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騰



摘要:為掌握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生長的影響,開展了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胸徑、樹高、材積與生物量等生長指標的影響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①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胸徑、樹高、材積與生物量等生長指標的影響均存在顯著差異;②各生長指標均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每株施肥量為250 g的胸徑、樹高、材積與生物量分別為8.33 cm、6.23 m、0.0189 m3與33.5197 kg,分別是對照組(每株施肥量為0 g)的1.38 、1.57、2.82與1.22倍;③施肥能有效地促進杉木人工林的生長,且施肥量越大越好。因此,綜合考慮,杉木實生苗造林后,可用開明穴施肥的方式,每株施放 250 g復合肥的施肥方式進行經營管理,可獲得相對比較好的生長效益。
關鍵詞:施肥量;胸徑;樹高;材積;生物量;杉木
中圖分類號:S79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159-03
1 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為華南地區主要的造林樹種,同時也是我國主要的速生用材樹種之一,具有生長快、材質好、產量高等特點[1~3]。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市場對木材需求量不斷加大,因此,我國杉木人工林的種植面積也相應在不斷增加[4]。杉木人工林傳統的多代連栽易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而杉木人工林對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較高,此矛盾已被人工林經營管理及科研工作者高度重視[5,6]。施肥是培育優質苗木的關鍵技術措施,也是解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問題的有效方式,科學合理的施肥可有效促進苗木生長以及改善苗木質量[7]。然而,不合理的施肥會浪費肥料或污染環境[8]。當前對杉木人工林生長的研究報道較少系統比較不同施肥量對其生長的影響,因此,本研究開展了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的胸徑、樹高、材積以及生物量的影響研究,旨在為杉木人工林的經營管理實踐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寧化縣湖村鎮諶坑村,43林班1大班7(1)小班,面積67畝。地理坐標為北緯26°30′9″,東經116°7′91″,海拔518 ~ 579 m,坡度22°,屬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年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7.7 ℃,年均日照時數1600 h,無霜期285 d,年降雨量1700 ~ 180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78%以上。試驗地土壤為山地紅壤,立地質量等級Ⅱ級。
2.2 試驗方法
2014年2月選用一年生杉木良種實生苗(種源為順昌洋口林場三代良種),地徑0.35 cm以上、苗高25 cm以上的合格苗木以株行距為5×6(尺)及挖暗穴的方式在試驗樣地造林。選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的方法,共設置4個處理組和1個對照組(CK),每個處理組和對照組均設置3次重復(標準地),每個標準地400 m2,同時每個標準地之間設置5行的間隔行為保護行,共設置15個標準地,每個重復隨機抽樣調查30株。造林后7 d在4個處理組分別施復合肥料(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 g/株、150g/株與250g/株。施肥方式為在穴位上方距苗木10 cm處開一條長20 cm、寬10 cm、深5 cm的施肥溝,將復合肥均勻的撒在施肥溝內,而后施肥溝滿土。2019年10月對各個標準地進行每木檢尺,測量并記錄樣地內各單株的胸徑(D)和樹高(H)[9]。
2.3 數據計算與分析
杉木單株生物量根據王俊鴻等[10]生物量測定模型方法進行計算,生物量計算公式:Y = 0.198D5.214H-3.247,式中Y為生物量,D、H 分別為胸徑和樹高[10]。按照福建省二元立木材積公式,單株材積計算公式:V=0.5806×10-4×D1.955335×H0.894033,式中V為單株材積,D、H 為胸徑和樹高[11]。胸徑、樹高與材積的平均值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軟件進行處理。單因素方差分析(One - Way ANOVA)與多重比較(LSD Duncan)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胸徑生長的影響
由圖1可知,經方差分析與多重比較,與對照組(CK)相比,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胸徑生長的影響存在極顯著差異(F = 439.068,P< 0.001)。杉木人工林胸徑生長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單株施肥量為250 g的胸徑平均值最大,為8.33 cm(圖1)。單株施肥量為50 g、150 g與250 g的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胸徑平均值分別是對照組(施肥量0 g)的1.18、1.25與1.38 倍。結果表明,施肥對杉木人工林幼林胸徑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3.2 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樹高生長的影響
經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可知:與對照組(CK)相比,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樹高生長的影響存在極顯著差異(F=352.713,P<0.001)(圖2)。
杉木人工林樹高生長也存在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規律,其中單株施肥量為250 g的樹高平均值最大,為6.23 m。單株施肥量為50 g、150 g與250 g的杉木人工林幼林的樹高平均值分別是對照組(施肥量0 g)的1.28、1.37與1.57 倍。結果表明,施肥對杉木人工林幼林樹高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3.3 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材積增長的影響
由方差分析與多重比較可得: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材積增長的影響存在極顯著差異(F=434.423,P<0.001)(圖3),且杉木人工林幼林材積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單株施肥量為250 g的材積平均值最大,為0.0189 m3。單株施肥量為50 g、150 g與250 g的杉木人工林幼林的材積平均值分別比對照組(施肥量0 g)增加了74.63%、105.97%與182.09%。結果表明,施肥對杉木人工林幼林材積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3.4 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生物量積累的影響
由圖 4可知,由方差分析與多重比較可得,除單株施肥量50 g處理組外,其它各施肥處理組均能增加杉木人工林幼林生物量的積累,生物量平均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CK)(F=13.119,P<0.001)。
杉木人工林幼林生物量積累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單株施肥量為250 g的生物量平均值最大,為33.5197 kg。單株施肥量為50 g、150 g與250 g的杉木人工林幼林的生物量平均值分別比對照組(施肥量0 g)增加了4.29%、8.53%與7.70%。結果表明,施肥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生物量的積累有促進作用。
4 結論與討論
胸徑、樹高、材積與生物量均是杉木大徑材培育的主要評價指標,肥料是杉木人工林營林管理措施中極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施肥可極大促進杉木幼林的生長與發育[12~13]。傳統施肥理論認為施肥應在造林4個月后,但實際生產中,福建地區2月份造林,4個月后正值夏季6月,此時雨水匱乏,或到秋冬季干旱,施肥無法溶解,不利于根系吸收,因此,在本研究中,選在造林后7 d進行施肥,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不同施肥量處理組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胸徑、樹高、材積與生物量的增長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這些結果與林文龍、鄭增祿等人關于施肥對杉木人工林生長的影響的研究報道一致[14,15]。本研究結果表明,施肥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幼林的生長。
本研究的結果與黃永華2020年研究的不同施肥量 500~2000 g/株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生長的影響的結果類似,結果均表明施肥能有效地促進杉木人工林的生長且施肥量越大越好[16]。但本研究最大施肥量僅為250 g/株,因此,今后可系統開展更多施肥量梯度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生長的影響,以期獲得最適宜的施肥量。此外,本研究僅開展了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生長的影響,今后應該開展更多因素對杉木人工林幼林生長的綜合影響,如施肥方式(基肥、追肥或傳統施肥、指數施肥)、肥料類型、林地條件、種苗品種以及密度等,因為杉木人工林的生長會受到立地條件、氣候、苗木質量以及經營措施等多因素的影響[17]。
單一林分因子很難確定合理的施肥方法,本文通過分析胸徑、樹高、材積與生物量等4個林分因子,綜合獲得杉木實生苗造林后,可用開暗穴施肥的方式,施放 250 g/株復合肥的施肥方式進行經營管理,可獲得相對比較好的生長效益。同時由于施肥方法工序簡單且用工較少,因此適宜被推廣參考,從而為人工林營造與經營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指導依據。
參考文獻:
[1]吳中倫.杉木[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4.
[2]相聰偉.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數方程的研究[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0.
[3]洪菊生,陳伯望.試論杉木無性系選育策略[J]. 世界林業研究,1993,6(3):86~91.
[4]曾志光, 肖復明, 沈彩周, 等. 江西省優質速生杉木無性系選育研究[J]. 林業科學研究, 2006, 19 (5): 561~566.
[5]俞新妥. 杉木林地力衰退問題的研究與對策[J].內蒙古林業科技,1990( 9) : 1~2.
[6]楊承棟.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機制及其防治措施[J].世界林業研究,1997( 4) : 34~39.
[7]Manter D K, Kavanagh K L, Rose C L, et al. Growth response of Douglas-fir seedlings to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mportance of Rubisco activation state and respiration rates[J]. Tree Physiology, 2005, 25 (8): 1015~1021.
[8]巨曉棠, 谷保靜. 我國農田氮肥施用現狀、問題及趨勢[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14, 20 (4): 783~795.
[9]黃欽忠.不同坡位8年生厚樸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J]. 江西林業科技,2010,13(6): 16~18.
[10]王俊鴻,吳鵬飛,周麗麗, 等.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產力研究進展[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3) : 36~40.
[11]鄒圭碧. 26 年生紅錐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J]. 安徽農學通報,2019,25(11):67~70.
[12]吳應齊,胡青素,馬海泉, 等. 杉木大徑材培育效果試驗與分析[J]. 華東森林經理,2015,29(1):1~5.
[13]浙江省林業局.杉木大徑材培育技術規程:DB 33/T 827-2011[S].杭州:浙江省林業局,2011.
[14]林文龍. 不同施肥方式對杉木幼林生長的影響[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7):76~78.
[15]鄭增祿. 不同施肥方式對杉木與火力楠混交林的影響[J]. 鄉村科技,2020(1):78~80.
[16]黃永華. 不同施肥量對杉木中齡林分生長的影響[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59~61.
[17]張志才,鄭 宏,方揚輝.強化措施科學培育扎實推進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J].福建林業,2014(7):8~10.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of Young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Zhang Qiteng
(Forestry Bureau of Ninghua County, Sanming City, Ninghua, Fujian 365400, 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grasp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indexes of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tree height, volume and biomas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①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indexes of DBH, tree height, volume and biomas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②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indexe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he growth index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ertilization, among which the DBH, tree height, volume and biomass of each plant with fertilization of 250 g were 8.33 cm, 6.23 m,0.0189 m3 and 33.5197 kg,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1.38, 1.57, 2.82 and 1.22 times of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each plant with fertilization of 0 g). ③ fertiliz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the larger the fertilization, the better effect Therefore, through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after afforest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eedlings, the method of dark hole fertilization can be used, and each plant is applied with 250g compound fertilizer for management.So relatively good growth benefits can be obtain.
Key words: fertilization; DBH; tree height; volume; biomas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