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

摘要:以溧陽市沙仁村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一期項目“鄉戀花園”為例,圍繞溧陽鄉村振興宜居環境打造,探討了溧陽鄉村花園的設計理念、植物的選擇及應用方式。并對鄉村花園景觀營造中植物文化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對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花卉景觀的延伸產業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花園;植物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081-03
1 引言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寫入黨章,并指出要按照鄉村振興20字戰略方針,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我國鄉村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江蘇溧陽出臺《鄉村振興三年(2018-2020)行動計劃》,通過實施產業振興、生態宜居、富民增收、改革創新、鄉村治理五大工程,積極探索具有溧陽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溧陽市地處長三角洲南部的蘇、浙、皖三省交界處, 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鄉”“茶葉之鄉”, 溧陽市積極推進美麗溧陽生態建設,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
溧陽市沙仁村堅持“生態為基、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具有溧陽特色的鄉村振興建設之路;堅持“立足農業,聯動三產”,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從農民生活、農村產業、村莊田園融合3個方面綜合考慮,積極探索富民花卉新產業,打造美麗鄉村花園式新環境。
在沙仁村鄉村振興建設項目中,鄉村花園的營造不僅能成為鄉村宜居環境打造的亮點,也能在鄉村花卉產業發展、農民致富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帶動作用。本文從園林植物的選擇及應用角度,對鄉村花園在營造宜居環境、促進產業發展和促進生活富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2 項目概況
項目總規劃面積約為144.66 hm2,以沙仁村為主,輻射龍門崗村和上沙仁村。鄉村花園位于沙仁村,占地面積約4000 m2。
沙仁村位于溧陽城區“十分鐘交通圈”,距離中關村產業園3 km,緊靠104國道與長深高速,通過溧陽著名旅游公路“1號公路”新天線與104國道相連,交通區位優越。
村莊依山而建、山城融合,擁有近郊稀缺的江南梯田肌理。村落內水塘遍布,水質清澈。水果品種豐富,主要有葡萄、櫻桃、梨、藍莓等,遍布房前屋后、路緣田埂。
3 項目背景
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背景下,充滿鄉愁的鄉村花園的營造,不僅能體現特色的鄉村景觀,還給鄉村居民營造一個花園式生態宜居環境,能極大地滿足村民的精神需求。花卉產業的延伸,更能給當地居民帶來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和就業機遇,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使村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沙仁村積極探索符合溧陽農村風貌、符合本地低山丘陵環境的鄉村花園,借用豐富的鄉土植物和適應溧陽氣候的新優植物,應用豐富的景觀營造手法,打造具有溧陽本地特色、充滿鄉愁的鄉村花園。
4 鄉村花園營造
4.1 場地分析
項目地塊現狀以碎塊狀菜園為主,現狀植物以常見果樹和蔬菜為主。現有植物有水杉、銀杏、櫸樹、廣玉蘭、梧桐、香樟、棕櫚、石楠等,果樹主要分布在田埂、路緣,有枇杷、櫻桃、棗樹、梨樹、石榴、桔子、柿子樹等。蔬菜種植面積小而散,有葉菜類、瓜果類、玉米、芋艿等。
地塊內有農田灌溉用淺水渠、三處水塘、水井一處,基本滿足日常用水處理。
4.2 設計理念
以沙仁村村落環境為背景,以鄉愁為主線,利用鄉土植物、可食植物、芳香植物,結合鄉村特有的水缸、石磨、石板、枯木、井圈、農具等景觀元素,帶給游客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重體驗和鄉愁記憶。讓游客重溫中國江南鄉村特有時空特色,成為村民及游客休閑旅游的公共活動空間。
4.3 花園分區設計及植物應用分析
4.3.1 花園分區設計
根據場地地形及現狀植物分布情況,按植物類型及功能分為六大主題區:果樹區、竹林區、蔬菜區、休憩區、芳香植物區、藥用植物區。
4.3.2 植物選擇及應用原則
鄉村花園營造時要充分考慮植物的選擇原則,做到適地適樹時還要兼顧景觀、效益、功能等基本原則,還要充分考慮鄉村的特殊性,充分考慮鄉土性和可持續性等原則。
4.3.2.1 適宜性原則
在選擇植物時,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活環境,選擇適合溧陽生活環境的植物,多選用鄉土樹種,既有利于植物良好生長,也可延續鄉村現有的風貌,展現鄉村的地域特色,體現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滿足人們回歸大自然的愿望[1]。因此,可多選擇適合鄉村特色的自然野趣、花期長、色彩豐富的觀賞植物。
4.3.2.2 景觀多樣性原則
利用植物的多樣性,通過豐富的營造手法,打造景觀多樣性,構造小型的生態系統,實現生態自給,展現季相景觀變化。打造春·繁花盛開,夏·綠樹成蔭,秋·紅果累累,冬·枝干蒼勁的四季景象。
4.3.2.3 功能性原則
在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的基礎上,花園的營造要綜合考慮花園的功能性,在不同的功能分區引用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如蔬菜、果樹、芳香植物、冬季觀果植物、水體凈化植物等。
4.3.2.4 景觀文化性原則
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文化含義,通過植物的配置可以體現某種特殊的文化含義。
4.3.2.5 亮點突出原則
在景觀的重要節點上,選用“帥靚植物”,打造靚麗景觀。選用葉色亮麗、常年或季節變化的色葉植物、花色豐富的植物、姿態優美的植物,營造繽紛多彩的景觀節點。
4.3.2.6 趣味性原則
為了增加花園的多重體驗,應用觀果樹種、食源樹種、營巢樹、喜棲樹種等,吸引鳥類采食、營巢、棲息等,在營造鳥語花香的景觀同時,增加動態互動效果。
4.3.3 花園分區設計
根據沙仁村鄉村環境和項目地特色,花園設計為六大功能區:珍菓園·果樹區、幽篁里·竹林區、東籬苑·蔬菜區、百草園·藥用植物區、沁心圃·芳香植物區、棲心地·休息區。
園區入口處以農村常用的水缸為容器,種植荷花,養殖觀賞魚,放置在入口區,取風荷迎賓之意;貫通全園的水系,選擇凈化水質、自然野趣的花菖蒲、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梭魚草等花卉,打造曲水流香之意境,點綴造型小橋,營造視覺亮點;花園圍墻種植藤本月季、宿根牽牛、意大利絡石、鐵線蓮等,營造七彩花墻。
4.3.3.1 珍菓園·果樹區—春花夏果、秋色冬姿
在原有桃樹、櫻桃、梨樹、枇杷、柿子樹等果樹的基礎上,增植兼具觀賞和食用價值的菲油果、藍莓、獼猴桃、石榴、山楂、楊梅等果樹,配置銀杏、烏桕等色葉樹和紫珠、毛核木、構骨、火棘、朱砂根、紅果金絲桃等觀果樹種,結合小品等做成藤架、廊道、園藝墻等,打造四季有景、豐富變化的果園景區。
4.3.3.2 幽篁里·竹林區—四季常青,歲寒三友為伴
對現有竹林進行梳理,清除過密植株,引種少量觀賞竹如金鑲玉竹、紫竹、剛竹、“龜甲”毛竹、菲黃竹等,增植麥冬、沿階草、蕨類等耐陰地被植物,以及八仙花、玉簪等耐陰花卉,營造幽靜的休閑空間。
4.3.3.3 東籬苑·蔬菜區—四季有菜,賞玩共享
應用常規蔬菜與觀賞蔬菜結合,制作瓜廊、菜架、蔬菜花壇、盆栽彩色蔬菜、水生蔬菜池,結合稻草人、蔬菜小品等設施,增加蔬菜種植區的景觀。常用的蔬菜有絲瓜、黃瓜、莧菜、紫葉甘藍、包心菜、空心菜、茄子、豇豆、辣椒、卷心菜等。
4.3.3.4 棲心地·休息區—休閑自得,修身養性
在花園中央,借用現有樹木及空間構建休憩空間,并利用鄉村現有的石磨、石墩、石凳、木段等原材料,與植物相結合,營造鄉村特色景觀。在休憩竹亭周邊,栽植凌霄、紫藤等爬藤植物營造花繁葉茂的陰涼休憩亭;在高大香樟、廣玉蘭、櫸樹等樹下,栽植“金邊”闊葉麥冬、大吳風草、一葉蘭無盡夏“八仙花”、白芨、石蒜等耐陰植物,設置秋千、吊床、搖椅等趣味休閑設施,營造寧靜優雅的林下休閑空間;在現有農用水井旁,栽植耐陰、耐濕的蕨,打造綠意盎然、禪意的威鹿景觀;園區配置細葉芒、斑葉芒、“五彩”絡石、蜀葵、常綠萱草、細莖針茅等草本植物,營造生態的自然景觀。
4.3.3.5 百草園·藥用植物區—藥食同享、賞學一體
根據場地條件,應用人們常見的兼具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植物,結合芳香花卉植物,設計“三葉草”形式的百草園。
園內打造的“葉脈”部分為生產管理及游客觀賞道路,步道上設置印有植物花紋的汀步;圍墻以木板為材料,木板上刻畫藥用植物圖案及介紹;園區內設有科普標識牌,供參觀學習之用。
可用的植物有,果實可入藥的木瓜、枇杷、金櫻子、山楂、云實、山茱萸、連翹、枸杞等;花及其他部位可入藥的紫藤、錦葵、木芙蓉、木槿、茉莉、迎春、曼陀羅等;全株可入藥的翻白草、紫金牛、過路黃、醉魚草、馬蹄金、十大功勞等;其他的可用藥用植物有牽牛、絡石、千里光等。
4.3.3.6 沁心圃·芳香植物區—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芳香植物不僅有悅人的香氣,還有凈化美化、驅蚊招蝶、醫療保健等作用[2]。芳香植物的景觀特性可以概況為芳香之美和意境之美[3],在營造專類園區時,可充分利用芳香植物、蜜源植物,營造蝶飛蜂舞的自然生態花園景觀,常用的葉香類植物有黃金香柳、菲油果、匍匐迷迭香、香桃木、月桂、美國薄荷、深藍鼠尾草、“六山”荊芥、香茅草、石菖蒲等,花香類植物有香莢蒾、含笑、醉魚草、桂花、梅花、紫丁香、玉簪、山蠟梅、黃木香、梔子、濃香茉莉、艷山姜等。
5 植物文化應用分析
在中國人眼中,植物是感情和吉祥的化身,稱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月季為花后。櫸樹意為中舉,紫薇意為高官,石榴意味多子多福[4]。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文化含義,打造具有獨特文化的花園景觀。
說起鄉愁,最易讓人想起那一方故土,想起故土的母親,而萱草是農村常見的花卉,在我國又被稱為“母親花”,在許多文學作品中被賦予解憂、宜男多子、慈母等文化象征[5]。唐代詩人聶夷《游子行》詩云:“萱草生堂前,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門,不見萱草花”。詩中借萱草表達了古代中國母親深沉的愛及游子的感恩之情。由于萱草具有特殊花卉含義,自古就有很多經典的配置。萱草與石榴配植,這里萱草取之宜男之意,而石榴有多子多福之意,上層石榴、下層萱草,寓意“多子”。萱草、椿樹配植,萱草代表母親,椿樹代表父親,宋朝趙由濟曾在《譜樂歌》寫道“椿臺萱草,高堂可娛”,祝愿父母長壽。
在鄉村花園景觀營造的過程中,充分了解植物的文化寓意,對景觀的營造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6 花卉產業分析
以花卉休閑、花卉研學、花卉餐飲及衍生品等角度全面延伸產業鏈,充分挖掘花卉景觀產業潛能。
6.1 花卉休閑
通過營造主題鮮明、四季有景的鄉村花園景觀,改造本地居民院落打造花園式庭院,設計營造花園式民宿,打造賞、閑一體的花卉休閑場所。
結合法定節假日、周末等,每年不定期舉辦主題鮮明的花卉活動,形成周年性旅游活動。
6.2 花卉研學
利用花園內豐富的植物品種,開展植物教學。與中小學生室外自然課堂結合,在花園開展花卉科普、花藝學習、花卉種植繁育等自然教育活動。
并以花卉植物為原材料,開展趣味手工體驗活動如花卉拓印、寫生、書簽制作、壓花、創意盆栽、制作香囊、插花體驗、一米花園等,豐富自然體驗。
6.3 花卉餐飲
結合花卉生產,種植可賞可食花卉,使花卉生產與餐飲業態融合,發展以花卉為主要特色原材料的花卉餐飲及產品加工(表1)。
6.4 衍生產品
發展花卉衍生產品加工銷售,以鮮花為素材,發展切花產品、干花產品、花食產品等花卉衍生產品,成為鄉村旅游的特色伴手禮。如百合、玫瑰切花,桃花、玫瑰花餅,玫瑰花醬、桃花花醬,玫瑰永生花等。
7 結語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打造宜居的鄉村環境,營造特色的鄉村花園,需要以獨特的村落景觀為背景,從植物的景觀性、適應性、文化性、產業化等方面綜合考慮。沙仁村鄉村花園的建造,以鄉愁為主題,充分利用植物和鄉村元素營造一個全新的景觀環境,給村民和游客帶來充分的休閑空間,不僅給村民和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更能增加本地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參考文獻:
[1]顧奇霞.試論鄉村旅游景觀中植物的應用[J].現代園林,2017(9):120.
[2]張潘華,夏夢媛.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5(6):59~62.
[3]張俊霞,臧德奎.芳香植物的園林應用[J].現代園林,2015,12(10):750~755.
[4]周武忠.園林植物配置[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5]高尚杰.論古代詠萱詩賦的形象書寫及其主題表達[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7,38(1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