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
寫作是高中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學生能夠在特定的語境中,準確理解他人和得體地表達自己;能夠選擇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口頭或書面語等形式,得體且恰當地與他人溝通和交流以達到交際的目的(教育部 2018)。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當然,由于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也勢必會成為一個教學難點。為了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效率,對學生經常犯的錯誤進行系統研究和分析是相當有必要的。
英語寫作對學生和教師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在現有英語輸入的基礎上,準確地輸出和靈活地運用。在實際英語教學中,寫作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一項技能,也是許多教師最不容易傳授的一項技能。由于英語寫作教學耗時多,見效慢,在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上,一些教師根本沒有專門上寫作課。即使上了,也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更多地追求語法、語義的精準性,讓學生機械地背誦和模仿,教師純粹為了教一篇作文而教,學生純粹為了寫一篇文章而學。教師不重視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沒有充分意識到讀和寫是有著緊密聯系的,從而使得寫作課孤立存在,枯燥無味。
現階段高中生在平常的學習中,不重視寫作練習,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背誦單詞、語法規則和刷題上,過多地注重語法規則和詞匯,忽略表達技巧,這對于英語寫作素養的培養很不利。另外,很多學生對英語寫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學習寫作只是為了拿高分,所以平時不練習,只在考試之前有針對性地背誦一兩篇范文。這樣臨時抱佛腳,肯定不利于他們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以江蘇省蘇州市某高中二年級一個班級的3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讓他們在30分鐘內完成一篇150詞左右的作文。通過對收集的作文文本進行批改分析,運用Microsoft Excel進行數據統計,將寫作錯誤的類型分成文本錯誤、語法錯誤和詞匯錯誤三種,總結錯誤的類型并計算出各類錯誤發生的總數和在總錯誤數中所占的百分比。在收集到的35篇作文中,共有錯誤156處,其中文本錯誤有45個,約占28.85%;詞匯錯誤有68個,約占43.59%;語法錯誤有43個,占27.56%。
具體信息如下表所示:

錯誤類型 具體錯誤類型 錯誤個數 所占比例文本錯誤單詞拼寫錯誤 28 62.22%大小寫錯誤 5 11.11%標點符號錯誤 12 26.67%

(續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文本錯誤中,單詞拼寫錯誤占據主要的比例,從收集到的學生作文中發現,一些單詞的拼寫是學生經常出錯的,比如true,很多學生都寫成了ture,還有比較常用的beneficial,經常被學生寫成了benefical;另外,一些學生的作文中經常出現大小寫錯誤,主要是不夠細心造成的;標點符號錯誤主要體現在學生慣性地一逗到底,往往一個段落寫完才加一個句號。
詞匯錯誤共有68處,占據整個錯誤的比例較高。這里面包含甚廣,其中最多的是詞性錯誤和動詞選擇錯誤兩種,分別占29.41%和26.47%。詞性錯誤主要體現在名詞和形容詞的使用有誤,如caution和cautious,由于二者比較相似,所以學生很容易混淆。還有一些是形容詞和副詞的使用有誤。動詞的使用錯誤也比較多,有些是詞不達意,有些是搭配不符合英語語言使用規則。如:Doing voluntary work always cause me proud.句中的cause應改為make。介詞、情態動詞、連詞、冠詞和代詞的錯誤雖然不是太多,但也占據了一定比例,值得關注。
最后一部分是語法錯誤。雖然教師平時花了大量的時間講語法規則并進行操練,但這方面的問題也還是不少,其中“中式英語”和動詞時態錯誤最突出,均為9處,占比均為20.93%。這跟漢語語言習慣影響有很大關系,例如,平時說“我非常喜歡……”,學生會慣性地寫成“I very like...”,時態錯誤突出表現在不能區分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等。主謂一致錯誤也較多,占18.60%,這主要是學生粗心大意引起的。從句使用錯誤不多,不代表他們掌握得好,只是因為一些學生覺得沒有把握,常常避開使用復雜句,寫作時以簡單句為主,這一現象也是需要注意的。
二語的習得完全不同于母語。由于高中生對母語的運用規則和習慣搭配已有相當程度的掌握,在學習外語時會不由自主地借助學習母語時所獲得的知識和已經有的經驗和習慣,從而產生“負遷移”現象。由于英語和漢語屬于完全不同的語系,英語的詞法、句法、語法都會受到母語的干擾,例如,英語中名詞由單數變復數常常靠加“s”或“es”實現,而漢語中一般用量詞就可以了,這就導致學生在寫英語句子時,經常忘記復數單詞后的“s”或“es”。英語單詞中詞的派生形式也是多樣的,要把一個單詞變成否定意義也有多種方式,如有的加mis,有的加un,還有的加im或in,但中文就簡單得多,一般加個“不”就好了,所以學生在將某一單詞變成否定意義時,也可能按照中文習慣簡單地在單詞前面加un。另外,在語法方面,比較典型的是時態問題,中文中表示各種時態很簡單,只要加一些表示時間的短語即可,而英語中各種時態都有其固定的結構,相對來講比較復雜,學生在學習使用時,就很容易搞混,阻礙了二語的正確習得。
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明顯不足,基本功不夠扎實,在收集的本文中,集中體現了這一問題。文本錯誤中單詞拼寫錯誤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有些學生知道需要用哪個單詞但無奈拼寫不出來,結果換了一個近似的詞來表示,就會出現表達意思不夠貼切的問題;還有一些學生基礎不好,通篇只會使用簡單句,用詞也很單調,如表達“開心”時只會用happy,表達情緒不佳時只會用sad,等等,這些都是基本功不強的表現。
在高中英語課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高考考綱對書面表達的要求,做到讀寫結合,在教授閱讀文本時幫助學生突破寫作的難點,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讀寫訓練,培養他們的英語寫作能力。具體操作如下:
針對學生經常犯詞性使用錯誤的問題,在教學課文詞匯時,應帶領學生對一個詞的多個詞性進行探索學習,全面掌握,并且對一些詞的前綴、后綴的含義進行理解,對同義詞、反義詞進行比較區分,圍繞名詞的可數和不可數進行對比教學,加深學生的印象,擴充其詞匯量。另外,還要指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復雜句進行分析,對課文進行復述、改寫等,以加強他們對句法的理解。
當然,課文教學不能解決學生寫作的全部問題,為了避免寫作錯誤率太高,教師可以在學生寫作之前作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給學生出示教學大綱和考試綱要,要求他們掌握重要語法概念和書面表達各種文體;讓學生明確在寫作中必須用到哪些句型,引導他們完成“擬提綱—口頭表述—討論—謄寫”的寫作過程。
對學生作文的點評也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寫作結束后,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優秀的學生作文進行展示,讓學生找出好詞好句和謀篇布局的亮點。由于這些優秀作文是他們身邊的學生寫出來的,比起那些范文更加“親切”,同時這樣做能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
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書面表達即“輸出”,但是,“輸出”的前提是要有知識儲備。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的習慣。可以給學生推薦優質的英語讀物和英文電影,鼓勵他們記錄好詞好句,特別是一些新穎、地道的表達。例如,在表達個人觀點時,不僅可以用in my opinion,還可以用from my point of view等其他表達,這樣就能幫助學生避免在寫作中用詞單一的問題。
綜上所述,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通過研究分析學生的常犯錯誤,能夠很容易地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實施針對性教學,在這個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進行突破,最終提升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