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福
摘 要 全面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為實現其戰略目標而進行的重要管理活動,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對事業單位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事業單位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幫助事業單位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管理。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全面預算管理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一、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和重要原因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按照組織制定的經營戰略目標,以綜合的、量化的、覆蓋組織整個經營管理過程的全面預算為基礎,對組織內部的各種資金、人力、信息等資源進行分配、整合、控制、考核,將各部門的經營目標與企業整體經營戰略目標統一起來[1]。全面預算管理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工具性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綜合管理工具,是一套系統的管理方法。全面預算管理不只是對單位資金收入、支出進行預算管理的普通的財務業務活動,而是通過全面預算的方式對單位所有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系統的管理。它通過合理分配企業的人、財、物等戰略資源協助企業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并與相應的績效管理配合以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可以說,全面預算管理是公司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高度融合的一種絕佳方式,也是公司內控的一種有效手段,是一種科學有效的生產管理方法,對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義[2]。
(二)全面性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綜合管理工具,其全面性主要指全方位覆蓋、全過程控制、全員參與。所謂全方面覆蓋,即全面預算管理涵蓋事業單位經營預算、資本預算和財務預算等,涉及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方方面面,包括人、財、物各個方面,供、產、銷各個環節,前臺、中臺、后臺各個部門的各項業務;所謂全過程控制,即全面預算管理包括預算的編制、審核、調整、執行、決算等各環節,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所謂全員參與,即全面預算管理涉及單位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每一位員工,其編制、執行需要單位所有部門、人員的積極參與。
可見,全面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一種體系化的管理工具,是事業單位深化改革、提高市場競爭力,建立現代化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內容和途徑。對于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做好績效管理、加強內部控制等均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全面預算管理對于全額事業單位、差額事業單位而言,也是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以及財政部對財政資金使用監管要求的應有之義。
二、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事業單位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以筆者所在的差額事業單位為例,單位內部已經初步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對經營收入和差額撥款進行全面預算管理。但是,應該看到,目前有些事業單位在全面預算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需要繼續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一)全面預算管理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系統中的重要一環,應該得到事業單位全體員工的高度重視。但是有些事業單位存在對全面預算管理認識不足、意識不強的情況。比如,認為全面預算管理與公司的發展戰略關系不大,沒有采取有效手段對公司整體戰略、發展目標和年度計劃進行細化;認為預算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認為預算費時費力,效果不好,不必實行;認為預算管理約束太強,不愿實行等等。這種情況不只存在于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也存在于企業基層員工及企業高層領導之中,從而在整個企業內部,無論是高層管理者還是中層干部,或者是基層員工,均缺乏明確的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清,重視不足。
(二)缺乏專門的預算部門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綜合管理工具,其全面性以及全面預算的專業性,不但要求事業單位所有部門、全體員工積極配合,而且要求從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人員需具備相應的管理知識、財務專業、協調能力、業務熟練度等。然而,在實際中,由于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不足,將全面預算管理看作財務預算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在部門設置上,缺乏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或者由于職責界定不清,財務部門包攬了所有的預算編制工作,業務部門參與配合較少。預算部門與業務部門以及職能部門之間溝通不順,協作不暢,相互推諉,彼此孤立,從而對全面預算管理產生了不利影響。
(三)全面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
有些單位的全面預算編制方法相對滯后,習慣按照傳統的“基數預算”方式,依靠以往的預算管理相關數據進行編制,而不是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部門人員配置情況進行合理的編制。有些單位在全面預算編制時,沒有考慮到當年運營計劃外的大額收入或重大支出情況,從而導致預算結果脫離實際情況,產生預算支出預計不足,或者預算支出預計過多,從而造成資金的浪費和閑置,不利于事業單位的管理和發展。
(四)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不能有效結合,績效考核效果不理想
有些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績效考核流于形式,預算績效指標缺乏量化,多人情考量,沒有嚴格按全面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造成績效考核失去了應有的客觀性和公允性,導致考核結果不準確,致使單位員工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當中缺乏必要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強化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形成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文化
思想通則百通。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完善,關鍵在于全體員工的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為此,首先,事業單位領導、管理層以及執行層要站在企業現代管理的高度,充分認識全面預算管理對單位發展的重要意義和戰略作用,高度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行。其次,在事業單位內部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內容、作用的宣傳,通過下發文件、組織培訓、鼓勵學習、舉辦全面預算管理相關知識競賽等方式,普及全面預算管理知識,樹立全面預算管理的權威,將預算管理的理念融入單位文化中,落實到每個員工的工作中,從而形成良好的全面預算管理文化氛圍,引導基層人員、業務部門主動參與全面預算管理活動。
(二)建立專門的全面預算管理部門,明確全面預算管理部門的職能
有了良好的全面預算管理意識,還需要權責清晰明確的組織機構來貫徹、實施、保障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可以說,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是全面預算管理的堅實基礎和良好保障。一個專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部門,不論是在人員素質方面、還是在宏觀視野方面,抑或對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等專業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將預算管理從財務管理工作中分離出來,設立由高層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會計核算人員、業務部門人員以及人力資源部門人員等組成的專門的全面預算管理部門,負責全面預算的編制、調制、執行,負責全面預算相關制度的制定,全面預算管理理念的宣傳,全面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績效考核等。如果不具備設立專門全面預算管理部門的條件,建議提高從事全面預算管理人員的級別,努力擴大預算編制人員的參與范圍,協調好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打破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壁壘,協調預算安排與業務發展之間的目標沖突,保證全面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三)優化全面預算編制方法
全面預算編制方式對全面預算管理具有重大影響,針對部分事業單位存在的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的問題,建議事業單位在編制全面預算時,不僅要充分考慮以往的預算管理相關數據,而且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經營情況以及業務發展目標,大力推行零基預算法,不拘泥于上年度預算,一切從零開始,按照單位和各部門的收入、職責、人員配置、任務目標等,區分輕重緩急,重新測算每一科目、每一項目的支出需求,確定各項人員薪酬、業務經費等,不斷提高全面預算編制質量,助推單位發展。
(四)合理設置績效考核指標,實現預算考核和激勵機制有效銜接
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設置績效考核指標時,充分聽取業務部門的意見,切忌閉門造車;其次,績效指標要具體明確,可以量化計算,具備良好的可執行性,力避流于空洞;再次,要根據單位戰略發展目標、年度計劃的變化,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最后,以市場化薪酬和經營目標為導向,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將年度預算指標與考核目標有機結合,保障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
四、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綜合管理工具,對于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實現事業單位戰略發展目標,提高事業單位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不斷采取措施,各項完善制度,切實做好全面預算管理,提高全面預算管理能力,以推動自身發展。
(作者單位為民族出版社)
參考文獻
[1] 沙莎.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及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07:65.
[2] 鄧雅怡.全面預算管理研究綜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