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承慧
摘 要 構建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對于提高企業效益有重要意義,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可以更加清晰地體現崗位職責和管理標準,使企業財務工作更完善,更自如地應對多變的市場形勢。本文主要探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標準化體系的構建流程、體系構成,并就實施效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 財務管理 標準化體系 構建策略
企業構建標準化體系的目的是使生產、經營、運行、管理等流程均形成良好的秩序,保持最優狀態。建立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過制定財務管理工作規范,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在現如今多變的市場形勢下,企業想要保持自身的優勢,就必須緊跟市場變化趨勢完善財務管理標準,結合企業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向,對之前的財務體系進行調整、改進,保證財務工作真實、完整、高效,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更好地發揮作用,這樣才能協助企業領導者制定出更加科學的發展決策。
一、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流程
(一)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準備階段
為保證財務標準化體系的先進性和有效性,財務工作部門需要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實事求是地設計標準化體系。一是需要學習國內優秀的現代化企業,了解現代化企業的財務工作流程,實地考察企業的運營和發展情況。然后結合我國的會計準則、財務制度等,分析和提取對財務管理工作造成影響的因素,總結財務標準化管理要素。二是對于有條件的企業來說,可以學習國外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也可以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等方式了解更多的財務管理標準化內容,這些知識能夠形成現代化企業財務管理標準體系構建的理論基礎,只有具備了科學的理論基礎,才能保證標準化體系的有效性。
(二)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框架構建階段
現代企業中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復雜,形成標準化體系就是要對每一項工作都制定精細化的規范,這需要先形成一個管理框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根據工作性質和內容等將其劃分到不同的框架板塊中,這是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蚣艿男纬墒紫刃枰到y地分析目前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狀態,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和需求,確定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和需求,找到財務標準化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找到框架構建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些。其次是在理論基礎上分析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漏洞,在管理框架中需要強調對這些漏洞問題的管理,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完整性。最后要明確財務管理標準化構建的具體內容,包括組織結構、崗位設置、工作流程。
(三)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驗收論證階段
標準化框架構建之后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驗證運行效果,根據框架體系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全面評估其優勢和不足,重新對體系進行調整、優化,更好地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服務。
二、企業財務管理標準體系的構成
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主要分為5個模塊:
第一,介紹企業財務管理的標準化體系,主要包括標準化管理體系的構建目的、構建意義以及使用范圍;
第二,形成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的組織機構,明確財務管理的組織結構,針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和崗位權限,詳細地解釋每一個工作崗位的要求,構建一只高質量、高素質、專業化的財務管理團隊。
第三,制定清晰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標準。現代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比較復雜,為保證工作效率,需要對財務管理的具體工作作出具體的說明,制定標準化的業務管理流程和要求,搭建標準化的科目等核算體系,同時還要制定及時有效的財務工作交流溝通機制,保證各部門之間信息暢通,省略重復的管理環節和內容,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
第四,針對財務管理工作制定績效考核制度,這能夠對企業財務工作者的工作行為起到良好的監督和管理作用,促使財務人員持續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績效考核主要包括對工作人員工作態度、職業能力、工作業績的考核。
第五,通過附錄的形式展示企業標準化財務管理的工作模板和規范,包括財務工作體系中的各項制度和規定、財務工作體系中的各項執行標準、財務工作常用的表格。
三、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實施效果
(一)建立財務工作評價體系
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框架搭建完成后,需要通過實踐驗證對體系效果的好壞作出評價。而如何評價、評價的標準是什么,是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所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框架效果的驗證環節,需要建立標準化財務管理工作評價體系,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確定評價指標,確保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可量化性和關聯性。評價指標分為兩部分,即輸入指標和輸出指標。
輸入指標的評價包括企業的資本支出、人力投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3個部分,只有明確輸入才能夠確定企業真正的收益情況。資本支出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硬件支出,比如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產品的生產設備、企業運營所需的各項材料費用等;還有軟件支出,比如企業的運行體系開發過程中的各項投入,購置管理系統的費用及系統維護升級的費用等。人力投入主要包括兩部分,分別為專業負責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構建項目的工作人員、配合體系建設項目的其他部門工作人員。其他方面的投入是指企業在構建專業化管理體系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費用,比如查閱文獻資料、實地考察等產生的考察費用等。
輸出指標可以分為財務工作人員行為、財務管理工作效果、企業財務內部控制3個部分。財務工作人員行為具體包括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職業道德、專業技能績效以及崗位創新能力。對財務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評價,可以了解企業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對財務人員的影響是負面的還是正面的、體系的實施是否起到了提高財務人員素質能力的效果。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具體的工作人員來完成與實現,只有工作人員不斷提升素質,才能使財務工作發揮出更好的成效。財務管理工作效果包括工作效果、工作質量、工作時間以及工作成本。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評價,是為了評價財務管理標準體系構建后對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哪些具體的、實質性的作用,有助于促進企業財務工作水平整體提升,獲得更理想、更真實的財務工作管理成果。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包括財務環境、風險管控、財務活動、信息溝通、內部監督。通過對于財務內部控制的評價可以了解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對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發揮了哪些積極的作用,提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更好地實現財務管理目標。
(二)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的實施效果
一方面,企業實施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有效規范了財務工作人員的業務行為和工作態度。在沒有構建標準的財務工作管理體系之前,近年來很多企業的業務不斷擴增,集團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增加了財務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繁雜,且很多部門權限、職責重復,極大地降低了財務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構建標準化管理體系,重新對不同的業務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執行標準,這樣一來,財務工作人員在開展具體工作時,就可以參照執行標準完成工作,既提高工作效率,也節省不必要的工作環節,使財務數據更便于解讀,促使企業財務工作更加規范合理。
另一方面,企業實施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明顯改善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標準化財務管理體系完善了財務工作制度,重置了管理規范,優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準確性和運轉效率,并且通過內部監督有效防范了財務工作風險,對促進企業長遠發展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構建標準化體系是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是面對復雜市場情況的必然選擇。標準化體系的構建要保證與時俱進,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實事求是地調整體系結構和評價標準,保持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先進性。
(作者單位為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許麗娟.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05):161-162.
[2] 張麗莉,張鳳偉.“互聯網+”背景下實現財務標準化流程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1):61-62.
[3] 劉蕾.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規范化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14):216+218.
[4] 崔克森.關于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建設的一些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8(21):104.
[5] 徐洪濤.企業財務管理標準化體系建設方法分析[J].經貿實踐,2018(12):122.
[6] 鮑慧.成本控制與財務標準化管理的實現研究[J].知識經濟,2016(17):143+145.
[7] 劉玉芳.淺議民營企業財務管理體系標準化建設[J].財經界(學術版),2016(09):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