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圖書館新生入學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談談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應注意的六點結合:傳統宣傳教育與利用新媒體技術教育相結合、通用性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短期教育與長期教育相結合、圖書館員講解與志愿者講解相結合、紙質資源講解與電子資源講解相結合、重視教育過程與注重信息反饋相結合。
關鍵詞:新生入學教育;高校圖書館
大一新生多數對大學圖書館了解不多,尤其是對如今現代化和智慧化的圖書館更是不甚了解。然而圖書館在以后整個大學學習生涯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對以后的終身學習都有極大的影響力。同時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有以下作用:讓新生更好的適應和融入大學生活;引導新生多閱讀、會閱讀、愛學習、會學習,準確高效地利用圖書館,提高科研和創新能力等;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規范管理;促進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等。可見,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在此談談應注意的六個相結合。
一、傳統宣傳教育與利用新媒體技術教育相結合
高校圖書館對新生傳統的入學教育方式有發放宣傳手冊、開展專題講座、現場參觀講解等,這些方式簡單,易操作,也有一定的宣傳教育作用。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新型媒體技術的出現、大學生學習生活習慣和喜好的改變, 高校圖書館也應該多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新生開展入學教育。新媒體技術在新生入學教育的應用更易于被新生接受,效果也更好,當然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要求更高,也會消耗更多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等。如清華大學拍攝的系列情景劇《愛上圖書館》形象生動,效果良好,深受學生喜歡。因此,高校圖書館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工作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把傳統的宣傳教育方式與利用新媒體技術結合起來。
二、通用性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
高校圖書館對新生開展入學教育多數是通用性教育,包括對圖書館的館藏布局、規章制度的了解;文獻資源的類型及利用;智能閱讀設備的使用;閱讀習慣的培養等。以上內容是必須包含在圖書館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之中的,但一些個性化的教育也不可缺失。第一,向不同專業的學生特別推薦他們各自的專業文獻,強調紙質圖書的館藏地和數量或者一些專業數據庫,例如著重推薦國研網給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生等。第二,向來自不同校區的新生推薦圖書館的通借通還功能,打消他們擔心日后往返借閱不同校區藏書很麻煩的顧慮。第三,向目前還沒購買電腦的同學推薦可供免費使用的電腦,并告知可以免費上網等。第四,向留學生推薦外文數據庫等。如果把通用性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結合起來,會大大提高新生利用圖書館的效率,同時他們也會感受到圖書館對每個新生的重視等。
三、短期教育與長期教育相結合
高校圖書館新生入學教育多數是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集中教育,有一定的成效,但畢竟時間短,某些講解不夠透徹,學生消化吸收也需要一個過程,短期的培訓教育內容也容易被遺忘,學生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高校圖書館有必要將對新生的短期教育與長期教育相結合。如制作圖書館的宣傳視頻、新生須知、常見問答、電子資源的使用詳解、圖書館的聯絡方式等掛在圖書館主頁或者懸掛在學校的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中心等學生經常出入的地方,以供新生隨時可以查閱或咨詢。
四、圖書館員講解與志愿者講解相結合
高校圖書館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多數是由圖書館員來承擔,因為他們尤其是一些資深館員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對圖書館的工作流程、館藏資源分布、圖書分類和上架、閱讀推廣的時段和形式、學生容易忽視和深感興趣的事物等都是很了解和熟知的。但是如果志愿者加入圖書館的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來不僅可以分擔圖書館員的一些工作,同時他們有其獨特優勢,新生入學教育的效果會更優質。志愿者可以是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普通學生,可以是經常為圖書館服務的志愿者,可以是圖書館的勤工助學崗學生,可以是令人羨慕的學霸,也可以是每年大量閱讀圖書的“讀者之星”等。以上身份各異的志愿者有很多與新生感同身受的東西,有值得傳授的經驗和方法等,這些是圖書館員無法替代的,因此這項工作很迫切需要他們的加入。
五、紙質資源講解與電子資源講解相結合
紙質資源是新生進入圖書館這個物理空間可以很容易目睹到的,也是新生比較熟悉的資源。電子資源相對而言更需要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的老師們來進行講解。因為第一很多新生以前從未接觸過電子資源,如完全沒聽說知網、萬方、銀符考試庫等;第二電子資源的查找和使用相對紙質資源要復雜一些,尤其是如何快速精準地找到需要的資源。1986年,美國圖書館學家 Constance A. Mellon提出了“圖書館焦慮”的概念,其是指學生在第一次使用圖書館資源做研究時會感到害怕,缺乏查找資源的技巧,不能有效運用資源。[1]第三電子資源的利用有其便利性和可傳播性等,如今也是電子閱讀時代,學生很多時候會選擇進行電子資源的閱讀和利用。所以,高校圖書館的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千萬不可忽視對電子資源的講解,要與紙質資源的講解結合起來,讓學生更方便快捷、輕松自如地利用圖書館的各類文獻資源。
六、重視教育過程與注重信息反饋相結合
在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一定要高度重視。除了領導親自部署安排、召開研討會、精心準備講解內容、精選講解教師并組建團隊還會對講解教師嚴格規范包括服飾、語言、儀態、表達方式、講解路線等。以上舉措會保證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新生有所收獲,但為了進一步提升新生入學教育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還需要注重新生入學教育的信息反饋結果。為使新生更有效地利用圖書館,實現知識的傳遞和交流,圖書館員廣泛聽取讀者的意見,注重信息反饋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通過面對面交流、問卷調查、電話詢問、讀者留言、館長信箱等多種方式來實現。因為只有真正與學生讀者建立起廣泛的溝通渠道,學生才有機會暢所欲言,圖書館也才能及時了解讀者的需求,從而達到圖書館真正為學生服務的目的。[2]
參考文獻:
[1]Constance A.Mellon.Library anxiety: A Grounded Theory andIts Development[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86(2).
[2]蓋天賦,呂志峰.圖書館多樣化宣教方式深度鍥入大學生入學系列教育—— 南通航院圖書館入館教育總結與思考[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2).
作者簡介:
高利華,女,主要從事用戶教育、閱讀推廣、信息檢索等研究。
課題項目:
本文系2019年攀枝花學院社科課題(項目編號:2019SYB14 )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