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璽
(四川省廣元市農科院,四川 廣元 628017)
青貯玉米又稱青飼玉米,一般是收獲玉米乳熟初期至蠟熟前期的整株玉米,經加工發酵處理作為飼料飼喂家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食的不斷增加,發展畜牧業尤為突出。然而,當地大多數農戶收獲完果穗后其余部分被燒掉,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營養物質,而且污染了環境。發展青貯玉米種植既可很好的解決玉米秸稈的利用問題,從根本上消除了農民焚燒秸稈的現象,為農民脫貧致富增收,又改善了大氣環境。而收獲后的青貯玉米進行加工發酵,發酵好的青貯玉米料氣味芳香、適口性好、消化率高,是牛、羊等的極好飼料。因此,發展青貯玉米種植前途廣闊,是解決肉牛、羊粗食飼料的很好原材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為了廣大農戶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及收入,本院根據當地溫、光自然資源條件,在春季早播(本地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地膜覆蓋青貯玉米收獲后(本地一般在6月中下旬),再種植二季青貯玉米,即秋玉米。根據近年在蒼溪縣中土鎮大坪村,劍閣縣白龍鎮槐樹村種植經驗,青貯秋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要點如下。
秋玉米生長期所處氣候條件特殊,前期高溫,后期低溫、陰雨。故應選用苗期耐高溫且抗性好的早熟高產青貯玉米品種。
近年本院加大了青貯玉米研究,自育了青貯玉米品種廣青1701和廣青1802,同時引進了青貯玉米品種10個,通過12個青貯玉米品種布點試種,篩選出適宜本地秋播高產品種前5個。其中活稈成熟,株型較好,抗倒伏,抗病性強,綜合表現較好的有:飼玉2號折單產3713.5kg/667m2,比對照雅玉青貯8號增產13.26%;榮玉青貯1號折單產3562.4kg/667m2,比對照雅玉青貯8號增產10.75%;川單2017折單產3526.5kg/667m2,比對照雅玉青貯8號增產9.86%;廣青1701折單產3475kg/667m2,比對照雅玉青貯8號增產9.46%;廣青1802折單產3219.7kg/667m2,比對照雅玉青貯8號增產8.65%。
要選擇優良的青貯玉米種子,并嚴格精選,去雜、碎、霉爛種,確保種子純度、凈度均高于97%,同時實行大小粒分級播種。
秋玉米前期多遇伏旱,后期秋雨多,又是春玉米茬口種植,故必須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層深厚、保水保肥的地塊種植。前茬玉米收獲后要抓緊時間清潔田園,清除雜草,理通排水溝,一般不要求深耕,搶時早播是關鍵。
播前選晴天中午前后將種子攤開晾曬,曬4~5h可提高出苗率,促進早出苗。
一般0.5kg種衣劑拌種25kg種子。也可用辛硫磷、甲基異柳磷等農藥拌種。用50%的辛硫磷乳劑用量為種子量的0.2%~0.3%,或40%的甲基異柳磷用量為種子量的0.2%。拌種前藥劑加水量為種子量的5%~7%。拌種時均勻噴灑攪拌,爾后堆悶4~8h。還可用40%辛硫磷乳油1mL,適量對水,拌種1kg,再用15%粉銹靈粉劑5g與玉米種充分拌勻后晾干即可播種。但要注意人畜安全。在本地秋玉米宜在7月上、中旬免耕挖窩直播,行距為70cm,窩距20cm,播種量為2~3kg/667m2。種植密度一般為4500~5000株/667m2。
3.1.1 苗前除草 主要成分是乙草胺,也有甲草胺、丁草胺、異丙草胺等成分復配阿特拉津的產品。播種后1~2d內,每667m2用草甘膦加50%乙草胺150mL對水進行噴霧,能有效防除雜草。
3.1.2 苗后除草 玉米出苗后長出2~5葉,禾本科雜草1~3葉,闊葉雜草2~4葉時,為玉米苗后除草的最佳時期。此時用除草劑噴撒既能達到除草的目的,又不會傷到玉米。苗后除草劑的主要成分有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苯唑氟草酮(國產專利產品)為主。除草應該選擇氣溫不低于25℃的晴天或陰天,于上午9~11時,下午3~4時鐘施藥效果最好。
玉米出苗后,應在3~4片葉期進行勻苗、間苗,5~6片葉時及時定苗,避免幼苗擁擠,保證苗齊、苗全、壯苗。注意留苗要均勻,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病留健。結合株間松土,消滅雜草。定苗時比計劃留苗密度多7%~10%,保證苗足。
種植秋玉米正值我市多雨季節,常會造成田間積水。土壤水分過多,氧氣不足,根系作用受到抑制,植株易倒,影響光合作用,因此玉米應注意排澇,以免根系窒息澇死。
由于玉米吸收肥料的時間較長,需肥量較大。種植秋玉米溫度高、生長發育快,故應早施追肥。青貯玉米以收獲綠體為主,群體較大,相應地需肥量較大。為了保證青貯玉米稈壯、穗大,要加大追肥量,以達到高產的目的。要做到在營養盛期進行科學追肥,這樣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充分發揮其增產作用。追肥應根據玉米長勢、苗情狀況適量追肥,缺肥地塊應及時補施,加大追肥量。
3.4.1 促苗肥 一般在定苗后的4~6片葉時,追促苗肥(攻稈肥),施種肥,苗肥應該重些。這次追肥應以氮、磷速效化肥為主,在苗高30cm時及時追施,每667m2施N-P-K全價復合肥20%~25kg+尿素10~15kg提苗。
3.4.2 壯稈肥 在6~7葉期時,每667m2施尿素15~20kg壯稈。攻稈肥能為玉米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同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小培土。
3.4.3 拔節肥 在大喇叭口期,11~12葉期時,每667m2施尿素20~30kg,同時培土上廂。由于青貯玉米需水較多,拔節與授粉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雨水過多時應及時排澇。
秋玉米處于高溫多濕季節,又是連作,病蟲害嚴重。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蝗蟲等病蟲害在我地常有發生。預防病蟲害,對于收獲整個植株的青貯玉米至關重要。
3.5.1 病害預防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應在玉米大喇叭口時期,任選下列藥劑的一種進行噴霧。可用10%苯醚甲環散粒劑1500~2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同時加入“云大120”1500~2000倍液、1%的尿素溶液,或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提高玉米的生物產量。每隔7~10d噴1次,連噴2次。
3.5.2 蟲害預防 防治玉米螟分別在心葉中期、心葉末期和在抽絲盛期備用藥防治1次。一般每株用1.5%辛硫磷顆粒劑或0.4%敵殺死顆粒劑1~2g放入心葉內;或者每667m2用90%晶體敵百蟲50g或50%敵敵畏乳油50mL,加水40~50kg灌心。也可在4葉期、6葉期和大喇叭口時期用敵殺死、菊馬乳油等殺蟲劑對成800~1000倍液噴施,防治玉米螟、蝗蟲等害蟲。
青貯玉米適期收獲對于青貯料的營養價值至關重要。最適收獲期在植株含水量為61%~68%的時候,一般在玉米乳熟初期至蠟熟前期。在我地大概是玉米抽雄后30d左右,此時收獲的青貯玉米產量和營養價值最佳。此外,還必須提高收割質量,才能保證制成優質的青貯飼料。青貯玉米的收割部位應是莖基部距地面10cm左右。收獲時選擇晴天,盡量進行機器收獲。連稈帶粒收,完全利用。對收割下的青貯玉米要及時運到加工地點,盡可能做到當天收割當天加工貯存發酵。如遇雨天應停止收割,以確保青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