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青,汲臣明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新冠肺炎的防治旨在掌握新冠病毒的特征、傳播途徑、臨床表現,進而制訂科學高效的診療方案,最終研發出特效藥,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旨在掌握學生的特征、學習表現,進而制訂科學高效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最終培養出優秀的專業人才,為食品行業和企業服務。兩者研究對象不同,但過程和最終目標相似,因此,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思維指導專業人才培養,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指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導致的肺炎。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院陸續發現了多例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湖北武漢等全國多個省市依次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國家衛健委緊急抽調全國頂級專家組成疫情防治工作小組,就新型冠狀病毒的特征、傳播途徑、臨床表現、診療方案等多方面展開研究,截至2020年3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1]。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歷經4個多月,目前2019-nCoV的特征、傳播途徑、臨床表現等已經基本明確,現階段采用的診療方案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仡櫋翱挂摺睔v程,發現在這場“戰疫”中的戰略戰術與專業人才培養過程有眾多相似之處,這也給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帶來了一些重要啟示。
面對2019年12月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各級黨委和政府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始終以“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為宗旨,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實施分類救治,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這場戰“疫”中,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到個人,萬眾一心、全力以赴,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反思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高等職業教育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人才培養就如同一場戰役,一場有學生、有家長、有學校、有社會參與的持久戰。在這場戰役中,始終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為食品行業企業發展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宗旨,按照“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原則,聘請優秀專業教師組成專業教學團隊,旨在為達成人才培養目標保駕護航。此次疫情防治成效的取得更加使人認識到,高職教育要想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就必須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一樣,從社會到學校、從家長到學生、從教育部門到教師個人,都必須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統一。只有這樣才能達成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出能滿足行業企業和社會需求的人才。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自1994年開設以來,先后經歷了五年制高職、三年制高職的招生和人才培養過程。到目前為止,專業在校生達400余人。在這些學生中,有來自江蘇省內的,也有來自西藏、青海等偏遠地區的;有全國統一招考的,也有注冊入學的;有高中階段學文科的,也有學理科的;有少量醫學背景的,也有對專業一無所知的,等等。面對如此復雜的生源構成,如不充分認識、了解和分析學情,想要把這些學生培養好,注定無從下手?;仡檶<覉F隊當初面對新冠肺炎的情景,也是先從研究主體“2019-nCoV”下手,深入研究、對癥防控。這給專業人才培養一些啟發: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體是學生,要想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就必須全盤摸底,搞清楚學生的特點,以助力后續人才培養工作。因此,建議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學團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定期開展大調研,尤其是對大一剛入學的新生,調研要做到“全、準、精、細”,全面了解學生的地域分布、風俗習慣、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家庭狀況、對未來的計劃以及面臨的困惑等相關信息,然后基于調研數據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18年以前,本專業始終采用“全程融合、模塊分向、三元對接、角色轉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將食品行業企業對高職人才的職業素養需求、理論知識需求、專業技能需求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將專業培養劃分為注冊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兩個方向,做到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能力要求對接、證書與職業資格對接,最后通過為期6個月的畢業頂崗實習,進一步培養學生崗位能力、職業素養和企業文化素養,完成學生向企業員工角色的轉變。但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大健康產業的持續發展和國家對學生德育的不斷重視,本專業在全面深入行業企業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2019級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即“三聯合、四共享、一協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見圖1)。此模式中,一方面以德為先,將課程思政貫穿教學全過程,培養學生堅定的政治方向、崇高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另一方面積極聯合大健康產業、營養健康企業和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共建專業、共定方案、共育人才;與合作企業、院校、專業間共享實踐教學基地、共享師資、共享載體、共享平臺,共同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通過校內和校外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間或相關專業間的協作,培養出一批能勝任大健康產業中營養健康服務領域工作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圖1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正如疫情防控工作以人民健康為首要任務,需要做到點面結合,注重細節,才能穩步推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高等職業院校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不但需要全面細化可行的指導方案,也需要科學優質的配套資源,更需要專業知識面寬廣、專業實踐技能過硬的優秀教育教學團隊。這就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1)充分調研,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依據,制訂科學可行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達成人才培養目標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專業教學團隊通過全方位、分層次、有重點的調研,找準專業人才崗位需求和發展需求,精準定位人才培養目標。(2)外引內培,組建一流的師資隊伍。師資隊伍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強將無弱兵”,沒有擁有一桶水的老師,就不可能給學生一碗水。因此,必須借助內培為主、外引為輔的外引內培措施,組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國內一流專業水平的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教師隊伍,為專業人才培養服務。(3)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隨著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教學已不僅限于教室和實訓室這些固定場所,借助于信息化技術的虛擬空間隨時隨地都會成為課堂。因此,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必須與時俱進,致力于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創新,以滿足新時代專業人才培養需求。(4)優勢互補,建設優質教學資源。優質教學資源是專業人才培養的保障。一方面要加強團隊研討,創新性建設特色優質教學資源;另一方面要借鑒兄弟院校的優質資源和優質資源建設經驗,改良專業現有教學資源,最終建成一批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庫,為專業人才培養服務。(5)以賽促改,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專業核心競爭力。學生是人才培養的主體。作為新時代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只有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技能或創新創業能力才能在這個充滿競爭力的社會中立足。因此,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校內外、國內外知識和技能競賽,不但能拓寬學生視野,還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不足,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專業技能和專業核心競爭力。
學生順利畢業、順利找到工作并不能算作人才培養工作的勝利,只有經過三到五年,他們成長為守衛人類健康的健康管理師、營養咨詢師、注冊營養師之后才算是專業人才培養這場持久戰的初步勝利。因此,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特色,也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家長、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制訂了“五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旨在從畢業生、家長、學校、用人單位和第三方評價5個方面全面了解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依據。
總之,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動態發展的過程,從對新學生的一無所知,到逐漸了解,再到依照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不但需要教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更新,更需要人才培養效果評價體系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