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全國土地利用領域一個熱點問題。空心村綜合整治是一項綜合、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整治技術、思想觀念、土地政策、文化保護、農村規劃與生態環境等多個層面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針對空心村綜合整治項目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總結了空心村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實施及管理的經驗,以期為此類工程的順利建設及后期管護提供借鑒。
關鍵詞:空心村;綜合整治;規劃設計;項目建設;后期管護
中圖分類號:S-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19
收稿日期:2020-09-22
作者簡介:張海歐(1985-),女,博士,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地整理復墾和土地工程等。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鎮,一些農村常住人口減少,房屋荒棄,宅基地閑置,村容破敗,空心村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導致土地浪費現象嚴重。為進一步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提高土地利用率,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實施空心村整治工作至關重要[1,2]。
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全國土地利用領域一個熱點問題。空心村有很多不利影響,如嚴重浪費寶貴的土地資源,浪費國家的惠農資金,還會造成農村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的浪費等,更重要的是阻礙了國家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戰略的實施[3,4]。因此,現在各地都在大力推行空心村整治,推行合村并鎮,把多個空心村合并成一個大村子,讓還留在農村的人集中居住在一起。空心村綜合整治是一項綜合、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整治技術、思想觀念、土地政策、文化保護、農村規劃與生態環境等多個層面的問題,也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密切相關。因此,總結空心村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實施及管理的經驗,對此類工程的順利建設及后期管護具有重要意義。
1?規劃設計過程關鍵要點
1.1?尊重當地傳統建筑文化與鄉土知識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很難非常清楚地了解當地的經濟、歷史、文化以及農民的意愿,同時,不同地質構造單元,產生了不同的住宅文化和生活習慣,難以維持當地原有的歷史建筑文化和鄉土知識不被改變和破壞。為此,應該與當地村民、村干部充分進行溝通,了解當地風俗習慣,盡量做到既保證原有建筑文化、歷史遺跡和風俗文化的不丟失,又保證設計方案符合相關規范標準[5]。
1.2?總體布局合理設計
農村廢棄宅基地數量多、占地面積大、分布廣且零散,加之村莊內部結構不合理,各類用地比例不協調,致使土地利用率低,遷村并點工作量大。因此,規劃設計前必須提前預見這些問題,在設計工作中將其考慮,結合設計理念,進行科學合理設計。
1.3?田塊規劃保持規整性
通常村莊之間的廢棄宅基地與周邊農田是相互交叉的,分布比較雜亂,邊界不清晰。為此,建議將廢棄居民點與周邊農田一并進行綜合整治,合理進行規劃,提高綜合整治效益[6]。
2?項目實施階段關鍵問題
2.1?表土剝離與利用
熟化表土的保護與利用對復墾整治后的土壤具有重要作用。在土地平整前,對施工區域內的樹樁、樹根、雜草等利用機械結合人工徹底清除,但在表土剝離過程中,土層應該預留的厚度難以把握,同時原表層土中土壤肥力較好,若將其當垃圾處理掉會損失土壤本身的有機質含量。因此表土剝離時,將原表層土用裝載機或推土機分層剝離后,堆放在田塊臨時堆放區或上一個較低已平整田塊;根據前期的規劃設計方案開展土地平整工作;將前期臨時堆放的表土進行回填,再次覆蓋在平整后的土地表層。這樣不僅充分利用了原表土,又保持了土壤肥力。地坑窯窯土是多年的熟土,土壤肥沃,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保護熟化的窯土,對其進行收集養護,復墾整治后這些土可以直接做肥料滋養土地[6]。
2.2?填方區虛高把握
在田塊平整時,應本著起高墊低的原則,一次整平田面,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要求填方田面必須高于挖方田面。關于土體有機重構工程的相關研究發現[7,8],不同區域土體構成及密度狀況不同,當填方高度高于實方地平的20%~30%時,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長;機械壓實后的土層,填方高度高于實方地平的10%~15%控制。土地平整挖填工作中可依此進行填方區虛高控制。
2.3?隱蔽性窯洞開挖
由于土窯屬于隱蔽性工程,窯洞大小、深度不一,加之還有拐洞、水窯等,施工風險大。1個窯洞的開挖,必定影響周邊窯洞的穩定性。因此,在挖窯前要對所挖窯洞的孔數、大小、深度作詳細勘察,再進行詳細分層挖塌、回填、壓實,確保工程質量。
2.4?安全問題
地坑窯具有隱蔽性,地上窯形成了“背靠背,肩并肩”的格局,兩間窯洞由其中間的窯腿共同承載受力。在拆除的時候,很難確保隔壁窯洞不倒塌,容易造成施工隱患。并且一些地方村莊中的廢棄宅基地亂象比較嚴重,尤其是相對偏遠落后的地區出現爛房破窯,瀕臨坍塌,對村容村貌及村民的安全、生產及生活等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工作開展中,要求施工單位加強安全意識和安全措施,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預防處置,避免造成大的損失[9]。
2.5?土地平整工作成本
土地平整過程中,由于地形復雜,挖、填土方量大,且運距遠,出現多次變更的現象,這些都會增加工程的成本。建議由高向低逐塊平整,控制土方平衡,盡量減少大距離運土。
2.6?預防沉降
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土壤干燥,挖塌、壓實有困難,另外渠道布設中有土窯坑,填方高度大,易造成渠道不均勻沉陷。采取措施將原有地窖部分盡量回填壓實,適當增加高度,避免不均勻沉降造成的地面不平整;渠道布設應盡量避開原有的土窯坑,實在避不開的部分,再開始挖窯處作特殊處理,由土窯底部分層碾壓達到渠道設計的平臺高度,減少渠道發生不均勻沉降造成的斷裂,影響渠道質量[10]。
2.7?機械化施工
廢棄宅基地面廣、點多、規模小、土窯多,同時受地形限制,不能使用大型機械,但完全按農民原有的施工方式,工期長,質量很難保證。實際工作中,需要制定合理施工方案,先拆除集中連片區域,創造機械施工條件[6]。
2.8?農田水土保持
整治后地勢平坦項目區,土地平整主要適宜做成方田,但是地勢傾斜的地方,極易形成水土流失,嚴禁順坡耕作[11]。
3?后期管護階段關鍵問題
3.1?窯洞問題
窯洞的窯腿為磚結構,埋于地下較深,對以后農民的耕作產生影響。因此在拆窯過程中,裝載機盡量挖得深些,對于機械實在清除不干凈的磚塊等垃圾,在平整完田塊后,雇傭當地的村民進行人工撿拾,確保耕地質量[12]。
3.2?土壤肥力問題
土壤肥力不足,很難達到高產穩產,后期管理要注重土壤改良,要多施農家肥、種植養地作物,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培植土壤肥力。
3.3?土地建筑垃圾問題
整治后的土地建筑垃圾較多,很難確保土地的有效利用,建議工程建設中提前考慮建筑垃圾再利用和處理問題。
3.4?綠化樹成活問題
項目區栽植的綠化樹由于后期管理不到位,沒有明確的責任保護人,人為破壞比較嚴重;此外,如果天氣干旱時土壤缺水,后期沒有人跟蹤管護,澆灌不及時,會導致綠化植物和樹苗容易枯死。因此,項目建成后還必須明確后期日常管護工作,減少整治后綠植和樹苗的死亡率。
4?結論
空心村整治要將“拆舊”與“建新”緊密結合起來,結合各村莊實際,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做好拆除后的空心空場的規劃建設工作,充分釋放閑置空地的最大潛能,為群眾生活休閑提供更多便利,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空心村整治后要達到以下標準:村莊規劃得到實施,村莊規模不盲目外延,杜絕建新不退老宅和私占、亂占宅基地的現象;村內空閑地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村莊道路、供水、排水、照明、綠化及環衛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建立公開公正的群眾監督機制,杜絕亂批亂劃宅基地現象。
在國家實施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戰略之際,空心村問題是阻礙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嚴重問題,這其中還存在合理配置區域空間資源、協調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的質量提高等問題。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提高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平,積極開展空心村整治將有力地促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效緩解城鎮建設用地與農村經濟發展用地指標不足問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現代化建設和生態環境改善。
參考文獻
[1] 劉彥隨.陜西農村宅基地綜合整治模式的價值與啟示[J].中國土地,2011(07):20-22.
[2]王飛虎,馬增輝.陜西農村廢棄宅基地整治潛力分析及對策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8):12,42.
[3]范江濤.農村空置房宅基地與土地開發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2.
[4]沈波.做好村莊整治,促進新農村建設[J].新農村,2010(12):3-4.
[5]甄勇,李貽學,趙春敬.德州市農村居民點用地整理和模式分析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07):3171-3172.
[6]肖麗娜.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開發利用研究——渭北旱塬區實證分析[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1.
[7]韓霽昌.土地工程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8]韓霽昌.城市生態環境退化與土地工程基礎理論研究[N].科技日報,2016-09-21(008).
[9]張艾蕊.“空心村”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陜西澄城縣農村廢棄宅基地調查引發的思考[J].理論導刊,2008(05):73-74.
[10]林琳.提升農業用地標準的工程技術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6(23):169-170,173.
[11]王旭.礦山廢棄地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實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05):59-62.
[12]史妍維.農村廢棄宅基地整治信息服務平臺應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1.
(責任編輯?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