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
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但新型冠狀病毒似乎毫無收斂之意。人們困守在家中已經很久了,加之開學在即,許許多多的家長開始有點兒焦慮,不停地發來微信或者打電話問我:“什么時候開學?孩子們不上學該怎么辦?”
正在這時候,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我立刻按照學校的部署,下載了釘釘,并教會家長和孩子們使用。家長們聽到可以在網上教學,都非常開心。孩子們聽到可以在網上和老師見面,坐在自己家就可以學習了,感覺既新鮮又好奇。
第一次上直播課,我這個工作了30年的老教師居然感到了緊張。我該坐在什么地方講?我該跟孩子們聊些什么?那些課堂上的常規動作,我一下子感覺自己都不會做了。但是和孩子們約好的時間已經到了,不管怎么樣,硬著頭皮都要上。
打開直播,當在屏幕上看到了我自己,我緊張的心情到達了頂點。我看到孩子們迅速地進入了直播間,我能體會到他們迫不及待的心情。孩子們向我問好,當我說完“孩子們早上好”的時候,我的心情漸漸歸于平復。我挨個兒向他們打招呼,孩子們有的給我發了笑臉,有的向我問好,漸漸的,我感覺這就是在課堂上。
接下來,我們聊了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問孩子們宅在家中的感受,他們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向他們宣傳了疫情期間應該怎么做。孩子們七嘴八舌,氣氛十分熱烈,不知不覺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現在,面對直播,我已經沒有了那種緊張的心情。每次直播,我都把每篇課文的作者介紹和文章所展示的人文意義分享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聽著每一個作者背后的故事,課文中所呈現的人文意義,都覺得十分有趣。他們有的早早把和作者相關聯的故事、人物以及作者還寫過哪些文章收集整理好,在直播課時也分享給我看。56個粉絲,56個答案,56份不同的心情,56種分享,組成了我們57人甜蜜的直播。大家還集思廣益,找到了許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直播間變得好熱鬧。
而我最關心的還是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往往一節課的15分鐘時間,我都在和孩子們交流,一起唱歌,一起做手語操,一起分享新聞,緩解孩子焦慮的心情,引導他們科學地學習。就這樣,我既實現了“停課不停學”這個特殊的教育行為,也讓孩子們不失去快樂,不虛度光陰,不辜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