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敏,余曉巧,黨 亞,楊 飛,耿丹丹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1;2.四川省理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水務局,四川 理縣 623100)
紅脆李屬中國李中的脆李類品種,果實扁圓形,果皮紫紅色,肉質硬脆,纖維少,味濃甜,離核、核小,可食率高,鮮食極佳[1],是阿壩州的傳統栽培水果,在茂縣、理縣、汶川、黑水、松潘等縣都有種植。該區域屬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區,具有特殊的小氣候:冬季寒冷,有助于花芽的形成;白天日照時間長,溫差大,有利于果糖的形成,種植的紅脆李口感上乘,且成熟期較其他產區遲,填補了市場空白,深受消費者喜愛,因此售價高,經濟效益好[2-3]。
由于紅脆李根系較淺,不耐澇,適宜在沙壤土種植,這些特性造成了施肥淺,肥水易流失;再加之環境適應能力強,農戶栽培管理較粗放,容易肥水失調,肥效期短,導致果實大小不均勻,嚴重影響商品性。針對這些問題,利用施可潤保水劑保水保肥的性能,與適宜的肥料配套形成集成技術,在理縣紅脆李上進行試驗示范,以期合理施肥,提高肥料、水分利用率,達到優質高產、提質增效的目的。
理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緣,全縣地貌以高山峽谷為主,農業資源呈立體分布,具有多層次結構特征,年降雨量500~700mm,年平均氣溫11.3℃,年平均日照數1680.4h,年積溫2900~4500℃,無霜期200d左右。
本次示范試驗的木卡鄉爾瓦寨位于縣城東北部的高半山區,距縣城30km,屬典型的干旱河谷地帶,海拔從1500~2200m,垂直立體分布明顯,是紅脆李較為理想的栽培區。
2019年3月6日在4個果園隨機取土壤測理化性質:pH值8.33,有機質3.7%,全氮0.23%,全鉀24.69g/kg,堿解氮179mg/kg,有效磷30mg/kg,速效鉀293mg/kg。
農業部登記證號:農肥(2018)準字9439號,產品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研制,成都施可潤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上蠶力(有機質≥47%,有機質為蠶沙、煙梗)、愛果利豐(18-10-18)、激活一號(有機質≥45%,有機質為生化黃腐酸)、諾普豐(14-14-30)。
紅脆李。
約667hm2,涉及26戶,果樹大小較為一致,栽種整齊。
3.3.1 底肥 2019年3月6~8日,開環形溝,每株施入保水劑50g、上蠶力2kg、愛果利豐1kg、激活一號100g,覆土壓實。
3.3.2 壯果肥 6月25日,開環形溝,每株施入諾普豐150g、激活一號75g,覆土壓實。
2019年5月、6月、8月多次觀察,示范果樹長勢好、葉色濃綠、掛果多、果實大小均勻、上色早。
2019年9月17日,在現場隨機取樣測定單果重和糖度,處理組單果重比對照高10%~20%,糖度比對照高1.5~2度。隨機取樣測產:處理平均產量4987kg/667m2,對照產量3917kg/667m2,處理比對照增產27.3%。
這次試驗所在地——理縣,屬于干旱半干旱的冷涼生態型區,光照充足,雨旱分明,冷涼干燥[3]。雖然從土壤理化性質檢測結果來看,肥力處于中上水平,但長達半年時間無有效降雨,土壤中的養分由于缺水而無法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為沙壤土,水肥容易流失,所以肥料施用得不少,但果樹在旱季吸收不了,雨季還沒有充分吸收就隨水流失,果樹在整個生長季肥水供給不均勻,導致果實大小不均、裂果、品質不好等,嚴重影響商品性。
保水劑是一種高吸水樹脂,可吸收自身重量幾百倍的水,在農林業生產上應用可抗旱保水、保肥增效、改善土壤性能等[4]。李秋梅等在果樹下挖環狀溝施入保水劑,發現果樹體內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都明顯高于對照,結果量、單果重顯著提高,獲得了增產增收,認為是保水劑的施用對降水進行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再分配,克服了水分虧欠,改善了果樹的水環境,激發了果樹的生產潛力,達到了豐產、穩產的目的[5]。韓俊平認為保水劑用于果樹的栽培中,能夠改善土壤的透水、透氣性,改善根際環境,增強微生物的活動,促進根的生長;與肥料一起使用,緩慢釋放養分和水分,提升肥料利用率,節省肥料,減少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6]。本試驗也充分驗證了保水劑的這些功效:用保水劑搭配有機肥、復合肥作為底肥開溝施入紅脆李樹下土壤中,增強了樹勢,果實均勻,糖度、單果重和產量都得到提高,實現了提質增效的目標。
按照我國第2次土壤普查推薦的土壤肥力分級標準,施肥前的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7%,達到二級,已經是較高水平。從前期的調查了解到當地以往施的有機肥以羊糞為主,用量高達1t/667m2,但對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有限,利用率不高。本次試驗選用以蠶沙和煙梗為主要原料的商品有機肥上蠶力,每株2kg;激活一號生化黃腐酸有機肥每株用量175g,大大低于鄭明強在貴州脆紅李上的最佳用量每株14.55kg[7]。之所以施用上蠶力和激活一號有機肥用量少還增產,除了保水劑的保肥功能以外,有機肥的種類也是關鍵因素。陳曉萍在其學位論文中介紹了蠶沙營養成分全面,富含糖分、蛋白質和礦物質,及植物生長激素等小分子物質,制成的有機肥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在小白菜和葡萄的試驗中,促進葉綠素合成,提高光合效率,對品質和產量都有明顯的提高[8];李蘋等在菜心、花生、椰菜、甜玉米上的試驗也顯示出蠶沙有機肥具有改善土壤性能、增產和提高品質的效果[9]。煙梗作為有機肥也有很多優點:王亞麒提到煙梗有機肥不僅含有有機質、氮、磷、鉀及多種微量元素,對土壤肥力和植物品質都有提升作用,還含有其獨有的煙堿,具有抗蟲性,能抑制蟲害發生;煙梗有機肥對土壤養分、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都具有改善作用,施用后,玉米、楊梅、花椰菜和辣椒產量和品質得到了提高[10]。黃腐酸在改良土壤養分特性和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于海燕在多種土壤上的試驗表明,黃腐酸可以提高花生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效養分含量,改善花生生長指標,最終提高花生產量[11]。楊瀾等通過對平邑甜茶根施不同濃度黃腐酸,可增強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抗性,減緩其根系的衰老[12]。所以,紅脆李用保水劑配施適宜的有機肥可以達到減量增效、提高水果品質的目的。
紅脆李由于產量高,需肥量大,特別是氮和鉀需要多施[13-14];再結合土壤養分測定結果,試驗果園肥力水平較高,所以,與保水劑一起作為底肥施入的愛果利豐的氮、磷、鉀比例為18∶10∶18,果實膨大期施以鉀為主的復合肥諾普豐(14-14-30)。兩次施肥符合紅脆李的需肥特點,有助于提高產量和改善果實品質。
通過2019年的示范試驗,施可潤保水劑與適宜的有機肥和大量元素復合肥配合施用,發揮了保水劑保水保肥的功效,對果樹的提質增效作用顯著,值得在理縣的特色水果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