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瓊, 王小鳳, 張秋琳
(1.四川省漢源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漢源 625300;2.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農業農村局,四川 資陽 641300)
李樹(PrunusL.)適應性廣,易成花,栽培管理較容易,果實營養豐富李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口感好,風味獨特的口感使其市場需求量不斷升高逐漸成為果農們增收致富的主要經濟產品之一[1]。但廣大果農在李樹栽植上多沿襲稀植栽培方式,廣種薄收,以致始果期長,果樹管理操作困難,前期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顯著。為改變此現狀,達到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土地資源浪費,縮短始果期年限,提早收回成本,獲得良好經濟效益。探索出李樹的高效栽培方式,特以五月脆李為試材于2016~2019年進行了李樹早結豐產優質栽培試驗,于2016年春季定植營養缽幼苗,2017年始花結果株產達2.5kg,2018年株產達7.5kg,2019年豐產株產達30kg,產值26000元/667m2,試驗效果明顯,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一種好的模式。現將此試驗采用的配套栽培技術進行分述,以期對五月脆李的生產提供參考。
苗木質量對果樹的生長發育起著關鍵性作用。培育健壯苗木的工作應認真細致,2015年春季以毛桃幼苗為砧木的五月脆苗木移植進營養缽,移植15d后,開始施用尿素和清糞水,并在砧木苗長至60cm時進行摘心處理,促進其快速加粗生長。同時,施2~3次藥劑防治潛葉蛾、葉片穿孔病、蚧殼蟲、流膠病、螨類等病蟲的為害[2]。
2016年春季,按2m× 3.5m的密度進行栽植,每667m2種植96株,挖寬80cm,深50cm的定植溝,按每個定植穴施2.5kg磷肥,50kg廄肥與土混勻填入定植溝內。幼苗栽植時應使其根系舒展,栽后覆土深度在嫁接口下,用腳踩實土壤,澆足水分。
施肥按“薄肥勤施,前促后控,注重基肥,巧施追肥,合理間作”進行,以利幼樹快速生長,增加分枝量,提早形成花芽,培養良好樹形。
樹苗成活后,在行間間作大豆,大豆距離樹干50cm處種植,在大豆大量開花時翻壓于行間作綠肥,以培肥土壤。樹體于3~5月每隔15d施1次清糞水+尿素。尿素株用量為150g,在施肥后遇干旱應澆1次水;在6~7月停施尿素,施用清糞水+高磷鉀復合肥,停止灌水,使樹體適度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于9月下旬重施基肥,株施秸稈肥25kg+清糞水25kg+磷肥1kg。施用基肥時進行擴穴放窩,促進根系生長。
灌水以每年4次為宜,即萌芽前、花后一周、硬核期、落葉后。施肥以基肥為主,配合追肥[3]。萌芽前,株施1次250g尿素+25kg清糞水。花后1月株施0.5kg平衡復合肥。花芽分化期株施0.5kg高鉀復合肥,促進花芽分化及壯果。秋季株施用磷肥1kg、秸稈肥25kg、清糞水25kg作基肥。在果實生長期施用3~4次氨基酸液肥、光合微肥、海藻肥等葉面肥,間作綠肥。
整形修剪本著“少動剪子多動繩,拉枝、摘心要及時,通風、透光要良好,一年成形二年果”的要求進行。
修剪目的是培養良好的樹體結構,調控生長,以促進花芽早形成[4]。樹形為自然開心形,嫁接成活后,在60cm處定干。每株留3~5個主枝,增加分枝量,直立及傾斜度小的枝條用撐、拉、吊等技術開角至約50度,緩放形成結果枝,主枝長至80cm時摘心、控長[5]。冬季修剪時盡量保留花芽,剪除拖地裙枝、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纖弱枝,而競爭枝可縮剪成為結果枝組,長枝適量短截,促其發育成為結果枝,中、短枝以緩放為主,促其成花結果。
修剪目的是培養健壯穩固結果枝組,保持良好通風透光性,控制樹冠,防止樹體間交叉、重疊。第2年樹體旺盛生長,應使樹體多坐果,以果壓冠,減少拉枝工作量。夏剪首先于早春抹去剪鋸口芽、背上芽、過密芽,減少樹體養分消耗。在約20cm處摘心,促發枝條,在50cm左右處摘心,控長,促進成花。于6月采用長放、拉枝、疏剪背上枝、內膛直立生長枝、競爭枝、徒長枝,促進短果枝、花蔟狀果枝的形成。在短果枝形成后,且花量極多時,可適當短剪更新枝組,保持合理的長、短枝比例,以維持樹勢,保證豐產穩產,延長盛果期。冬剪時,枝組的培養仍堅持先緩放后回縮的原則。主要疏除、縮小影響光照的大輔養枝、過密枝。對纖弱枝、下垂枝、長枝適當短截。
栽植第1年主要防治葉片枝干病蟲害:李紅點病、細菌性穿孔病、螨類、蚧殼蟲幾大類。坐果后,還應加強李實心蟲,李實蜂的防治。李病蟲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5.1.1 特征 為害葉片,葉片染病后, 初期葉面產生橙黃色,邊緣有清晰的圓形病斑。
5.1.2 防治方法 在李樹未開花期及葉芽展開時噴1∶2∶200的波爾多液,清除李園內病葉、病果,集中銷毀。
5.2.1 特征 被害枝梢以皮孔為心,生水浸狀斑,漸凹陷,最后成黑色潰瘍狀。
5.2.2 防治方法 剪除越冬病枝,清掃果園, 除去病葉和枯枝。發病前噴5°Be石硫合劑,展葉后發病前噴0.5∶1∶100硫酸鋅石灰液1~2次。
5.3.1 特征 成蟲身長7mm,翅展10~14mm,背灰褐色腹灰白色。
5.3.2 防治方法 秋季或春季翻樹盤,破壞幼蟲越冬場所,減少越冬蟲量。在李小食心蟲幼蟲孵化盛期用5%來福靈乳油2000~4000倍液,或40%三唑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
5.4.1 特征 危害果實,在李樹開花時,成蟲產卵于花柱或花萼上,幼蟲孵化后,蛀入幼果,被害果肉全部食凈,并堆滿蟲糞,造成落果。幼蟲老熟體長9~10mm,黃白色,成蟲為黑色小蜂。
5.4.2 防治方法 藥物防治按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執行,結合秋耕、深翻樹盤,使成蟲羽化不能爬出地面。
合理使用肥水、整形修剪技術及生長調節物質。李樹生長前期加強肥水施用,在花芽分化期增磷、鉀,控氮肥。及時拉枝、摘心,改變其營養分配,促進生殖生長。在5月下旬施用多效唑500倍,半月后生長旺樹再噴1次400倍多效唑。促進枝條緩長、停長,促進花芽分化,果實生長。在花芽分化期施入磷、鉀為主的花芽分化肥。在采果后,及時施用基肥,促進樹勢恢復,增加樹體貯藏養分。
在果實成熟時及時采收,采收時應輕摘輕放,防止果粉脫落,影響果實商品性。
五月脆李自花授粉結實力較強,但授粉后可提高坐果率及增加單果重[6],故在花期可用雞毛撣子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在謝花后2周進行第1次人工疏果,首次疏果每花序留1~2個果實,在2~3周進行第2次人工疏果,此次每果應相隔10~15cm,疏果時要疏去小果、畸形果、朝天果、葉摩果、病蟲果等,以確保生產優質商品果。為促進果實生長,在謝花后1周可施用1次保果劑,并在果實生長期結合施藥進行葉面追施好幫手、綠旺、光合微肥等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