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梅
摘要:對于小學語文中高年段閱讀教學來講,在進行主問題設計時,需事先對問題的目標進行明確,再與課文內容相結合起來對文章特點進行總結,進而設計出優質的主問題,以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學習和思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因此,文章先是對主問題設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展開了認真剖析,進而從不同的方面去運用主問題設計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和形成。
關鍵詞:主問題設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點;效率
一、主問題設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
所謂主問題,就是所提出的問題,可以觸動全文閱讀或是可以觸動主體閱讀的稱之為主問題。由此可以看出,主問題對引導文章閱讀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文章中的關鍵性問題,其可以使教學目的得以有效激活,進一步創新與優化閱讀教學,同時還可以為閱讀提供有力的依據。主問題設計主要是利用精確且簡短的關鍵性問題,將文章連接起來展開教學的,以使閱讀教學中的目標和重點得以更好地突顯出來,不斷增強閱讀教學質量
2、進一步提升閱讀效果
語文作為一門具有開放性的學科,對于學生思維的拓展比較重視。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思維及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啟發和提升,學生深入理解和思考閱讀內容,對其閱讀效果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主問題設計,可以快速幫助和引導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閱讀重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展開閱讀。在具體的閱讀時,學生帶著問題就會對其進行思考并將答案找出來,這樣一個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閱讀的內容,使學生對其內容有一個更深入的印象,長期以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進一步提升閱讀效果。
3、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
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需要通過教師的積極幫助和引導,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獨立閱讀的能力。而在主問題設計條件下,就需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需帶關問題進行閱讀,并在這一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以便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及含義。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往往占據著主導地位,且學生過于依賴教師,這樣就難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進而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而主問題設計的閱讀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得到自我鍛煉,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探析主問題設計在小學中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感知文章,有效把握思路
不同的課文,因作者、寫作背景的不同,其寫作思路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可以從課文的主體框架中得以體現,可以表達出作者的真實情感,并揭露一種社會現象。由此,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課文主體框架著手對主問題進行設計,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去感知課文內容,更了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而迅速抓住課文的中心思想。通過主問題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相關問題,有效地引導和幫助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在小學中高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感知課文內容,把握好思路再進行主問題設計,進而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去深刻更像課文的實際意義。
2、理解課文重點
對于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來講,每一篇課文都有要學生去理解和掌握的的內容和含義,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去體會作者所想表達的情感。當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及其含義以后,就更容易對課文整體中心思想進行把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課文重點為依據去設計主問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可以幫助學生較快地理解課文,進而培養學生形成獨立總結課文重點及中心思想的能力。如在講授《開國大典》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設計主問題“典禮下午三點開始,但是為什么早上六點鐘就有群眾入場了?”引導學生從“群眾隊伍入場時間”這一視角進行思考,進而更好地體現出會場布置的莊嚴與隆重、閱兵的萬眾歡騰和群眾游行的幸福笑臉等,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從點到面,深入地將課文中的難點進行攻克。在小學語文中,許多從課文題目就可以知道該課文的重點和所要表達的含義及中心思想。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主問題設計可以以滴水穿石的相關啟示向學生提出問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思考和尋找答案。
3、尋找和提煉課文的關鍵句
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課文中,許多關鍵句其實就在課文的文眼中,在整篇文章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對整篇文章的主題進行歸納總結。因此,教師可以從關鍵句出發去設計主問題。如在講授《頂碗少年》這篇文章時,文中的“不要緊張,沉住氣!你一定能行!”這句話起到上下文銜接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可以從這里開始對主問題進行設計,如“大家可以從中找出可以概括頂碗少年在整件事中的心理變化過程詞語?”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去思考和尋找問題的答案,進而更好地對課文的中心思想進行把握。
4、從注重情節中提煉主問題
對于小學語文中高段課文來講,課文內容都有著一定的故事性,可以從故事情節中去表達課文的主線。所以,教師可以從課文的故事情節去提煉主問題,且問題需與主線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從課后習題中提煉主問題
一般來講,在語文課文中的課后習題中,可以很好地將課文中的重、難點以及中心內容總結起來,這樣可以從課后習題去使學生更好地鞏固課文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從課后習題中去提煉主問題。如在講授《魯濱遜漂流記》這篇文章時,課后習題中對魯濱遜的經歷進行了提問,那么,教師則可以進一步提煉出從魯濱遜的經歷中我們學會了什么,這樣的問題。這要,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帶關主問題去思考和總結,進而能夠更加深入地去體會文章所想表達的情感、精神,進而使學生明白更多的道理,并加以實踐,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各項能力,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語
不同的文章,其主問題的設計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這就需要充分結合課文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不斷提煉出優質的主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孫麗娜.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模式"中的問題設計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4):353-354.
[2]馬文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21):29-30.
[3]張軍.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問”設計的優化策略[J].讀與寫,2020,17(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