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露 王群明

摘 要:測定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中6個成分含量的方法,結果表明該方法操作簡便,結果準確,重復性好,可作為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中含量測定的檢測方法。
關鍵詞:HPLC;小二柴桂顆粒;成分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316
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是由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黃芩、白芍和蟬蛻7味藥材制備而成的中藥復方制劑,具有發汗解表、清里退熱之功效,臨床用于小兒外感發熱等癥。現行標準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含量測定項下僅以葛根中葛根素含量作為該制劑質量控制指標,未對方中君、臣藥材的柴胡、桂枝的活性成分含量進行質量控制。目前,對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的研究多是針對其與其他藥物在臨床上的聯合應用,但尚未有多種活性成分含量同時測定的研究報道。中藥復方制劑成分復雜,臨床療效的發揮是多種成分協同作用,多成分含量同時測定可以彌補單一成分對制劑質量控制的不足。為提高該制劑的質量控制水平,本研究建立了HPLC法同時測定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中6個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方法,為提高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的質量提供參考。
1 儀器與試藥
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在線脫氣裝置、自動進樣器、柱溫箱、DAD檢測器(用于各檢測成份波長的選擇);Shimadzu 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Shimadzu LC-20ATVP泵,Shimadzu SPD-20AVP 紫外檢測器,CTO-20A 柱溫箱,SIL-20A自動進樣器(用于方法學考察和含量測定)。Mettler AE 240天平,寧波科生儀器廠KS-300E超聲波清洗器。
葛根素對照品(批號110752-200912)、大豆苷對照品(批號111738-200501)、黃芩苷對照品(批號110715-201016,95.2%)、大豆苷元對照品(批號111502-200101)、桂皮醛對照品(批號111595-200604)和黃芩素對照品(批號111595-200604)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A、B廠家共12批樣品均為自購。甲醇、乙腈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磷酸為分析純。
2 方法與結果
1)溶液制備。(1)對照品儲備液及混合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各對照品適量,制成0.6200mg·mL-1葛根素對照品儲備液,0.2104mg·mL-1大豆苷對照品儲備液,0.5503mg·mL-1黃芩苷對照品儲備液,0.2076mg·mL-1大豆苷元對照品儲備液,0.01139mg·mL-1桂皮醛對照品儲備液,0.1996mg·mL-1黃芩素對照品儲備液。精密量取各對照品儲備液適量,制成含葛根素0.1240mg·mL-1、大豆苷0.04208mg·mL-1、黃芩苷0.05503mg·mL-1、大豆苷元0.02076mg·mL-1、桂皮醛0.004556mg·mL-1、黃芩素0.007984mg·mL-1的混合對照品溶液。(2)黃芩素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黃芩素對照品。儲備液2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制得含黃芩素0.007984mg·mL-1的溶液,即得。(3)供試品溶液取小兒柴桂退熱顆粒2袋,研細、混勻,精密稱取約1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300W,40kHz)提取30min,放冷,再稱定,用甲醇補足失重,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4)陰性對照溶液按處方中藥味的比例制成。缺葛根、黃芩、桂枝的陰性對照樣品100g,按“2.1.3”項下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2)色譜條件。色譜柱:AgilentZORBAXSB-C18(250mm×4.6mm,5μm);流動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線性梯度洗脫(0~5min,93%B;5~20min,93%B→89%B;20~23min,89%B→85%B;23~30min,85%B→83%B;30~35min,83%B→77%B;35~50min,77%B→52%B;50~53min,52%B→15%B;53~55min,15%B),流速1.0mL·min-1,檢測波長250nm(0~35min,測定葛根素和大豆苷)、270nm(35~48min,測定黃芩苷和大豆苷元)、290nm(48~50.5min,測定桂皮醛)、278nm(50.5~55min,測定黃芩素),流速1.0mLmin-1,柱溫40℃;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溶液進樣量3μL,對照品溶液進樣量5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小兒柴桂退熱顆粒中葛根素、大豆苷、黃芩苷、大豆苷元、桂皮醛、黃芩素6個成分分離良好,理論塔板數大于4000,分離度大于1.5,見圖1。
3)精密度考察。分別精密西區混合對照品溶液5μL,連續進樣5詞,考查方法的精密度。結果葛根素、大豆苷,黃芩苷、大豆苷元、桂皮醛和黃芩素峰面積的RSD分別0.58%、0.22%、0.71%、0.72%和0.60%,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4)重復性考察
測定6個成分的峰面積,計算含量。結果樣品中葛根素、大豆苷、黃芩苷、大豆苷元、桂皮醛和黃芩素平均含量分別為3.456、0.4862、0.8949、0.1860、0.2588、0.004950mg·g-1,RSD分別為0.99%,1.2%,0.72%,1.4%,1.7%和1.0%,表明方法的重復性好。
3 討論
1)指標成分的選擇。柴胡作為方中君藥,具有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之功效,皂苷類物質在柴胡屬植物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強。桂枝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為揮發油類,其中桂皮醛70%~80%,這類物質具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等功效,臨床常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等癥。處方藥材中所含的黃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黃芩作為中醫臨床和中成藥中最為常用的中藥之一,研究顯示,黃芩苷等黃酮類化合物為黃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解熱抗炎、抗腫瘤、解毒、保肝及調節免疫等藥理作用。白芍屬于補虛藥,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芍藥苷為其主要活性成分,而酚酸類物質沒食子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自由基等功能。為了更好地保證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以葛根素、大豆苷、黃芩苷、大豆苷元、桂皮醛、黃芩素為指標評價該制劑的質量,更全面合理。
2)流動相的選擇。在流動相的選擇上,以乙腈和水為流動相,用相同的梯度洗脫方法進行實驗,結果發現有些峰拖尾較為嚴重;以乙腈和0.1%甲酸溶液、乙腈和0.1%乙酸溶液為流動相,結果發現基線漂移較為嚴重,可能是因為甲酸和乙酸在250~290nm處有吸收。所以最終確定乙腈和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結果測定的圖譜基線平穩,大多數色譜峰峰形較好。采用文獻報道的實驗條件,未達到理想的分離效果,采用本文的實驗方法各個成分能夠實現較好分離。最終確定本文所采用的實驗方法,分離效果較好,能達到基線分離,且基線平穩。
3)廠家的樣品含量比較及工藝改進建議。從2個廠家的樣品含量比較分析來看,B廠樣品葛根指標性成分含量略高,而A廠樣品黃芩和桂枝類的指標性成分含量較高。其中桂皮醛的含量差異最大。由于桂皮醛具有很強的揮發性,不同廠家制劑工藝不同,導致其含量差異較大,而桂皮醛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建議廠家對桂枝的提取工藝進行改進,可以將桂枝先提取揮發油,然后再將揮發油噴到成品的顆粒上。柴胡按性狀不同分為“南柴胡”和“北柴胡”,而藥材產地、采收季節、炮制、儲存、生產工藝等因素可能會使含量差異較大。因此,在中藥制劑生產過程中應對其原料來源、藥材質量及制備工藝等進行嚴格控制,以確保產品質量穩定。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2015:546ChP 2015.Vol I[S].2015:546
[2]崔宇.小兒柴桂退熱顆粒聯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治療兒童感冒咳嗽臨床療效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0):3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