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城杰
摘 要:伴隨著目前發展飛速的科學技術,我國現代化的一些企業在面對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等一些內外部的環境時,必須要對如何建立、維護修訂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針對性的深入研究。伴隨著目前這樣一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形成,經濟效益成為各個企業開展經濟活動的主要目標。在如今這樣一種新形勢的影響下,內部控制一定要更好地適應這一要求,同時還需要保證內部控制在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地發揮。本文主要就是從內部控制的角度入手,對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加強,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幫助。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管理;作用
內部控制,是目前我國的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構成元素,同時他也對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內部控制在企業的世紀虹做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能夠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夠發揮出最大限度的作用,使得企業自身市場競爭力能夠得到提升,這樣一來,企業也能夠得到一個更好地發展。因此,企業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同時還需要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使得內部控制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這樣就可以使得企業的健康發展得到制度和管理方面的保證。
一、內部控制的具體內容
對于企業而言,內部控制工作的展開主要就是針對各項經營管理工作而開展的一系列內部控制和管理工作[1]。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企業就是每一項活動展開的主要部分,內部主要是一種管理活動的外延,控制則是其中的主要內涵。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其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分別為:授權控制、財產安全控制、業務記錄控制、分工控制以及人員素質控制和書面文件控制這幾部分。接下來,就對以上控制內容進行逐一說明。授權控制主要指的就是一些不同級別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在獲得企業授權之后可以適當地對企業內部管理工作及業務作出處理;而財產安全控制,主要指的就是針對企業物資以及財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進行有效地控制;業務記錄控制,指的就是在工作過程中對企業中的經濟活動做出的相關業務記錄進行控制,主要針對其真實性和及時性開展有效控制;分工控制,主要指的就是企業在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對每一項經營業務進行公共的處理;另外就是人員素質控制和書面文件控制,人員素質控制和書面文件控制主要指的就是從企業的規章制度、各項書面文件和企業員工的基本素質等級和方面出發來開展管理控制工作[2]。企業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加強以上內容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自身管理更加完善,同時也能夠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對于企業而言,其發展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獲利,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展開同樣也是為了尋求企業發展的利潤最大化。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企業自身還會對自身技術和資本等多個方面進行及時的優化和控制,使得各項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同時還可以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一般情況下,處于企業自身的一些系統被稱為內部,而處于企業系統之外的則為環境。內部控制主要就是針對企業自身的系統展開的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系統內開展一種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使得企業內部各個崗位工作人員之間形成一種強有力的互相約束力[3]。在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內控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內部監督和溝通交流其實是其中主要的控制要素。
二、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特征
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首先一定要保證自身具備的特征能夠使得管理人員能夠完善出一系列更具針對性的控制管理措施。同時還能夠根據這樣的一些特征來強化出內部控制的主要作用,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意義能夠進一步的得到實現[4]。通常情況下,內部控制的特征主要分為以下幾部分:首先,內部控制自身就屬于一種管理活動。而之所以內部控制會被稱之為管理活動,是因為其自身就是來源于對企業的風險防控開展的管理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的內部控制已經由原先的靜態管理轉變為了動態管理。從最初的糾錯、防范舞弊以及約束等目的已經逐漸轉變為維護企業經營發展的可靠性與穩定性。通過以上內容來保障企業的發展和進步。除此之外,內部控制在本質上其實還是為了保障企業經營目標能夠得以實現[5]。企業在整個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每一項日常工作的開展都是與其內部控制緊密聯系的,可以說內部控制就是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內部控制的有效展開可以使得企業的原定的各項目標能夠得到順利的實現,同時還可以保障企業內部的各項職權能夠像話制約,持續平衡的狀態。再者,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其實是與會計的審計工作緊密聯系的。對于企業而言,會計審計工作和內部控制工作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關系。同時,會計審計還能夠有效促進內部控制工作中的查漏補缺工作。一種科學有效的會計審計是需要與內部控制緊密結合的。
三、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內部控制工作是一種可以協調企業各項活動的工作,同時也可以實現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保證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能夠得到充分的反應和監督,保證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夠實現預期的目標。
(一)內部控制可以協調企業的各項活動
對于企業而言,其整個生產經營管理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生產經營的整體,每一個部門各相關工作人員的活動也應該是在整體性的基礎上展開的[6]。所以,想要促進這一工作的效果,首先就需要加強各個層面的協調性,保證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夠得到促進,在企業中實施內部控制還可以更好地完成這一目標,使得整個企業能夠得到協調與優化。比如:會計預算系統就能夠使得會計計算工具得到充分地利用,同時還可以制定出相應的各級預算體系,然后再借助信息上存在的優勢建立出一種相關的制度和程序。
(二)內部控制可以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制約
為了能夠促進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就必須要要求在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不同部門和工作人員之間一定要達成一種較好的協調關系,同時還必須要求企業采取多種措施來保證既定方案的有效推行。為此,企業還需要制定一定的發展規則,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一些各部門不配合的問題得到有效地避免。以上問題的實現就完全可以采取內部控制來使其得到實現。
(三)通過內部控制充分反映監督企業的經營活動
對于企業而言,內部控制的主要作用主要就是借助會計信息的運用來實現的,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使得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能夠得到有效的反映和監督。企業在整個經營過程中還需要針對具體的項目來創建出相對有效的預算體系,然后可以通過分析企業各項預算體系的完成狀況來判斷出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充分展開,最終還可以將其與企業最終經營目標進行對比和分析,觀察在這其中是否存在一些隔離企業內部控制行為的存在,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企業的各項活動能夠進行有效的檢查和監督。通過以上檢查和監督活動可以及時地發現一些不利于企業整體目標實現的行為,同時還可以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企業的領導人員做出最準確的經營策略。
(四)通過內部控制實現預防與糾正作用
在企業的整個管理過程中還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內部控制來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及時地糾正,同時還可以避免一些不良行為的發生,幫助企業規避了一些不良影響的出現,除此之外,還可以按照嚴格的法律法規及時發現企業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執行內部控制可以為企業的經營起到一種良好的預見性,保證對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些行為特點充分的熟悉,從而避免一些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和問題。比如在針對業務量的分配過程中要求對其中不同的部門和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分配。與此同時還需要要求內部控制體系要具備一種加時發現企業經營偏差的能力。保證企業經營活動能夠得到及時地糾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也變得越來越明顯。因此,為了能夠保證整個企業的管理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企業還應該加強對自身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來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的作用能夠得到發揮,使得企業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展開了分析,經過討論可知,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還是非常重要的,企業管理人員一定要加強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 譚黃芳.財務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中的價值研究[J].財經界,2020,(26):108-109.
[2] 王成娟.財務管理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作用[J].經營者,2020,34(16):165,167.
[3] 侯海霞.內部控制在建筑企業會計管理中的應用思考[J].投資與創業,2020,31(16):117-119,153.
[4] 張賢榮.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經營者,2020,34(14):58-59,150.
[5] 劉廣為.內部控制在企業招標管理中的實踐應用研究[J].經營者,2020,34(13):120,122.
[6] 嚴琦.基于全面預算管理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20,(18):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