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志
摘要:指出了老廠鄉地處曲靖市北,與昭通市巧家縣接壤,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生態公益林保護與農村能源建設的順利實施,境內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明顯提高,給森林防滅火工作也帶來了十分嚴峻的考驗。分析了目前老廠森林火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通過科技手段加強對森林火災的預防機制,建立完善的火災預防措施,加強保護森林資源意識的宣傳,積極開展森林防火與救火的基本知識普及,用專業的科學技術將火災預防手段做到細化,用完善的防火宣傳行為提升人們的防火意識與救火能力。
關鍵詞:森林防火;措施;老廠鄉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151-02
1 引言
森林火災的發生不僅直接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更會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有效地利用科學的森林防火措施,降低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與環境破壞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老廠鄉距會澤縣城33 km,距曲靖市258 km,東與五星鄉接壤,西北與昭通市巧縣蒙姑鄉交界,南與娜姑鎮相連。國土面積16168 hm2,林地面積10440.7 hm2,有林地面積10175.9 hm2,林木蓄積497820 m3,森林覆蓋率43.81%,年平均氣溫12.8 ℃,年平均降雨量均為827 mm,無霜期213 d,全鄉東高西低,東部海拔2000~2700 m,西部海拔1500~2200 m,平均海拔2350 m,轄13個村委會124個村民小組,現有天保工程護林員44名,生態護林員259名。
2 森林防火現狀
近年來,老廠鄉森林防火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森林防火方針,層層落實防火責任,加強宣傳、火源管理,實行值帶班制,加快隊伍建設,加強物資儲備,加大案件查處力度,使全民防火意識不斷提高,防火組織體系逐漸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森林防火預防及撲救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預防了森林火災的發生,取得了連續35年無森林火災的好成績,但是森林防火仍處于較低水平,火災發生頻率仍時有發生。
3 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火源管控難度大
老廠鄉林區和村莊交錯,農民的防火意識不強,沒有在群眾中形成全民防火全民救火的風氣,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小孩玩火、老人隨意丟棄煙頭引發火災的情況時有發生。村民存在亂堆放柴草,隨意燃燒田埂的雜草、秸稈等情況,不按照規定用火,尤其是在節日燃放炮竹、清明前后祭祖燒紙等都有可能引發火災。隨著林區防火通道等交通網的豐富,林區人員越來越多,野外用火監管難度增大。受氣候條件影響,尤其是到了冬季,降水少,落葉多,干旱、大風、少雨的高火險天氣,對森林防火非常不利,增加了發生火災的隱患。
3.2 森林中可燃物較多
隨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造林項目的大量實施,林業經濟發展很快,森林面積、蓄積都逐年上升,林分質量有很大的提高。同時,隨著群眾生活條件不斷提高,群眾砍柴、割草的較少,林下植被也不斷豐富,樹木落葉、枯枝較多,林內可燃物長期積累,枯枝樹葉疊層增厚,有些地方厚度可達50~60? cm,柴草也長滿了林間的山路,為火災的發生提供了引燃物;林區也有不少的坡地,上面雜草叢生。
3.3 氣候條件
隨著全球性氣候的改變,極端惡劣的天氣逐漸增多,比如2019年曲靖大部分地方自進入防火期以來連續4個月沒有下雨、下雪,進入春天后長期出現大風天氣,就造成森林資源大面積受災,部分林地林木損失慘重,林內可燃物迅速增厚,使森林火險等級居高不下。
3.4 資金投入不夠
多年來老廠鄉森林防火工作開展,只能靠上級撥付的部分資金使用,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各種防火措施上投入不足,遇上大的火災更沒辦法撲救,從而無法做到有效控制森林火災。撲火隊伍建設達不到規范化,應急撲火人數較少,全鄉僅15人。撲火工具數量相對較少,而且多為二號工具,先進性的撲火工具較少。
3.5 防火基礎設施薄弱
很多林區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其至連通訊信號都沒有,火災信息傳達不出去,嚴重影響撲火指揮,一旦發生火災滅火器具無法快速運達,撲火人員無法快速反應,耽誤了滅火的最佳時機,導致火災蔓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有些防火通道由于建設落后長期缺乏維護,不僅無法發揮阻隔火勢的作用,甚至會變成火災發生的導火索。
3.6 防火組織力量薄弱、待遇低
老廠鄉林業工作站現有編制5人,在職在編5人,難以保障工作正常運轉,林業站人員工作任務較重,僅靠現有的人員難以確保森林防火檢查督促等管護工作開展到位。全鄉雖有護林員303名,但259名生態護林員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都不強。待遇方面生態護林員686元/月,天保護林員500元/月,僅靠護林員工資無以維持生計,無法脫產擔任護林員,無法全身心投入到森林防火中去,導致防火巡查不到位,火源管死難度大。
3.7 香、蠟、紙、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銷售泛濫
全鄉乃至全縣每年春節期間,大街小巷銷售香、蠟、紙、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在林緣林內上墳焚燒香、蠟、紙及燃放煙花爆竹祭掃十分頻繁,加之吸煙等多種引發山火的原因,導致山火防不勝防,火源管控困難。
4 對策措施
4.1 細化管理,健全森林防火體制
森林防火體制要進一步完善,落實防火責任制度,細化各項管理,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對不按制度執行的單位和個人要嚴肅處理。在森林防火期,要嚴格執行24 h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一旦出現火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建立健全森林火災追責制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完善火災應急預案,提升應對火災的能力,降低損失。只有通過完善森林防火制度,才可以使得具體的森林防火工作順利開展,提高工作效果,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幾率。
4.2 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群眾防火意識
為了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火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的發生,老廠鄉利用宣傳車、廣播、宣傳牌、橫幅、微信公眾號等媒介進行多形式、全方位、深層次的森林防火宣傳。深入村、組,發放森林防火戶主保證書張貼云南省人民政府防火命令份和防火戒嚴令,在人員流動量大的顯著路段書寫標語塊,制作固定宣傳標牌塊,張貼通告,懸掛森林防火宣傳旗子,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等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相關法律法規,力爭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充分營造全民參與、群防群管的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圍。
4.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老廠鄉現有林區防火通道12條,總計35 km,但是在很多火險等級高的林區還沒有修建防火通道或者隔離帶,下一步要爭取資金,增加資金投入,完善防火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交通便利。森林防火隊伍都要配備基礎的設備設施,如電話、交通工具等,有險情時快速反應。做好已經建好的防火通道以及隔離帶的維護,使其能夠有效地阻隔火勢的蔓延,減少火災帶來的經濟損失,保證其發揮長久預防及控制火災的作用。
4.4 加強火源管理,加大野外用火處罰力度
對每名護林員劃定責任片區,要求每個月出勤不得低于22 d,巡查時及時發現制止野外違規用火,對違規用火造成損失和一定影響的有由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對一般的違章用火,對違章人員進行經濟處罰。讓肇事者明白野外用火要小心,不然會付出代價,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野外用火的發生,遏制林火發生的勢態。
4.5 加強撲火隊伍建設
鄉成立一支15人的專職應急撲火隊伍,食宿全部在鄉林工站,全天24 d嚴陣以待,平時加強訓練,熟練掌握滅火工具的使用方法,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鄉成立由年輕干部職工組成的應急撲火隊伍40人,同時各村也建立一支應急撲火隊伍,以在家青壯年為基礎,每支隊伍人數大約20~30人,一旦發生火災,可以自覺上山撲火。定期對全鄉303名護林員進行防滅火理論及實踐培訓,豐富護林員防滅火知識的同時熟練掌握滅火工具,不管那個村發生火災,護林員作為中堅力量就近快速反應,有效控制森林火災。
4.6 加強防滅火物資儲備
積極籌集落實森林防火經費,確保防滅火物資儲備到位,適時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使其能滿足森林防火和救火的需要。確保鄉森林防火指揮中心電話,值、代班人員移動電話,電臺等通訊工具24 h暢通,森林消防車輛隨時在崗,除加油、修理外任何時候都不能駛離過轄區,撲火機具國產風力滅火機2臺,進口風力滅火機5臺,拖把300把,砍刀50把,手電筒200支,手套300雙,防火服70套、油鋸22臺、對講機16只、背水桶9支、滅火彈2箱等撲火裝備適時造冊登記。
森林可以調節空氣成分,保持空氣新鮮,還能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在維護生態平衡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火災對森林造成的破壞巨大,直接破壞了生態環境,預防森林火災迫在眉睫。森林是寶貴的自然資源財富,森林防火工作人員應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加強新技術整合,提高森林保護水平,防止發生森林火災。
參考文獻:
[1]會澤縣林業局.云南省會澤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報告[R].會澤:會澤縣林業局,2016.
[2]周玉宏.林業資源保護及森林防火管理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0(3):156,160.
[3]池海波.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技術研究[J].新農業,2020(1):44.
[4]會澤縣林業局.會澤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結余資金森林防火通道建設項目作業設計[R].會澤:會澤縣林業局,2016(6).
[5]會澤縣林業局.會澤縣老廠鄉老廠村公益林業管護站建設項目實施方案[R].會澤:會澤縣林業局,2016(4).
[6]會澤縣林業局.會澤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結余資金森林防火通道建設項目占用林地林木采伐設計[R].會澤:會澤縣林業局,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