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莎 陳佳浩
摘 要:路基是公路中重要的部分,能夠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提高公路的整體經濟效益。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填石路基技術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對施工步驟進行控制,有效提高填石路基的施工質量,促進公路工程事業的進步。
關鍵詞: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技術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304
填石路基具有設備簡便、材料易取、效果明顯等特點,在不同地區公路路基填筑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實際施工中,可以選擇大粒徑的材料,與實際情況相互結合,增強填筑的密實性,保障公路工程的最終質量。較大粒徑的碎石在相互摩擦的過程中,相互間會產生一定的粘接力,穩固路基,以提升整體的施工效果,達到施工的標準。
1 填石路基特點和質量要求
1)填石路基特點。(1)工程量大且工期長。公路工程建設需要消耗較多的時間,同時,路基消耗時間占比最大,這是因為施工范圍廣,施工項目多。石料的采集和運輸過程,都需要消耗較長的時間,夯實施工步驟較細,路基建設會耗費大量的施工成本。因此,施工單位應嚴格分析實際成本支出,將此作為重要內容,在規定工期內完成施工工作,增加施工單位的實際收益。(2)夯實工作具有重復性。路基施工中,重復施工是難免的,比如,對于明顯的凹坑處,必須填充和夯實多次,與設計需求相滿足,實現路基平整度的達標。重復作業的目的在于連續穩定的施工,保障路基工程質量,但是,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夯實不足、死角漏壓等現象,存在比較明顯的施工漏洞。因此,實際施工中,應加強監管和指導工作,嚴格控制施工人員,在規定工期內穩步施工,保障最終的施工質量。
2)填石路基質量要求。在實際施工中,使用的石料和石渣等混合料塊等尺度過大,因此,應嚴格控制其尺度,以層厚為基準,最大粒徑在2/3以內。同時,對于很多工程來講,往往采取分層填筑的方式,確定路基填筑層的厚度,一般在50cm以內,保證路基穩定性達標。選擇粉煤渣、礦石材料等強度較高的材料,控制其碾壓速度和時間,確定施工順序、施工方法、施工厚度、材料粒徑等,滿足工程整體設計要求。
2 項目介紹
某公路工程位于山區,全長為70km,實地勘察后發現,路基具有較大的開挖量,由于自然環境的影響,填筑要求較高,填方量較大。經過分析,最終決定使用填石路基施工技術,以提升地基的最終承載能力,滿足預期目標。
3 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
1)基底處理。路基基底處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公路后續工程施工,如果基底填筑不均會導致路面沉降等嚴重問題。由于路基填石的填料重量較大,因此在施工前做好填石路基的處理工作。在施工前應當對路基的承載力進行綜合測評,切實保證路基的穩定性,做到對路基承載力的嚴格控制,具體可以根據路基的填筑高度確定填石高度。在路基填石處理前還要清理表面雜物,應當控制好清除深度,并且按照操作規范對坑洼處進行回填,而且還要控制好路基底的松散土,做好基底的壓實工作,應當保證壓實度達到95%以上,對于黃泥土質還要進行特殊的回固處理,具體可以采用排水固結法、換填法等。為了避免填料發生遷移的現象,還要設置一定的過濾層,過渡層的通過率應當保持在15%左右。2)攤鋪施工材料。填料攤鋪水平直接影響公路工程的使用質量,在攤鋪作業前應當對攤鋪材料質量進行充分的檢查,防止因此攤鋪材料中存在膨脹性巖石造成路面問題。應當對石料的強度、吸水性等進行分析,保證攤鋪材料符合公路工程的要求。為了保證公路的平整度,有效的改善公路的受力情況,還要在填筑過程中滿足路床的施工需要,做到分層壓實處理,在填石路基施中時,當路床小于0.8m時應當保證填石材料的最大粒徑不大于015m,路床在5m以下時應當保證填石料的粒徑處在0.35m以內。3)填石路基整平。在填料攤鋪結束以后,因為機械很難保證局部細微處的攤鋪效果。所以,要重視人工整平,來確保施工的效果。研究人員認為,在填石路基平整工藝技術中,重要的是保證最大的石塊能夠處在每層的底部,而且那些細小的顆粒處于頂部,并且它能夠有效地填充不同的空間縫隙,來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在現實操作中,因為機械攤鋪之后路面會普遍地存在一些瑕疵部位,因此經常需要細料填充,這些都是需要人工進行整理的。這項工程的主要配置有,一臺推土機配2~4名施工人員。在施工工程中,對于塊徑比較大的碎石,應該就地挖坑,并將其大面朝上。可以將碎石高出平面的石料進行處理,如果這些石料不易處理,需要清除出場。從工程的經驗來看,大粒徑的碎石主要存在于路肩的位置,所以在施工工作中,應該將這個位置作為填石路基的重要位置,將位置作為填石路基整平的重要環節。4)路基壓實。填石路基的壓實控制主要目標在于提高路基的承載力,從而直接提高路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行壓實控制的因素較多,不僅要運用壓路基進行反復的循環工作,還要對碾壓后的厚度與填料中的水分等因素進行分析,路基壓實操作前應當進行工程整體規劃。為了控制好壓實質量,還要對壓路機的速度進行科學的控制,通常速度可以控制在1.5-2.5km/h,這樣的速范圍內進行反復5次碾壓,在碾壓過程中施工人員還要對填石路基的填料水分進行控制,從而最大提升壓實的施工質量,以保證達到高質量的壓實效果。
4 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控制
1)填石路基材料選擇。石料是填石路基施工中應用最多的原材料,一般情況下傾向于選擇粒徑較大、粘聚力較低的石料。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材料間的摩擦力較大,有效填補骨料之間的縫隙,最終提升路基的穩定性,保障路基的施工質量。另外,石料性能的有效發揮,能夠降低不均勻沉降現象,防止出現裂縫、凹陷或者強度不足等現象,提升路基的最終承載力。2)邊坡處理。在對邊坡進行處理時,也應滿足相關要求,充分考慮路基的整體穩定性,并對邊坡處理形式進行合理評估,具體的處理技術主要分為先碼后填或者先填后碼兩種。在路基施工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坡度縱橫的控制,使其達到相應的標準,并合理設置伸縮縫,以有效解決基底的轉換情況,從而起到明顯的緩沖效果。還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伸縮縫距離進行合理控制,為伸縮縫質量提供保障。在邊坡處理過程中,要求所用施工材料的強度超過30MPa,避免出現分化情況,還要對石料粒徑進行有效控制,不得超過30cm。3)地基排水處理。如果路基填料的粒徑較大,那么水分就會從路面向下滲透進入到地基內部。同時,地基附近一直存在地下水,地基就會受到雨水與地下水的沖擊,如果反復浸濕,地基就會失去穩定性,路基與路面也會受到破壞。所以,在對地基進行處理時,必須達到一定的排水要求,并使用砂礫石或片石加強透水層建設,高度達到30cm,從而提高路基透水性。通過透水層的合理使用,不僅能夠攔截雨水,還能起到引排的作用,促進水量排泄與疏散,以防止路基受到破壞。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公路建設過程中,路基施工是至關重要的,影響著路基質量。使用填石路基施工技術,能夠提升路基的堅固程度,保障公路整體的質量,實現公路經濟的發展。需要明確施工步驟,結合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對各階段施工工作進行控制,達到理想的填筑效果,滿足社會對公路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孫傳德,于喜兵.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中沖擊碾壓技術的應用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7(4):179.
[2]張曙光.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0,5(3):95-96.
[3]周志勇.公路工程高填方路段施工關鍵技術之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7(7):81.
[4]蔣賽,呂偉.淺析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卷宗,2017(2):117.
[5]黃華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研究[J].技術與市場,2020,27(1):177-178.
[6]李俊麗.公路工程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運用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