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摘要:分析了當前園林景觀中植物造景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闡述了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討了在具體植物造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植物造景時的對策及注意事項,旨在提高園林景觀在城市中的綠化作用。
關鍵詞:植物造景;園林景觀;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068-02
1 引言
植物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這些景色的畫面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比的樂趣,體現了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作用。植物造景可以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曲線、色彩、氣味等自然美,以構建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美景,因此植物造景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也備受園林設計者的青睞。
2 園林景觀中植物造景存在的問題
2.1 配置不合理
在一些園林景觀設計作品中,整體的園林景觀觀賞性較差,植物種類單一、植物配置不合理、植物之間缺乏協調性。郭花等[1]通過研究發現很多園林景觀所展現出來的景觀效果層次感不強;馬春萍等[2]就園林造景的層次、植物種類,植物生長環境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探討,得出了植物的選擇需要考慮其與周邊建筑的協調性結論,強調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有自己的特點。
2.2 忽視了生態保護工作
在園林景觀的具體設計過程中,很多設計者很容易忽視園林景觀中的設計核心,往往一味地追求異域風情的視覺感受。朱其文[3]指出盲目地在設計中引入昂貴、稀有的植物作為植物造景設計的方式是不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的行為。宋小斌[4]研究表明,降低植物造景的整體功能性不能實現景觀設計的真正宗旨。一些園林設計者認為樹木要盡量選擇高大的樹種,很多地方的景觀園林由于沒有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植物,出現了樹木大量死亡的現象,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由于樹種功能性的大打折扣,從而也直接降低了景觀園林的觀賞性。
2.3 植物種類比較少
由于一個地區可以選擇的植物種類非常有限,而隨著城市占地面積地不斷擴大,人類對植物造景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長,奉繼富[5]研究表明城市的園林景觀需要增加品質更好的造景植物,但是由于地域限制,很多地方可供選擇的植物種類較少,從而影響了園林造景的整體效果,比如北方的園林設計為了展現園林的獨特之處而選擇南方的高大喬木和灌木,然而在實際的園林造景過程中由于這類植物的產量較少,比較容易出現園林景觀設計供不應求的情況。
2.4 文化品位比較少
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符合,杜晉澤昱[6]指出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和自然條件是使植物造景與園林的整體風格相一致的前提,園林風景具有歷史文化的特點,在景觀的設計中需要有創新的思想,給周邊的人們帶來一定的經濟價值,才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一些園林景觀沒有了藝術產物的靈氣,在植物造景中缺乏其文化內涵,嚴重降低了造景的整體效果[7]。
3 植物造景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3.1 運用彩葉造景
彩葉植物是大自然中最具有個性和特色的植物,通過其一年四季醒目的葉色變化給人以視覺上的亮化效果,園林設計師通常喜歡用彩葉來營造出不同的空間層次感,以此來滿足人們休閑娛樂的精神需求[8~10]。園林小品一直以來都是園林景觀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彩葉植物與園林小品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提升整個園林景觀設計的檔次。通過對彩葉植物進行合理的種植與配置,進而提高園林景觀所表達的藝術文化氣息,例如教師雕像周圍的綠地上通常以紅葉桃和紫葉李作為裝飾,既以表達了“桃李滿天下”的文化含義,又給人以良好的視覺享受;高速公路兩側的植物景觀常用顏色鮮艷的紫葉小檗、美國紅櫨與綠色基礎種植樹種相互搭配,構建出美麗的圖案,提高了景觀的觀賞美感,延長了景觀的觀賞周期;由于彩葉中的秋色葉通過成片栽種可以營造出整體氣勢的景觀,因此被廣泛的應用于園林設計中,如我國北京的香山紅葉,湖南岳麓山的楓香,蘇州太平山的三角楓,四川畢棚溝的樺樹,都是通過成片種植彩葉的方式形成一定的景觀群,提升整個園林設計的觀賞性。
3.2 運用樹形造景
園林景區內樹木眾多,形態各異,不一樣的樹形姿態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觸與聯想[11~13]。筆直端正的銀杏帶給人們剛勁質樸的感受,長期以來被人們稱為“公孫樹”,園林景觀中栽種銀杏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美德,還寓意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柳樹因其溫文爾雅,婀娜的樹形深受園林設計者的喜歡,春天“萬條千縷綠相迎”,夏天“柳漸成蔭萬縷斜”;秋天“葉葉含煙樹樹垂;冬天“綠絲條弱不勝鶯”給人呈現出四季不同的古韻美;大王椰子樹因其樹形高達挺拔、葉美枝疏常常作為行道樹來綠化道路;山桃的曲枝形、迎春的拱枝形、合歡的傘形、月季的叢枝形等都可以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享受。
3.3 利用觀花樹種造景
顏色美麗,花型碩大的樹種一直都備受園林景觀設計者喜愛,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花草植物也被廣泛應用于城市的綠化建設[14]。這一類觀賞性植物應用在城市街道、小區、城市公園等地方,一方面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給人們帶來歡愉的感受;另一方面還可以凈化空氣質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譬如花開在春季的櫻花、桃花、風信子、牡丹、茶花、金盞菊等;花開在夏季的有紫薇、紫芥菜、紅纈草、蓮花、矮牽牛、海棠、長春花、扶桑花等;花開在秋季的有桂花、西洋鵑、萬壽菊、雛菊、風鈴草等;花開在冬季的有仙客來、木槿花、梅花、郁金香、臘梅等,通過對觀賞花樹種的花形、花色以及花期的長短搭配,可以構建一個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特點的園區景觀世界。
4 植物造景注意事項
4.1 注重時刻變化
植物的生長具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和區域差別,王輝[15]分析發現每個植物的種類習性都不一樣,時間的變化也會導致植物有不同的生長特點,使得植物形成具有一定季節特色的景觀。在景觀設計中,植物的生長規律與時空變化關系需要充分的考慮,才能避免出現影響植物生長的不良因素,將景觀的動與靜充分結合,實現景觀中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完美景色,最大程度展現植物本身的美麗。
4.2 注重空間變化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空間布局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鞏彥[16]認為空間的布局中需要包含植物、建筑物、山水等各個方面。不同植物的布置效果和功能都有一定的區別。在造景設計中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規律,根據其空間分布特點,進行科學的布局和劃分,形成半開放、開放的視覺空間;只有根據植物的生長特點進行合理布局,才能展現出大氣磅礴、含蓄婉約等不同的園林景觀。
4.3 合理利用幾何學造景
設計者利用喬木、灌木、藤木等草本植物的形態、色彩、線條等方面的差別,可以設計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造型,最大程度地將風景園林中的各個美感融合在一起,充分體現其幾何學造景。此外根據園林的實際地形,將草木的幾何學組合在一起,產生視覺上的不同沖擊,可以增加園林的可觀賞感和視覺感。
5 討論與展望
對于園林景觀設計者來說,植物造景是對園林景觀的綠化表達,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生態原則,了解植物的基本特點及生活習性,利用植物造景技術,進行創新設計,從而構建一個讓人喜愛的園林景觀,為公眾提供一個愜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隨著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植物造景被應用于園林設計中,這也是未來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建立舒適的園林環境,要求植物造景與園林環境的點、線、面三者有機結合,既滿足造景的美觀性,也能保證園林景觀的實用性;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遵循“自然優先”、“因地制宜”、“色彩相宜”的原則,選擇適合的植物增加園林的設計美感,提高園林觀賞性,增加具有特殊觀賞性的造景,如園林中增加山石水體,可將風景進行分割用以提升園林風景的韻律美,滿足人們對風景園林的觀賞性需求,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此外植物造景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未來園林景觀設計中“人與自然的和諧性”的主題必然會成為社會的關注點。
參考文獻:
[1]郭 花,張文習.觀賞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居舍,2020(4):120.
[2]馬春萍,白 皛,許 峰.彩葉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現代園藝,2020,43(1):93~95.
[3]朱其文.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24):58~59.
[4]宋小斌.植物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J].農村實用技術,2019(12):108~109.
[5]奉繼富.植物造景技術在園林景觀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22):143~144.
[6]杜晉澤昱.觀賞性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居舍,2019(33):110.
[7]許 揚.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造景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19):105~106.
[8]李 佳.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種子科技,2019,37(12):61.
[9]徐久生.植物造景技術在園林景觀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9(14):153,155.
[10]李占方.植物造景技術在園林景觀綠化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9,10(14):80~81.
[11]張曉雯.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19):52.
[12]趙玉潔,高梅.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作用[J].現代園藝,2019(12):98~99.
[13]王永志.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吉林農業,2019(12):96~97.
[14]邵 瑾.彩葉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種子科技,2019,37(3):76,79.
[15]王 輝,羅 佳,鐘 薈.植物造景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智庫時代,2019(11):247,266.
[16]鞏 彥.鄉土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9(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