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莉,范杜珍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廣東 清遠 511518)
急性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急危重癥疾病,患者發病突然,病情變化快,不良后果較多,對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較大威脅[1]。急診科作為急性腦卒中患者生命救治的首要場所,尋找快速、有效的救治措施對提高救治成功率、減少不良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降階梯思維模式是應用于急診臨床領域,在急診患者癥狀鑒別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鑒別極高危患者、高危患者、中危患者、低危患者的一種思維方式[3],其目的主要為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發現關鍵問題,分清輕重緩急,進一步改善急診救治效果[4]。我院將降階梯思維模式應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急診救治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1)確診為急性腦卒中的患者;(2)年齡>18 歲;(3)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伴有其他臟器功能不全者;(2)伴有其他惡性疾病者。以2019年1月至6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8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時間分為降階梯思維模式組40例和常規組40例。降階梯思維模式組男27例(67.5%),女 13例(32.5%);年齡 28~80歲,平均年齡(61.62±10.78)歲;出血性腦卒中26例(65.0%),缺血性腦卒中14例(35.0%)。常規組男25例(62.5%),女15例(37.5%);年齡 40~84歲,平均年齡(64.25±11.90)歲;出血性腦卒中24例(60.0%),缺血性腦卒中16例(40.0%)。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卒中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常規組 實施常規急診救治措施,即使用平車將患者迅速送至CT檢查室進行檢查,然后送回急診科,常規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常規吸氧、心電監護等措施,同時嚴密監測心率、脈搏、呼吸、皮膚顏色、血壓等。確診后實施針對性治療。
1.2.2 降階梯思維模式組 將降階梯思維模式應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急救過程中。(1)全面評估患者病情:進入急診科后盡量了解患者詳細狀況、疾病史及誘因,并且詢問腦卒中發生后的意識變化、肢體活動狀況以及是否出現抽搐、嘔吐癥狀,為腦卒中的類型判斷提供依據。盡量在接診患者兩分鐘內完成評估。(2)迅速判斷急診處理流程:進入急診科后根據患者生命危險性、病因及最緊急的急救措施3個方面選擇最佳的救護措施。(3)降階梯思維模式干預:①極高危患者:患者已測不出脈搏和呼吸,出現急性意識障礙并且需要進行氣管插管,因患者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死亡,此類型患者入院后立刻實施搶救措施,開通綠色救治通道,為患者搶救提供寶貴時間。②高危患者:患者出現定向力障礙,同時具有急性意識模糊、心絞痛或多發性損傷,有潛在的生命危險、生命體征不穩定,病情變化隨時可能發展成為極高危患者。此類患者入院后應為其提供平車并采用監護設備進行監測治療。③中危患者:患者有腦卒中癥狀,如頭暈、頭痛等,但患者意識清醒、未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此類患者入院后經CT診斷后予以對癥處理并密切觀察患者病情進展即可。④低危患者:患者癥狀較輕,僅出現輕微不適,行CT診斷表明僅有輕微出血,經急診常規性治療后病情即可穩定。
(1)從接診到確診時間、從確診到專科治療時間:觀察并記錄兩組從接診到確診時間(患者到達急診科至轉入CT檢查室的時間)和從確診到專科治療時間(患者確診為腦卒中至轉入手術室或相應科室的時間)。(2)救治成功率:計算兩組有效控制出血情況或有效溶栓率。(3)家屬滿意度: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家屬發放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含急救過程、轉運過程、醫護服務態度、醫療費用等,滿分100分。90~100分記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70分為不滿意。總體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本研究中滿意度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796。
采用EpiData 3.0進行數據錄入,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滿足正態分布的使用(±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頻數及百分比表示;兩組間正態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降階梯思維模式組從接診到確診時間及從確診到專科治療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診救治時間比較(±s,分鐘)

表1 兩組急診救治時間比較(±s,分鐘)
組別 從接診到確診時間23.1±4.2 29.6±3.8 18.813<0.05降階梯思維模式組常規組t P從確診到專科治療時間19.7±2.9 24.1±4.2 17.642<0.05
降階梯思維模式組救治成功36例,顯著多于常規組(27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救治成功率比較(n)
降階梯思維模式組患者家屬滿意度(82.5%)顯著高于常規組(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家屬滿意度比較(n)
急診救治的速度、時間是提高急性腦卒中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關鍵,急性腦卒中患者入院后探索出一條最佳的救治路徑,用最短的時間迅速完成接診、評估及救治等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屬滿意度[5]。將降階梯思維模式應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急診救治工作中,既有利于護士對患者病情做出快速評估,又便于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診治,進而提高患者救治效果[6]。顧玉慧等[7]將降階梯思維模式應用于發生顱腦損傷的老年急診患者救治過程中,大幅度縮短了急診救治時間,提高了急救效果和存活預后效果,并提高了患者救治滿意度。降階梯思維模式根據“極高危—高危—中危—低危”這一思路將患者病情進行輕重緩急劃分,當急性腦卒中患者入院后對其實施降階梯思維模式,可以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提高搶救速率,盡可能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按輕重順序將急救過程中威脅生命安全的問題放在首要環節,迅速進行處理,從而爭取更多的時間以搶救患者生命,提高醫療質量。我院將降階梯思維模式應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急診救治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降階梯思維模式組患者從接診到確診時間、從確診到專科治療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說明采用降階梯思維模式干預有利于縮短接診時間和運送時間,提高患者搶救速率,從而提高救治效果。本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8],一方面可能原因為急診科護士在應用降階梯思維模式后,將患者生命安全作為最關鍵的問題,接診患者后,迅速取得與病情有關的重要信息,并對病情的輕重緩急做出準確判斷,在穩定生命體征的同時,采取最恰當的治療措施,從而為挽救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生命爭取了時間,并為后續針對性治療贏得了機會[9];另一方面,降階梯思維模式能夠有效避免常規急診救治過程中的流程化和盲目性,通過降階梯思維模式的構建,按照階梯思維最大化縮短急診檢查和運送時間[10]。
本研究結果顯示,降階梯思維模式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降階梯思維模式可提高救治效果,促進患者生命健康。其可能原因為,降階梯思維作為一種新的治療護理創新思維,通過有限的時間,醫務人員迅速進行科學全面分析,判斷急性腦卒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將搶救的關鍵著眼于最可能威脅急性腦卒中患者生命安全的問題上,首要解決可能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的關鍵問題,然后通過實施快速合理的搶救措施,快速解決危機,從而縮短急診處理時間,為急性腦卒中患者生命搶救爭取寶貴時間,并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11]。本研究結果顯示,降階梯思維模式組患者家屬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實施降階梯思維模式后分診護士根據急性腦卒中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對患者進行分級管理,縮短患者急診救治時間,并優化了急性腦卒中患者分類處理流程,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了患者家屬滿意度。此外,通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調整患者治療方式的次序,充分體現了急性腦卒中患者“時間就是生命”的搶救原則,減少了醫務人員與患者家屬的矛盾,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屬對急診護士的信賴,提升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急診救治滿意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