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科
(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自貢 643000)
加強仔豬閹割強制免疫規范管理工作,整頓和規范仔豬閹割強制免疫行為,是有效控制非洲豬瘟、豬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傳播,凈化養殖環境、消除免疫空白,減少疫病發生風險的一項重大工作措施,是推動自貢市大安區現代畜牧業發展,實現大安區清凈無疫的重要保障。
自貢市大安區每年需要閹割的仔豬達10萬頭以上,有閹割人員30余人,仔豬閹割從業人員復雜,沒有實行統一管理,閹割行為處于無序狀態。
仔豬閹割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結構復雜,仔豬閹割從業人員包含有農業服務中心分流人員、飼料和獸藥銷售人員、鄉村個體獸醫、村級防疫人員、農業中心在職職工、退休人員等。
部分閹割人員未按物價部門審核的收費標準進行收費,特別是個別飼料獸藥經營戶為推銷飼料獸藥只閹割不收服務費,閹割時只進行豬瘟等部分疫苗免疫或不防疫、不進行環境消毒、不佩戴耳標等情況,不僅嚴重擾亂閹割服務性收費秩序,而且給轄區內動物疫病防控造成了隱患。
閹割物資來源不明及閹割后檔案登記混亂導致溯源困難。除部分獸醫在職人員使用的疫苗、耳標和消毒藥來自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外,其余人員的閹割物資來源不明、質量無法保證。同時,多數閹割從業人員未按規定對母豬和閹割的仔豬進行檔案登記管理,難以實現仔豬閹割強制免疫的可追溯。
要做好仔豬閹割強制免疫的規范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做到全區統一管理標準,統一服務項目,統一行動步伐,實現仔豬閹割強制免疫管理工作的全覆蓋。
2.1.1 閹割從業人員必須先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再開展相關業務工作 在大安行政區域內從事動物閹割防疫活動的單位或個人,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在通過農業部門組織的統一考試審核,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后,方可開展動物閹割診療活動。農業部門每年將按照報名人數定期舉行《動物診療許可證》資格考試、考核工作。凡年滿18周歲,具有3年以上從業經驗或具有畜牧獸醫相關專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熱愛動物診療工作的均可在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報名。通過筆試者,再通過現場閹割技術操作考核后即可獲得《動物診療許可證》。
2.1.2 閹割人員的管理 獲得《動物診療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須按照《動物診療許可證》核定的診療區域開展閹割防疫、診療活動。禁止跨界開展閹割、診療活動;確需跨界從業的,須向跨界地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報告并做好備案登記,獲得準許后方可跨界從業,并接受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管理。嚴禁無證操作,對無證閹割、無備案跨界閹割等行為將進行嚴厲查處。
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在開展閹割防疫服務時,服務內容必須包括以下6項:一是仔豬進行去勢節育手術,手術部位嚴格消毒處理,防止繼發感染;二是嚴格按計量對仔豬免疫注射豬瘟、豬口蹄疫和豬藍耳病疫苗;三是根據母豬體況適時對其免疫注射豬瘟、豬口蹄疫和豬藍耳病疫苗;四是對仔豬、母豬佩戴耳標和免疫登記;五是對圈舍、活動場、糞池等進行徹底消毒處理,消滅病原微生物;六是仔豬出欄前必須進行豬口蹄疫、豬瘟和豬藍耳病疫苗的第2次加強免疫。
從事仔豬閹割免疫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統一嚴格執行(大物價〔2011〕9號)的收費標準,按照5元/頭(閹割費4.5元,消毒服務費0.5元)收取閹割服務費。如有其他診療行為需另行收費的,需向農戶解釋增加收費的原因。如果養殖戶要求對母豬注射強制性免疫以外的疫苗(如豬圓環病毒、豬偽狂犬、細小病毒、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二聯滅活等疫苗),閹割人員應按市場價格公開、合理收取服務費。在規范管理仔豬閹割免疫中發生相關違法違紀行為的,農業行政執法部門有權予以相應處罰。
仔豬閹割從業人員在從事閹割防疫活動時,所需的動物疫苗、消毒藥、畜禽標識等物資由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統一配備,閹割人員需按照要求進行保管使用建立仔豬閹割免疫檔案,內容包括使用免疫疫(菌)苗名稱、批號、有效期、失效期、免疫數量、耳標號、消毒藥名稱、濃度、免疫時間等,免疫檔案交回當地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按年份進行歸檔,并將歸檔資料保存3年以上。
在仔豬閹割免疫規范管理中,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要全面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處罰有據、處罰必嚴。發生下列情形的,當地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有權予以相應處罰,同時可報請上級農業主管部門吊銷《動物診療許可證》;被吊銷《動物診療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3年內不得再申請辦理。
對未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診療許可證》從事動物閹割服務的單位或個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81條進行處罰:“未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從事診療活動的,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責令停止診療活動,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3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違法不足3萬元的,并處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在大安轄區內從事閹割工作的從業人員,在開展仔豬閹割服務時,必須做好強制免疫工作,嚴格執行閹割免疫服務標準,確保豬瘟、豬口蹄疫、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強制免疫率達100%,圈舍消毒面達100%,抗體檢查合格率達到70%以上。任何單位或個人,在閹割免疫過程中不履行強制免疫責任,弄虛作假的,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73條進行處罰:“對飼養的動物不按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進行免疫接種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
閹割人員在對仔豬進行閹割免疫和母豬免疫后,應當加施免疫標識,建立免疫檔案,詳細填寫“自貢市大安區仔豬閹割免疫登記薄”,實現可追溯。對未建立免疫檔案或未按照規定保存養殖檔案的行為,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66條規定進行處罰:“畜禽養殖場未建立養殖檔案的,或者未按照規定保存養殖檔案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
在閹割服務性收費標準上對拒不執行或明執行暗不執行的行為,或相互串通、操控市場、從中牟利的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40條規定進行處罰:“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
對大安轄區內從事仔豬閹割的飼料獸藥經營戶,實行多部門聯合管理。對不嚴格遵守仔豬閹割規范管理意見,為促銷飼料獸藥,不收取閹割免疫服務費擾亂市場秩序的;或在閹割免疫過程中只閹割不防疫、不消毒、不佩戴耳標或有耳標但來源不明,不按規定使用獸用生物制品的,一經查實,除進行以上處罰外,將按相關規定吊銷其飼料、獸藥經營許可證,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做好仔豬閹割強制免疫規范管理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要抓要點、抓要害,攻堅破難,利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賦予的職能職責,切實做好動物防疫及仔豬閹割規范管理工作。通過合理有效的規范生豬閹割免疫,提高養殖戶的防疫意識,為生豬散養戶及小規模養殖戶解決了實際問題。同時,做好散養戶閹割免疫工作,有力的保障了養殖大環境的清凈,為生豬規模養殖場(戶)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在兩年內,通過區、鄉(鎮)、村三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共同努力,逐步實現仔豬閹割行為的規范管理,努力達到仔豬閹割免疫工作“四統一”的目標。即:閹割人員由農業部門統一管理;閹割服務項目統一按農業部門的標準執行;收費標準統一按區物價部門核準的標準執行;閹割免疫物資檔案統一按市區規定配發和登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