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少體校 云南 曲靖 655000)
目前,舉重人才培養的現狀是人才短缺,群眾對舉重認識不足,學校對舉重項目投資不足。為改善這一現狀體育運動學校應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學生對舉重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配合以穩定的有保障的政策支持,推動舉重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長足發展,增強舉重的社會影響力,拓展舉重項目的發展前景,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舉重后備人才。
舉重項目作為奧運會中的金牌大項,同時我國舉重隊也因為在這個項目上的世界領先地位被稱為舉重“夢之隊”。現階段,關于如何繼續保持我國在這個項目上的領先優勢,乃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后備人才的培養質量直接決定我國竟技舉重在奧運會等世界大賽上取得什么樣的成績。因此,充分認識到我國競技舉重項目后備人才的培養現狀,把握世界競技舉重的國內外形勢,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才能為競技舉重后備人才的培養指明正確方向。正是基于這點,加大對競技舉重后備人才培養的系統研究就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很多家長一聽到舉重,都覺得不好,怕練了舉重小孩個子長不高,這真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實際情況是:從事舉重訓練不但不會讓小孩子長不高,反而會促進身高發育。“適當的力量訓練刺激,會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這其實是個很簡單的道理,你看練舉重項目身高1米8、1米9的也很多啊。但是很多家長對舉重這個項目不了解,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你一說起這個項目,他下意識的還是覺得會抑制小孩子長高。”家長對舉重的這種印象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舉重早年在奧運會、世錦賽出成績的時候,那些拿世界冠軍的運動員主要是兩廣地區的,身材都比較矮;二是舉重隊在挑選苗子的時候,一般都會挑選骨骼粗壯的,這樣體格粗壯的運動員外在形象也給人身材不高的感覺。當然,一直也有另外一種說法,同樣的重量個矮的運動員更容易舉起來,因此舉重隊在選材的時候會根據父母的身高來挑選苗子。“其實力量訓練應用很廣泛的,大多數項目都離不開力量訓練。像田徑、球類,無論大球、小球,柔道、摔跤、散打、跆拳道等重競技項目就更不用說了。進行適當的力量訓練,更有利于競技水平提高。”“有些家長怕小孩子練舉重長不高,其實不是這么回事。孩子小的時候,不會給你上力量,主要是練練動作。發育到一定階段,再給你練力量。它反而能促進身高發育。”基層教練下鄉選拔體育苗子,但是仍然比較尷尬的現象是——有時他看到不錯的苗子想選拔,學生自己對這個項目也有興趣,家長那里一般都是碰釘子——家長都有顧慮,平時練練力量鍛煉身體可以,專業練舉重怕對孩子身高發育不好,真正能讓孩子來的都是學習較差占多數,留下來的學生教練也是盡心盡責培養:
舉重生源較為缺乏,是很多地區體育運動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當前,舉重人才的選拔是一個自下而上的篩選過程。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培養,主要依靠基層體育運動學校,然后選送到省級的重點體育運動院校,再擇優進入國家隊,最終成為競技類運動員。因此,在培養的過程當中,需要有眾多的基礎人才,才能選拔出更多優秀的舉重人才。這也決定很多參與舉重培訓的運動人才,特別是在體育運動學校學習的青少年,不一定能夠代表國家甚至代表省、市參加競技比賽,因而影響到很多青少年參與舉重運動訓練的積極性。
(1)是當前體育運動學校之所以出現人才缺乏現狀,是因為教學模式等不適應當前的人才培養需求。在不合適的教學機制當中,舉重后備人才的身體、心理上的特點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2)是優秀舉重人才的流動機制不合理,也影響體育運動學校舉重后備人才培養積極性;
(3)是體教結合的方式推行多年,但力度不足。很多參與舉重競技訓練的學生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輔導,所以,他們在學習舉重運動時并沒有很大的動力;
(4)是當前有的體育運動學校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上級撥付的經費也有不足的狀況,有時辦學條件也不利于舉重后備人才的培養。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制約著體育運動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體育運動學校要更新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幫助他們轉變對舉重競技類項目的看法。雖然舉重類運動項目社會影響力低,但是舉重運動項目是對人的意志的磨煉,也是一項基礎力量訓練。因此,體育運動學校應該鼓勵青少年多接觸舉重運動項目,通過舉重運動鍛煉,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促進學生成長。體育運動學校可以將舉重訓練作為基礎鍛煉項目,讓學生對其內涵有更多的了解,特別是充分認識到舉重運動項目對于各類競技類運動項目的積極促進作用。體育運動學校應該從多個方面充分說明舉重運動項目的價值和意義,引導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舉重運動中來。
體育運動學校的舉重教練團隊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在舉重項目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應該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精心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當代青少年表現出的心理特點,與傳統青少年心理特點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應當尊重學生聰明好動、多才多藝的個性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訓練模式,關注到個性的差異性,通過各種有效方式提高訓練成績。同時,應該鼓勵教練員在日常教學中既關心運動員在舉重運動項目方面的技巧學習,也需要關心他們的文化課學習,從全面發展的角度培養優秀的舉重后備人才。
體育運動學校在經費投入上應該得以保障,特別是在舉重運動項目的后備人才培養上,應該聯系各級政府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對舉重運動項目的資金投入。體育運動學校應該把后備人才的培養費用作為一項專項經費,與財政預算相結合。學校的舉重基礎設備的維護、更新也需要經費的支持,教練員和運動員的日常伙食補貼、訓練補貼等,都應該依照有關政策給予落實。這樣,通過多種經費補償形式,形成一種長效的人才培養機制,真正提升青少年對于舉重運動項目培訓的參與積極性。
舉重后備人才的流動性不強,其就業前景也相對狹窄,這主要受制于舉重運動員的社會影響較低,沒有像其他一些體育競技類項目那樣產生廣泛的影響。所以,體育運動學校應該完善多種機制,幫助舉重運動員解決退役之后面臨的就業問題。在日常教學中,體育運動學校應該對舉重后備人才給予一定的就業指導和支持、培養多技能的舉重后備人才,為舉重后備人才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擴大其社會影響力,增強舉重后備人才的流動性,拓寬發展前景。
舉重后備人才的培養,是體育運動學校相對比較薄弱的項目。體育運動學校在優化自身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等基礎上,要積極地從多方面著手,為舉重后備人才的培養提供充足的資金、制度上的支持,將舉重后備人才的培養納入到體育運動學校的重點項目,促進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發展。?通過以上的認識、了解及存在的問題。我們總說,想要辦好一件事首先要學著去了解它,理解他才能更好的去完成,這就是所謂的知己彼方能百戰不殆。從接觸舉重項目這幾年,我看到了舉重的發展歷程,及規則的更新,在這其中學習了很多。在這中不勉有些遺憾,從選材上的困難,家長不理解,又難以選到好的體育苗子,這就從根源上影響了舉重項目的推進,即使送到了好的苗子,能來的也是學習成績不好,學校老師推薦的好苗子,也是跟成績掛勾的,選材成了教練面臨的最大的困難,現在社會在進步家庭的生活質量提高,在優越家庭里成長的孩子子缺乏面對生活中困難的勇氣,有挫折,輕易的就放棄了努力也就白廢了,從家庭一般或困難家庭里這出的孩子,家長大多不支持,不理解怕影響了孩子讀書,在他們的認知里,只有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競技體育那是讀不書的人,不會讀書才會去的,也有些是因為家庭困難,沒辦法支持孩去,要想強國,在經濟,科技、軍事為發展中,競技體育 也該引起重視,競技體育想要發得更快、更高、更遠,基層的選拔培養便是重中之重。 所以我覺得舉重的推廣得依賴于其他基礎運動項目的普及,準確的說普及都不夠,得提高,因為得在其他宣傳上有足夠的積累,才能夠有更多的人能理解舉重。
在今后的教學選材中,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挑選更好的體育苗子,帶出更多的優秀運動員供國家挑選,帶領更多的人了解舉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