較為深遠的影響。但是,由于體醫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是近些年來才出現的,因此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有許多地方等待完善。因此,如何改善體醫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中的相應問題,從而實現培養人才的目的是今天本文討論的關鍵,那么下面,筆者就自身的相關經驗來談一談健康中國試一下因此,如何改善體育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中的相應問題,從而實現培養人才的目的是今天本文討論的關鍵,那么下面,筆者就自身的相關經驗,來談一談健康中國視域下體醫深度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一、健康中國視域下體醫深度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的現狀
1、體育部門與醫療機構之間存在壁壘
“體醫結合”的發展需要體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醫療)部門攜手并進,共同努力。頂層設計己井然有序地進行,然而落實到實處,依舊存在諸多的矛盾和碰撞。首先,體育部門和醫療機構雖然融合起來,培養運動康復人才,但是他們畢竟是兩個部門所屬的職責,也有所不同在實際合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碰撞和摩擦,一旦無法調節兩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就會造成兩者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不僅如此,由于我國官屬機構的傳統體育部門和醫療機構,一般都是各自為政的狀態,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也比較少。這也使得他們在融合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種壁壘也為康復人才的培養造成的阻礙。
2、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雖然體醫深度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是國家政策的要求,但是還缺少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他們的權益。由于提融和康復人才培養體系是近些年來剛興起的政策,因此在進行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如果能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進行保障,就能夠進行得更加順利的,也能夠更好的保障兩個部門之間的合作
二、健康中國視域下體醫深度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的方法
1、加強體育部門和醫療機構的合作
“體醫結合”涉及到兩個部門領域,其中在合作過程中必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兩個部門領域應摒棄部門保護思想,消解“分段治理”與“協調困境”等問題。兩個部門要統一思想,全面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認清我國現階段的醫療衛生系統覆蓋不到的盲區,切實加強體育與衛生健康(醫療)部門的合作,打消部門之間的壁壘,共同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2、推進體醫融合康復人才培養的建設
在保證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基于專業培養的特點,應加強實踐教學的比重。不僅在常規教學中,應融入實踐活動,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要加大實習保障條件的建設力度,設置一個較長的專門時間段,組織學生進行系統性的專業實習。在此基礎上,精選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建設。教材建設要跨越學科之間的鴻溝,由醫藥院校和體育院校聯合編制,真正體現“體醫結合”的新思想和新理論。教材體系建構上,要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需要,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結構由交叉到專業,由專業到復合。鼓勵校本教材的編制,各培養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特長、研宄前沿和實踐基礎,編寫具有鮮明特色的教材。
3、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雖然在健康中國的背景下,體醫深度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的提出,已經是一件較為普遍的事情,但是依舊缺乏了相應的保障。也就是說,在法律方面,他缺乏了相應的法律效益。因此,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來保護體育部門和醫療行業的權益,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體育部門與醫療機構的融合,讓他們免除后顧之憂。
結語
以上,就是筆者對健康中國視域下體醫深度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提出的相關建議和探討,但在實際的體醫融合運動康復人才培養體系中,相關的機構還是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培養方法。總的來說,國民健康問題已經是我國的一項最為基本的問題,國家也大力倡導人們能夠強身健體,提高自身的體魄。因此,體醫融合康復人才培養體系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高復合人才,同時也是響應國家的要求,為國家富強做出努力。體育部門和醫療機構更應該重視對融合機制進行相應的改善,從而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唐凱,杜大勇,劉威. 基于“體醫融合”背景下社會體育人才培養改革研究[A]. 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第十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2020:4.
[2]柯欣.健康中國戰略下,如何構建武醫融合體系助力全民健康[J].中華武術,2020(09):74-77+89.
[3]尹作亮,陳家起.健康中國背景下我國體醫融合的路徑研究[J].內江科技,2020,41(08):95-96+59.
[4]李睿馳,孫金金.健康中國視域下我國健身房體醫融合健身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7):202-203.
本文指導老師:胡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