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們的樂感以及鑒賞音樂的能力,讓學生們對音樂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對音樂有很好的理解,并且發表自己的鑒賞意見。在學習的過程中,樂感和鑒賞的能力是逐漸形成的。同時,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對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樂感培養和鑒賞課教學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將探討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
【關鍵詞】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22-0166-03
【本文著錄格式】李霞.?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探討[J].北方音樂,2020,11(22):166-168.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音樂是初中教育的一個重要課程。對于學生樂感培養的策略,老師要創建合適的音樂情境,并且要讓學生們多聽優秀的音樂作品,也可以組織小組之內的學生們合作進行學習。那么,初中音樂教學中鑒賞課教學的策略是,老師要加大對學生們音樂視聽的訓練力度,并且規范音樂鑒賞的步驟,發現并挖掘學生們的潛能。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的現狀
(一)學生們缺少對課程的理解
在初中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缺少對于音樂教材的理解,在學習中老師要通過多種方式的音樂鑒賞活動來激發學生們對于學習音樂的樂趣,同時,既要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核心素養,還要讓他們掌握最基本的樂理知識。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從主觀上就缺少了對音樂課程鑒賞的重視,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要從根本上注重音樂鑒賞課程。
(二)學生們的鑒賞能力較差
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鑒賞能力還有待提高。他們對于優秀音樂作品的積累量是很少的,所以具備的鑒賞能力也是比較差的。學生們對于音樂鑒賞課程的興趣也不是特別的濃厚,他們覺得課程是枯燥的,這就使得課堂的學習氣氛不是特別好,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三)教師沒有創新教學的方法
學生們在學習音樂課程的時候,老師們沒有創新教學的方法,仍然用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們傳遞知識。時間長了學生們就會覺得枯燥,并且對于某些樂器是很難理解的。所以,老師們缺乏創新的教學方法,那么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一些音樂作品,并且不斷創新教學課堂的內容。要對以前的教學模式進行突破和改變。這樣學生們也更容易接受學習的內容,并且提高自己的音樂核心素養和能力。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培養的策略
(一)老師要創建合理的音樂情境
老師們在教學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們創造一定的音樂情境。創設音樂情境之后,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其中,并且教師要結合教材當中的一些內容,幫助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感受到更多的音樂知識并且沉浸其中,提高自己的樂感能力。培養學生們樂感,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為學生們創建一種比較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同學們輕松地進行學習,并且使得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樂感能力。創建情境同時也可以讓同學們分角色的演唱,讓同學們沉浸在角色中,對角色有不同的演繹,同時讓自己對于音樂作品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F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多媒體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那么,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對同學們進行教學,并且要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也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不同的音樂魅力,多觀看一些視頻和圖片,提高自己的音樂樂感,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二)讓學生們多聽音樂作品
培養學生們的樂感,首先就要讓同學們多聽音樂作品,尤其需要多聽一些比較優秀的音樂作品,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自己的樂感,這對于學習音樂專業的同學們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學生們一定要多聽一些音樂作品,通過多聽作品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和能力。同時,同學們也可以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音樂作品來聆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樂感得到一定的提高,學生們一定要多聽優秀的音樂作品,并且感受其中的不同之處,學習到其中的一些方法和內容。在自己練習的時候可以多參考,多運用。在音樂中培養學生們的樂感是很重要的。同時,音樂中的樂感也是困擾很多學生們的一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同學們要多多進行培養,并且要提高自己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多聽多看,對于音樂要多多自行思考,把音樂作為自己生活學習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不斷地朝著這個目標和方向去努力。
(三)組織小組,讓學生們合作學習
在音樂學習中,進行小組內的學習也是很重要的,在小組之間,學生們要討論不同的音樂作品,并且發表自己的感想,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樂感。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同學們對樂器有一定的認識,并且形成樂感,讓同學們之間相互討論,發現一些問題,并且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對于知識點要有自己的理解。同時,小組之內也要多分析一些音樂作品,可以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樂感能力。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鑒賞課教學的策略
(一)加大對學生們音樂視聽的訓練力度
培養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就要加大音樂視聽的訓練力度,讓同學們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掌握最基本的音樂的能力。音樂中涵蓋的知識很多,老師要有效開展音樂課堂,就要注重學生們基本功的培養,讓學生們掌握最基本的音樂能力,才可以學習到更加深層次的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多聆聽樂曲,從中感受到一些豐富的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對音樂進行演繹,提高同學們對于音樂旋律的認識,并且可以讓同學們從思想上提高自己的音樂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讓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對于優秀的音樂作品,要多進行分析,這對同學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無論在哪個時候,只要一有時間,學生們就應該多聽音樂,加大自己對于音樂試聽的訓練力度。
(二)規范音樂鑒賞的步驟
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對于學生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音樂當中包含的內容是很多的,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進行實踐知識的學習。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驟,讓同學們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同時,規范音樂鑒賞的步驟,讓同學們真正理解音樂當中的內涵,并且真正表現出音樂的最關鍵內容。老師可以導入一定的情境,讓同學們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接下來就是聆聽與感受,讓同學們說出自己對于音樂有什么樣的感受,并且總結出其中的特點。同時可以讓同學們分段鑒賞歌曲,在聆聽樂曲的時候,要讓同學們很好地理解歌曲的內容,對于歌曲的情感基調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樣可以提高同學們的音樂鑒賞能力。規范音樂鑒賞的步驟,這是音樂教學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每個學生都必須要明白這一點。并且在音樂的學習中,要謹記這一點,把它運用在實踐的過程當中。
例如:在學習第一單元《彩色的中國》時,這一課時的主要目標是讓同學們學會唱這一首歌,并且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在歌曲的旋律以及其他方面,在節奏上作比較。同時,使同學們認識三拍子歌曲的特點和風格,讓學生們多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那么對于這一課時教學的難點是讓同學們正確表現出《彩色中國》這一首歌以及音樂的情緒,并且讓他們正確的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節奏特點以及風格。那么,在這一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規范學生們對于音樂介紹的步驟,在導入新課的時候要創新教學方法,同時要介紹歌唱的形式。在學習這一課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們認真理解這一首歌曲,并且有感情地唱出歌曲,完整地合唱全曲。
(三)發現挖掘學生們的潛能
在培養學生們鑒賞能力的同時,老師要發現學生們的潛能,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并且對他們進行積極的教導,促進音樂核心素養能力的提高。當然,對于別的同學老師也要對他們進行鼓勵,讓他們提高自己的音樂核心素養,對于不同的音樂作品要有自己的表達和見解。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個性特點,讓同學們在音樂方面能夠有多層次的認識,讓同學們能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老師在教學時也可以采用對比教學法,促進學生們鑒賞能力的培養。對于某一個作品,要讓不同的同學來進行演繹,同時,通過對比指出同學們的優點及不同之處,讓同學們欣賞到不同的音樂作品,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樂感。對于不同的樂曲要有不同的表達能力,同時讓同學們提高自己的音樂表達能力。無論學習哪一門課程,教師們都要發掘學生們的潛能,并向讓他們得到一定的提高,這對于他們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學習《紅旗頌》這一首歌的時候,這首歌曲的主要目標是讓同學們體會其中深厚的愛國感情,通過不同的感情來演繹出這首歌曲。并且在這首音樂當中要表現出學生們的能力,提高學生們的音樂表達能力,在學習這首歌時要運用多種形式參與到音樂當中,讓同學們體驗其中的感情,并且充分體現出來。這一課時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同學們充分體驗和感受到主題音樂當中的一些情緒和情感,并且聽懂其中的重復和變化,讓同學們用自己的特點來演繹這首歌,同時老師也可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發現學生們的閃光點,并且要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引導。讓同學們之間交流自己對于音樂的感受是怎樣的,同時老師也可以介紹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最后再聆聽紅旗頌,一邊聽一邊參與到音樂的表現當中,并且聽完之后,老師和同學們可以進行交流,交流自己聽到這首歌的感受,并且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來演繹這首歌曲。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要體現一定的素養,并且很多方面是決定于生活,音樂的基本精神充實到什么程度,積極的音樂作品可以使學生們對于生活以及周圍環境有一定的美好向往,并且音樂鑒賞課程也可以實現這一目標。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音樂的審美能力是綜合各種心理活動的,對事物全面的判斷的能力,可以讓學生們對于想象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面有一定的提高,那么在音樂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底蘊可以引起學生們的情感共鳴。同時,在學習時,學生們也可以在音樂中感受到美,并且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們對于美的感悟。學習一首音樂作品首先要對作品進行內涵的講解,幫助學生們在總體上把握音樂的感情基調,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最主要的內容,引導學生們體會歌詞中包含的重要意義,同時要結合音樂的特點,伴奏與舞蹈能夠加強學生們對于曲風的理解,感受不一樣的音樂應該有不一樣的感情基調。
(五)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創造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們要培養學生們的樂感以及鑒賞能力,讓他們有強調個性化的探究,并且體驗其內涵。教師要充分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及創新精神,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對作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同時要用自己的理解來表達音樂。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們的樂感以及創造能力,對于學生們理解音樂作品,提高音樂質量的教學具有很關鍵的作用。學生們通過音樂鑒賞自己的樂感,并且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同時,學生們的創造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在學習某一首作品的時候,要對作品進行最基礎的認識和感受,引導學生們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同時要知道音樂的背景,以及其中包含的重要內容,對音樂進行一定的欣賞和感受。同時,同學們可以通過一定的討論,讓自己能夠對音樂作品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對于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激發學生們對于學習音樂的熱情。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合唱,讓同學們能夠不斷地進行實踐。同時,對于不同的音樂作品,有不同的了解。在演唱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樂感,讓同學們對音樂感興趣,不斷地感受到音樂當中的魅力,對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意見,讓老師和同學們采納。在課堂上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六)符合新課標下的新音樂教育理念
新課程改革使我國的中學音樂教學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針對音樂當中的一些問題,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當然還要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學生們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基本能力,同時要對音樂這門課程產生一定的興趣,在音樂鑒賞課的教學理念當中,它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并且也是極其注重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的。在我國音樂教育受到傳統教學形式影響之后,注重了技巧的傳授,同時,對于音樂文化一起人文思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課堂上,老師們也要進行一定的創新,體現出學生們的主體作用,同時,在音樂學習過程中,要強調初中音樂鑒賞課的教育形式和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對于某一部作品要理解它的文化以及背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享受音樂帶來的精神愉悅,得到身心的放松,這對于同學們提高素質教育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同時,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以及越感也會得到一定的提升,能夠讓學生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學會自主創新,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四、結語
在初中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們的樂感以及鑒賞音樂的能力,同時,樂感和鑒賞能力也是初中音樂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學習中,要根據學生們的特點以及新課程改革教學的要求,對同學們進行教學,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們的樂感以及音樂鑒賞的能力。根據現有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們的樂感和鑒賞音樂的能力,讓同學們能夠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同時,教師也應該探究新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參考文獻
[1]張忠華.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培養與鑒賞教學分析[J].北方音樂,2020(05):121+123.
[1]陳莎莎.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教學初探[J].黃河之聲,2018(22):70-71.
作者簡介:李霞(1974—),性別:女,遼寧省丹東市,本科,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