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是教育大發展時期,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關注和重視,城鎮化建設正是幼兒園發展的契機。農村的民辦幼兒園承載著大部分學前兒童入園以及接受幼兒教育的任務,在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民辦幼兒園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同類處于城鎮化進程中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城鎮化;農村民辦幼兒園;對策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24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2013年安徽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基于城鎮化進程中的民辦幼兒園共同協調發展研究”(項目編號:SK2013A108)階段性成果。
1 引言
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經濟飛快發展,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鎮化建設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國務院出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明確提出城鎮化建設要“以人為本”,即城鎮化的實質就是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城鄉教育一體化[1]。要實現人的城鎮化,提高農民素質,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就必須大力發展教育。也就是說農村教育和城鎮化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從時間縱向來看,農村教育要在辦學條件、質量上不斷得以“現代化”;從橫向空間來看,農村教育要積極滿足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社會成員對其的多元需求。學前教育又是整個農村教育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截止2019年底,全國共有幼兒園28.12萬所,在園兒童4713.88萬人,其中民辦幼兒園己有17.32萬所,占幼兒園總數的62%,在園兒童2649.44萬人,占總在園兒童人數的56%[2]。民辦幼兒園的數量及其在園兒童人數占據了我國學前教育的半壁江山。當前,農村民辦幼兒教育迅速發展,增加了幼兒的受教育機會,拓寬了我國幼兒教育的投資渠道,滿足了家長對幼兒教育多樣化的需要,推動了幼兒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但是農村民辦幼兒園在發展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2 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問題
在農村幼兒教師隊伍中,由于教師沒有事業編制,教師流動頻繁,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比較差。大多數幼兒教師的學歷水平較低,多為待業青年、下崗人員、家庭主婦,他們大多數沒有幼兒教師資格證,從未接受過正規的學前教育專業培訓。由于幼兒園地處農村,并且是民辦幼兒園,很難吸引一些高素質的幼兒專業教師來園任教,農村民辦幼兒園中有一定專業能力的教師相當缺乏。同時,農村民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低于公辦園,農村民辦幼兒園在聘用教師時使用的是勞務合同,這種合同制的聘用形式也使得幼兒園和教師之間約束性弱、穩定性差。而且近幾年隨著錄取編制教師的條件逐漸放寬,每個鄉鎮的公辦幼兒園都能分配到事業編制指標,農村民辦幼兒園中一些能力較強的教師陸續考取了編制,進了公辦幼兒園。此外,幼兒園教師多為女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系也是她們難以解決的問題,一些教師特別是農村民辦園教師就會選擇放棄幼兒園的工作。
2.2 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問題
城鎮化的進程打破了城鄉二元格局,帶來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的契機。新型城鎮化建設,大量的農村幼兒園否定本土文化的價值,模仿城鎮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活動內容辦園特色。所有的這些,忽略了目前農村民辦幼兒園與城市幼兒園存在的差距。另外農村民辦園的師資力量相對較為薄弱,教師素質普遍較低,很多農村幼兒教師沒有接受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學習,所以無法吸收一些高難度的幼兒專業課程。當前農村民辦幼兒園還存在小學化傾向,課程內容以語文、數學等小學化的知識為主,主要表現在以課堂教學取代游戲作為教學形式;采用小學課程內容作為課程資源;采用小學化的管理制度來管理幼兒每日生活。現在很多農村小學都有學前班,大多都成為小學的預科班,這樣就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幼兒課程的小學化傾向。農村民辦幼兒園課程設置小學化傾向主要受傳統文化、生存環境、教育體制、教師專業素養等因素的影響[3]。
2.3 幼兒園的管理問題
農村民辦幼兒園大多數管理都不夠規范。一些幼兒園舉辦者和管理者本身的管理水平和專業水平有限,雖然她們能抓住一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努力提升自己,但管理水平遠遠達不到當今社會對幼兒園管理者的要求,缺乏對幼兒園長遠的規劃與發展目標,對教職工的專業培養也沒有明確的導向。雖然地方政府積極鼓勵和督促每一所幼兒園向更高一個臺階邁進,但也只是一推一動,不推不動。同時農村民辦幼兒園既是幼兒園又是企業,既要完成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也要擔負自負盈虧的生存責任,園長的綜合素質尤其重要。而大部分的園長都沒有參與正規的幼兒園園長培訓,園長的學歷和任職資格都達不到要求,普遍缺乏管理理論與實踐,無法根據幼兒身心的具體情況和自身的局限來制定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
3 促進農村民辦幼兒園發展的對策
3.1 地方政府要加大投資力度
學前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薄弱環節,需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統籌管理。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都強調應對公辦、民辦學前教育一視同仁,應當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將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建設納入新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優先新建、改建和擴建農村學前教育機構[4]。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都很重視。農村民辦幼兒園是幼兒教育體制改革中的一個新生事物,它的出現促進了辦園體制的多元化,滿足了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促進了幼兒教育的良性競爭和發展。政府應加大財政撥款興教力度,認真落實民辦幼兒園的辦學經費及人員編制,要動員政府和社會等多方資源,加強對貧困家庭、留守家庭幼兒入園資助力度,完善相關資助制度。對新建的民辦幼兒園,可按照基本建設有關程序申請貸款貼息。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每年應從民辦教育專項資金中安排一部分資金支持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發展。鄉鎮黨委、政府還可以以“項目帶動民辦幼兒教育發展”的方式把相關的項目交由鄉鎮民辦幼兒園去做,既調動了鄉鎮民辦幼兒園的積極性,又為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帶來部分專項發展資金。
3.2 加強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素質決定著幼兒教育質量的優劣,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將農村民辦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建設納入目標管理之中,建立比較完善的民辦幼兒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師的培訓考核機制,不斷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師的學歷水平和專業技能,以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需求。對于農村民辦幼兒園而言,只有以加強幼兒園教師素質為基礎,以保障幼兒教師合法權益為根基,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教學創造力。農村民辦幼兒園應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以及交流學習,建立相應的鼓勵機制,挖掘幼兒教師的自身潛力,努力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5]。另外,農村民辦幼兒園也應該重視教師待遇以及福利的落實,應逐步建立一種確保教師穩定的管理機制,建立一套利于教師穩定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保障薪資待遇的前提下,為教師創設多種進修培訓機會,滿足教師不斷進取的需求,以促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的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防止教師資源流失,從而保證民辦幼兒園健康、持續發展。
3.3 開發農村民辦幼兒園園本特色課程
園本課程是幼兒園基于本園的地理環境、生源質量、師資水平等發展基礎和現實,著眼于幼兒園課程的傳承和發展,規劃幼兒園的課程實施。當前,針對城鎮化民辦園存在片面追求“城鎮化”的問題,園長可以通過與教師一起探討課程的適用性和合理性,結合當地幼兒當前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充分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開發具有自己幼兒園的特色的園本課程[6]。一是充分利用當地教育資源。農村民辦幼兒園可以利用農村原生態這一環境優勢,帶領幼兒親近自然,參觀蔬菜大棚、特色養殖等,讓幼兒通過感官感受植物的生長、四季的變化,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二是在課程中加入當地的風俗習慣、人文歷史、民間文化等,將幼兒的實際與課程內容聯系,以幼兒生活體驗為基點進行選材,以充分開發幼兒教育資源。比如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幼兒園可以舉辦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月餅,不僅增進能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感情,還能培養幼兒的藝術和創造能力。三是考慮到經濟實用性,結合教材利用當地的自然材料和廢舊材料進行玩教具的開發。比如,可以將沙包、廢輪胎、草墊子等作為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玩教具,利用植物種子、雞蛋殼、雪糕棍、糖紙、小石頭等作為區域活動玩教具,可以將廢棄飲料瓶、樹葉、廢報紙等作為創造性游戲玩教具。
3.4 完善農村民辦幼兒園自我管理
農村民辦幼兒園在發展過程中,應該進一步完善自身建設及內在管理制度,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幼兒園所涉及的管理內容較為廣泛,只有不斷完善自我,才能保證自身的可持續發展[7]。一是管理者應提升管理水平,保證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有方向,有目標。園長作為幼兒園的直接管理人,要系統學習幼兒園管理知識,提高管理水平,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帶領、引導和影響全園教職工積極主動投身到幼兒園發展建設中來,共同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要借鑒其他示范園所的辦學經驗,結合實際,勇于創新,大膽探索鄉鎮民辦幼兒園發展的道路。二是要不斷完善制度建設,確保幼兒園的管理有制度保障。農村民辦幼兒園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合理、合法、合情的規章制度,并加強相關制度落實,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崗位有章可循,確保管理科學化,為農村民辦幼兒園有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規范收費制度,確保幼兒園收費合理、透明。要嚴格按照政府對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收取保教費,杜絕亂收費、重復收費現象出現,并定期向幼兒家長公示,接受家長的監督,確保收費公開、透明化。
4 結語
新時代國家正在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在這一進程中,面對農村及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所出現的種種問題,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發展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從各方面,多角度予以綜合考慮,從法律上、制度上整體把握,才能夠標本兼治,才能夠構建真正的和諧社會,才能真正解決農村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課程設置、管理水平中出現的問題,民辦幼兒園才能抓住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機遇,縮小與城市幼兒園的差距,真正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LEB/OL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
[3]李少元.城鎮化對農村教育發展的挑戰[J].中國教育學刊,2003(1).
[4]烏仔巧飛.人的城鎮化及其實現路徑研究[J].求實,2015(2).
[5]田夏彪.迷失與方向:農村教育城鎮化轉型誤區的突圍「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5(25).
[6]陶金玲.民辦幼兒園管理概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7]顧朝林.省域城鎮化戰略規劃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戚海燕(1973-),女,副教授,蚌埠學院文學與教育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學期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