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倫
(四川省射洪市瞿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 射洪 629200)
玉米是本地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是養殖業主要的飼料原料,抓好玉米生產對確保糧食數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由于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而玉米育苗移栽花工費時,并且移栽玉米耐旱能力較弱,因此,應該對較為繁瑣的玉米地膜栽培技術進行了一系列改良和探索,集成創新的玉米覆膜直播簡化栽培技術措施,不僅有利于減少玉米栽培管理用工,降低玉米生產勞動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地玉米單產,提升玉米生產能力,促進農民糧食增收。
干旱是影響玉米產量的最主要因素,春旱導致玉米苗期長勢弱而減產;夏旱對玉米中期生長極為不利,常導致較大幅度減產;伏旱常導致玉米不能正常抽雄揚花或灌漿結實,尤其是遲播玉米損失更大。
玉米生長期間自然災害頻繁,正是大風暴雨洪水多發季節,容易對玉米生長造成災害,甚至帶來毀滅性損失。
本地90%以上玉米都是在小麥與玉米套作種植,小麥與玉米前期相互之間爭光、爭水、爭肥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共生期間小麥生長后期植株大,玉米苗期處于弱勢群體,嚴重影響玉米正常生長發育。
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薄弱,中低產田土占較大比例,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現象未得到根本解決。
農民收入水平總體較低,特別是種田農民增收渠道仍然較窄,增收難度仍然很大,增加農業生產性投入較為困難,而政府在農業投入方面,往往重視基礎性建設投入,而忽視生產性發展投入,生產性投入不足成為實現農業增產的又一障礙。
由于種植業效益太低,加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外出務工人員多,農村勞動力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
玉米育苗移栽蓋膜程序復雜,花人工比較多,農民忙不過來,栽培管理程序和技術不能到位。
玉米是我地主要糧食和飼料作物,是全年栽培面積最大的農作物,玉米能否穩產高產,對于提升農業生產能力至關重要。
目前玉米單產水平整體不太高,同時單產不太穩定,特別是一些地塊單產嚴重不平衡,所以提高產量空間還比較大。
在農業種植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種糧比較效益較低的情況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正在不斷減少,依靠擴大播種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的空間很小,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單產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
通過推廣先進簡化栽培技術措施,可以為發展水果、蔬菜、藥材產業和規模養殖業等其他特色產業提供土地資源,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一方面可以直接提高玉米種植效益,帶動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和飼料加工業的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又反過來增加對農業生產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實現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
通過提前開溝施足底肥底水,做到了苗肥、種肥隔離,滿足了地膜玉米前期、中期對水肥的需求,節省了前、中期施肥工序,減少了施肥次數,提高了施肥質量;通過提前覆蓋地膜,可以保證蓋膜質量;通過牽繩定距撬窩播種,保證了播種規格質量。
覆膜栽培能夠起到增溫、增光、保肥、保水作用,促進植株快速生長,使之根深、莖粗、葉茂,增強其抗御旱災能力,直播玉米沒有移栽緩苗期,根子扎得深抗旱能力強,是抗御干旱、抗逆增產的關鍵措施。
將施肥、蓋膜、播種工序提前了,克服了農活打逗的問題,緩解了勞力緊張的矛盾。
改先育苗再移栽或者再挖窩移栽為覆膜撬窩直播,改露地挖窩粗放直播為覆膜精細直播,減少了育苗和移栽環節,大大減少了栽培勞動力成本。
過去以“挖窩移栽,栽后蓋膜”為主要形式的玉米常規地膜栽培技術,存在“挖窩、施肥、移栽、破膜、引苗、蓋膜”多道工序同時進行,技術繁瑣、用工量大、農活打逗、操作不規范、蓋膜移栽質量難保證、增產增收效果不明顯等問題。一是改移栽當天挖窩施肥為提前開溝施肥;二是改栽后蓋膜為提前覆膜;三是改挖窩移栽蓋膜為覆膜撬窩直播;四是改露地挖窩粗放直播為覆膜精細直播。將這些改良與選用良種、適期育播、合理密植等技術進行集成組裝,形成以“選用良種、開溝施肥、地膜覆蓋、隨時播種、精細直播、主攻大穗”為主要內容的玉米覆膜直播配套栽培技術。在技術操作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玉米品種主要選擇高產、耐旱、抗病大穗型雜交新品種,主要推薦品種為:正昊235、成單99、華龍玉530、遼禾308、正紅505等。根據品種特性、改制模式、土壤肥力合理布局。共生矛盾不突出、肥力水平較高的一臺土,適宜種植生育期長的大穗型品種;麥玉共生矛盾突出、肥力水平較低及前作為油菜的地塊,適宜種植生育期較短株型較緊湊的品種。
一般在玉米直播前15~20d,開溝施足底肥水,雙行玉米在預留行正中開一條10~13cm深的施肥溝,溝內按每667m2施農家肥1~2m2、油枯25~30kg、鋅肥1.5kg、復合肥40~50kg、尿素10kg、淡糞水(或清水)30~40擔。所有底肥施用后及時覆土蓋肥,整平廂面后上面做成瓦背形狀。
及時用寬度70cm、厚度0.004mm的超微膜3kg,覆蓋預留行(玉米種植帶),用細土蓋嚴微膜四周。做到“膜扯伸,土整細,四周蓋嚴不透氣”,充分發揮地膜的增溫保墑效應。
適期早播,有利于增長玉米營養生長時間,形成強壯個體,增強自身抗逆能力,在伏旱到來之前基本成熟。覆膜直播玉米播期一般在3月下旬為宜,根據品種特性和種植方式等因素綜合考慮,無前作陰弊的空閑地、菜蔬地可適當提早,麥玉套作地宜適當推遲播種。
在開溝施足底肥水、整平廂面、覆蓋地膜的基礎上,牽繩定距,按種植規格,在膜面用撬窩,每窩播種2~3粒,種子入土2~3cm,保持播種深淺一致,同時適當灌一點清淡糞水,然后用細土蓋嚴播種孔,出苗后再進行勻苗、定苗、補苗。
玉米大喇叭口期(即用手能摸到雄穗時)是決定玉米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關鍵時期,也是玉米的需肥需水高峰期,肥水充足有利于促進小穗小花分化發育,提高花粉生活力,按每667m2施用碳銨50~70kg或尿素20~25kg、糞水50~70擔,抗旱重施攻苞肥,促進穗大、粒多、粒重,實現高產。
一是紋枯病、莖腐病、玉米螟等是為害玉米的主要病蟲害,特別是地膜玉米,由于長勢茂盛,最易遭受玉米螟危害,要及早加以防治。二是在玉米可見葉達10~11片時,均勻噴施1次 “玉米健壯素”等生長調節劑,可明顯縮短玉米節間長度,降低植株高度,增強抗旱、抗倒能力,促進果穗增大、籽粒增重。三是玉米揚花盛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能明顯提高玉米授粉率,促進籽粒滿穗,減少禿尖,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