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珍


摘要:針對園藝技術專業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研分析后,提出了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案,也對園藝技術專業發展及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具有創新能力培養提出了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園藝技術;創新能力;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256-03
1 引言
專業建設是連接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經濟的紐帶,是學校服務經濟與社會的切入點。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再次明確了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就是著力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園藝技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應用性和綜合性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已不能適應現代園藝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對園藝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
2 園藝產業人才需求分析
2.1 園藝產業發展趨勢
園藝產業逐漸向有機、綠色、質量型方向發展,園藝產業化經營更加重視產業文化、企業形象和名牌培養,從湖北園藝業的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園藝產業是湖北前農業產業中最具活力的農業產業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園藝產業還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1]。
2.2 園藝行業發展對園藝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
如今,園藝產業已基本形成比較合理的區域布局,園藝產品生產也帶動了與之相關的加工、包裝、農藥、化肥、運輸行業的大發展,形成了一些與園藝生產密切相關的大型企業,園藝產業逐漸向觀光園藝、無公害栽培、生態農業等設施化、專業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園藝技術專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要,對園藝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園藝產品生產、園藝技術推廣、園藝產品營銷等行業急需大量的掌握新技術的應用型人才,并對高職高專培養的人才要求不斷提高,要求培養的畢業生,不但能夠從事園藝產品生產、而且懂得生產管理及產品推廣及營銷的復合型人才。進一步為園藝技術專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3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園藝技術專業成立了由行業企業專家、一線教師和學生(畢業生)代表組成的專業建設委員會,每學年暑期進行行業企業調研、畢業生跟蹤調研和在校生學情調研,分析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做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工作。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三全育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各環節、各方面。通過調研,了解了當前園藝行業面對的職業崗位群,在反饋回的資料的基礎上及前期人才培養的實踐,確立了“雙線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圍繞著“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這兩條主線,對園藝技術專業學生實行三段式培養(圖1)。
(1)第一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能力。學生通過公共基礎課和園藝植物識別、園藝植物栽培、園藝植物有害生物控制等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對園藝技術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并掌握必備的植物識別、栽培基礎知識。
(2)第二階段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學生通過學習課程思政的融入及專業核心課程及技能的學習,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并掌握園藝植物生產、園藝產品加工園藝植物裝飾、園藝產品檢測、園藝產品銷售等核心崗位職業技能。
(3)第三階段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學生通過頂崗實習、跟崗實習,培養學生成為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較強的職業能力及創新創業精神,成為能熟練生產,有發展潛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4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指學生在學習和吸收理論經驗的基礎上,有創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等的一種綜合能力,而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遵循學生職業能力養成規律的前提下,結合“三全育人”理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完成了以素質培養為基礎、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具體做法是:將工匠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根據課程的實際情況,將依據果樹、蔬菜、花卉、茶葉的生產季節和工作過程,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教學搬到了實驗室、大棚和實訓基地,通過季節性、分階段的實踐體系構建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同時將技能比賽和職業資格認證課程內容納入專業課程體系模塊,結合技能鑒定考核標準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1+X”證書嘗試(圖2)[2,3]。
5 創新能力培養措施
5.1 打造一支專兼結合、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學創新團隊
①加大對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選派他們到全國知名園藝企業頂崗實踐,借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資源;②加大對校外兼職教師的聘用力度,選聘更多的行業能工巧匠參與專業教學工作;③在現有專業教學基礎上,建立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隊伍。④實行青年教師培養制度,為新教師配備專業導師,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在教學、教研和科研上給予指導和幫助。
5.2 大力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園藝技術專業已經在果樹栽培、花藝設計、茶葉加工與審評等方面和很多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工作,聘請了行業類的部分專家進行專業建設與指導工作。今后將依靠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招生即招工、雙主體育人、雙導師教學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企深度融合,為企業提供個性化需求。
5.3 加大教材及教法改革力度
教材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教什么”決定了學生“學什么”,具體做法是:通過與校企合作、實訓安排,開發源于企業生產實際、崗位需求的工作手冊式教材,如編寫比如花卉栽培、茶葉加工、花藝設計等方面的工作手冊式教材,再就是配套開發了一系列信息化資源、案例和教學項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豐富教育教學資源。
在圍繞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基礎下,構建了一套完整、先進的實踐教育體系,形成以“果、菜、花、茶”四大模塊為基礎的專業課程教學。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除了繼續實施行動導向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外,還要利用建構主義理論,重構課堂,積極開展“翻轉課堂”、“頭腦風暴”,讓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此同時,園藝技術專業還要把技能大賽和日常教育教學深層次結合起來,在茶加工、茶葉審評、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探索“1+X”證書試點工作,注重學生技能培養。
5.4 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有效促進成果轉化
(1)鼓勵教師參與教科研活動,成立了校級科研創新與服務團隊,立足湖北、服務園藝技術專業發展,立足于教學育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以應用型、生產實際的科研課題為主,并且要注重成果向社會轉化。
(2)注重教師教學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聘請行業工程師與校內專業負責人組成雙帶頭人,增強社會服務意識,發揮學院的人才優勢和設備優勢,有教學與科研上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服務。
5.5 加強宣傳引導,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1)對園藝技術新生,進校后進行專業教育,結合省賽、校賽項目,實行專業核心技能導師制,開設專業興趣小組,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一門核心技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也為技能比賽選拔人才。
(2)加大創新創業教育宣傳力度,引導學生參加科研活動、科技競賽和創新創業項目,完善學分制,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深度參與教師科研,將實踐教學培養和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有效地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盛云燕.園藝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1):26.
[2]中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19.
[3]代 勝.現代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結合探討[J].綠色科技,2018(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