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樂
摘 要:高職院校輔導員是承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作為一名高職院校輔導員,我們不僅要講求做事的效率,更要講究做事的方法與藝術,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能夠更好地推動學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目標完成。本文將從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價值觀引領、秉承“張弛有度,寬嚴相濟”學生管理工作原則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輔導員工作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方法
一、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作為輔導員,首先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只有當學生信任我們時,我們所說的話才能被學生所信服,我們下達的任務學生才能高效地去完成。因此,我們要努力提升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
1.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現在的高職院校輔導員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研究生學歷,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所“崇拜”的不僅是高學歷,更是淵博的學識。當代的大學生求知欲、探索欲不斷增強,他們不單單滿足于課堂所學,更對其他領域的知識感興趣,因此,我們也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來幫助學生答疑解惑,解決學業問題,指導學生做好人生規劃,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
2.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人格魅力不僅可以吸引人愿意與之交往,在做學生工作時,也可以影響身邊的學生。我們要以身作則,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保持沉著、冷靜的態度,不要情緒化,在學生面前保持教師應有的優雅形象。開班會,與學生約定時間,就一定要做到準時守時,為學生做好榜樣,用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3.主動了解學生。要做好學生工作首先要了解學生,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與學生們打成一片,比如微信、QQ、抖音、微博等等,通過這些社交軟件我可以了解學生的生活動態、思想動態,與其互動加深彼此之間的情感,有利于學生工作順利開展。
4.在日常生活中關愛學生。作為輔導員,我時刻不忘初心,耐心、愛心、責任心始終貫穿于學生工作過程中。在日常管理中,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特殊群體,比如,心理脆弱、家庭經濟困難、離異、孤兒家庭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注與愛護,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并做好記錄。遇到問題,我首先不是批評學生,而是采取同理心的方式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如此,學生不再把我當成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而是愿意與我敞開心扉,共同解決問題。
5.定期走訪學生宿舍,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工作中最令輔導員苦惱的便是宿舍矛盾問題,天南地北的學生住在一起,因生活習慣不同最容易產生矛盾,輕則發生口角,重則大打出手。所以,經常性的走訪宿舍,在走訪中通過觀察學生在宿舍的狀態,與學生交談,能夠及時發現學生之間的矛盾,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興趣愛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注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價值觀引領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輔導員的首要任務。在日常工作中,首先我們要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誠信教育、社會擔當與責任意識融入到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力求空洞的說教,通過各種各樣的班會形式、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將理想信念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滲透到學生心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將其內化于心。
1.開展活動,寓教于樂。比如,在開展班會、班級活動方面,我會將自己在心理培訓,素質拓展培訓中學到的一些知識、技巧、活動內容運用到學生活動中來,讓學生樂于接受,認同。通過實踐,我發現學生在活動中體會道理,比直接在班會上輔導員一言堂地講效果明顯很多。
2.講故事,分享案例。每次的班會課,都要設定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進行討論,總結。班會主題可以是最近的熱點問題,身邊發生的熱點事件或者是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同時,輔導員可以向學生講述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小故事和案例來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予以引導,使學生能夠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理性看待問題。
3.樹榜樣,勤勵志。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青年人熱血沸騰,青年人朝氣蓬勃,他們需要榜樣的引導與激勵。除了電視銀幕上那些先鋒模范人物,我們還可以挖掘身邊的優秀人物事跡,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經常邀請一些年級中德育和智育同樣優秀的學生來給大家分享自己學習、生活的心得,利用朋輩榜樣的力量來影響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三、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秉承“寬嚴相濟、張弛有度”的原則
管理是一門藝術,做學生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學生管理是一門人與人打交道的藝術,它不僅需要作為輔導員的管理者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還需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做輔導員久了會發現,有的輔導員對學生特別嚴格,平時不茍言笑,學生往往是敬而遠之,這樣很難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利于掌握班級情況;相反,有些剛畢業的輔導員,和學生年齡相仿,平時和學生姐姐妹妹的稱呼,沒有師生界限,導致輔導員說什么學生都覺得沒所謂,即便是批評,學生也當是開玩笑,不疼不癢,久而久之,班級沒有規矩約束,很難管理。以上二者皆不可取,那么我采取一種“寬嚴相濟、張弛有度”的管理方式。
1.嚴格制度管理。要管理好班級,做好三風建設,制度是核心。根據學生手冊管理規定,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班級管理方案,對于不遵守班規的同學適當采取懲罰措施,人人都要遵守,沒有例外。輔導員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樣的管理才能讓學生從心里遵從。
2.靈活處理學生問題。遇到特殊學生問題,在不違反大原則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適度靈活的處理問題。在我曾經的工作中,遇到一件事,一個學生逃課了,當紀律委員跟我報告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第一時間聯系了這名學生,但學生并沒有接聽我的電話,然后我在QQ上給她留言,她回復了我的消息說心情很糟糕,當時外面下著雨,她一個人在高鐵站里坐著,我不斷的安慰她,同時確定她是安全的,試探性地說要給她去送雨傘,她說不用。在QQ上我足足與她聊了三個多小時,最后她告訴我她想回學校來找我聊聊,我終于松了一口氣。當我得知她逃課的理由是父親出軌,而母親選擇原諒讓她不能理解時,我耐心地傾聽、開導,在她流淚時,我輕輕拍拍她的肩膀,最后她跟我道歉,說不應該逃課,并保證下次無論什么原因都要事先請假,不讓老師擔心。試想如果我不問原因,直接劈頭蓋臉地指責她逃課,在她當時的心境下,她一定對我也是懷有敵意的,而且不會對我敞開心扉,更不會承認錯誤。正是因為她感受到了我的關懷,感受到了我的理解,才放下戒備。從那以后這位女孩兒很喜歡和我聊天,也不時地發信息給我表示感謝。我想這種管理方式是有溫度的,也是學生所喜歡的。
曾經網上有段子調侃輔導員的工作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兩眼一閉,提高警惕”,的確,輔導員的工作千頭萬緒,瑣碎無比,但我依然熱愛這份職業,堅守當初選擇輔導員這一職業時的初心,力求用愛澆灌這些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用“藝術”點亮他們人生的燈塔!
參考文獻
[1] 劉亞翠.基于思想分析的輔導員談心談話工作的方法論探析.《文教資料》[J] 2019年第25期106-107,134共3頁。
[2] 林海.淺談高校輔導員工作方法.《黑龍江科學》[J]2014年第8期92-92,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