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榮, 文林宏, 陳小均, 陳之林, 張昌容,孫長青, 黎瑞君, 林 茂, 孟繁博, 黃道梅, 張朝君
(1.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科技信息研究所, 貴州 貴陽550006; 2.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 貴州 貴陽550006; 3.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現代農業研究所, 貴州 貴陽550006; 4.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 貴州 貴陽550006)
金香蜜瓜屬于葫蘆科黃瓜屬甜瓜種,是從甜瓜中的十多個品種(如哈密瓜、香瓜、白蘭瓜、河套蜜瓜、西州密、伊麗莎白等)多品系選育出的早熟甜瓜品種。與哈密瓜相比優勢明顯,兼具水果和蔬菜特性,產量高、口感與品相佳、抗病性強(尤其抗蔓枯病)、抗風險性高、食療保健價值極高,具有食療保健,祛痰、調理腸胃、補充能量、生津止渴、清心除煩、美白肌膚、延緩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利尿消腫、提高腎功能、增強心臟功能、調節神經等作用。近年在貴州引種成功,引種試驗表明貴州地區均能種植,貴州南部、西南部及干熱河谷地區尤其適合,有逐步普及趨勢。貴州種植金香蜜瓜效益較高,667 m2產值可達萬元,如配合大球蓋菇等種植,農旅一體化觀光采摘,產值更高,是服務山區脫貧攻堅和增收致富的好項目,現將無公害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金香蜜瓜品種有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和廣州科博農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的科博8號和中山蜜瓜3號等,全生育期約70 d。果橢圓形,單果重2.5 kg,表皮光滑,色澤金黃,果肉較厚,淡白色,果實中心含糖17°左右,肉質爽脆清甜,有蜜香,品質優良。綜合性狀優越,長勢健壯、抗病性強、高糖、極脆、早熟性強、易栽培、適應性廣。金香蜜瓜生長周期短、回收快、收入穩、不受地域、季節、土壤限制,棚內一年三茬,露地(望謨、冊亨、羅甸、興義、貞豐等縣;鎮寧關嶺等河谷地帶)可春、夏兩茬。
金香蜜瓜喜溫喜光怕濕,貴州大部分地區能夠種植,貴州南部西南部及干熱河谷地區露天種植效果優;大部分地區因地制宜調整種植時間,若能利用大棚增溫防雨、減少病蟲害、提早和延后育苗,錯開銷售高峰,經濟效益更高。
種子最適溫度為30~32℃;低于25℃發芽慢且不整齊,15℃以下不能發芽;高于40℃在48 h內失去活力。
2.1.1 移栽溫度 氣溫18℃(地溫14℃)以上開始移栽,棚內高溫低于40℃,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33℃。
2.1.2 大棚環境 大棚規格長30 m、寬6~8 m、肩高≥2 m、腳膜高0.5 m、加蓋≥40目的四周防蟲網。金香蜜瓜喜充足而強烈的光照。金香蜜瓜不同生育期對土壤濕度要求不同,環境濕度超過80%易感霜霉病、蔓枯病等病害。播種至出苗前要求育苗床濕潤,出苗后半干半濕,定植要求高濕,坐果前營養生長階段環境濕度70%~80%,果實膨大至停止膨大環境濕度85%,成熟期環境濕度60%。
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肥沃且透氣良好的壤土或沙質壤土,沙土與粘土施有機肥改良。若采摘大棚長期連作,第3年起建議盆栽(高18 cm、直徑25~30 cm),換土,收后種一季大球蓋菇或蔬菜。
春季測量其土壤深10 cm處的溫度基本穩定在14℃以上時,即可種植。早春育苗,苗齡約25 d;夏秋育苗,苗齡約13 d。
3.1.1 育苗棚及前期準備 清理雜草雜物、澆水,于傍晚燃燒7~8處250~300 g百菌清煙劑煙熏,待無藥味及營養土稍干制作寬0.8~1.0 m的苗床,淺龜背形蓋地膜。
3.1.2 育苗基質 選商用瓜類蔬菜專用育苗基質營養土。
3.1.3 種子消毒 種子晾曬2~3 h,避免強光暴曬,利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500倍液浸1.5 h,清水浸3.0 h,洗凈吸干表面水分。
3.1.4 催芽 不滴水濕潤毛巾或紗布或棉布包裹種子置塑料盒中催芽,堆放厚度不超2.0 cm,溫度30~32℃保持濕潤,約22 h后種子露白根長約0.5 cm可播種。
3.1.5 播種 前1 d澆透營養土,每穴1粒萌芽種子,根尖向下,播后覆基質澆透。
3.1.6 出苗前管理 基質保持濕潤,苗床溫度日溫25~28℃,夜溫20~25℃,溫度過低育苗覆膜加蓋小拱棚,加溫取暖;溫度過高上遮陽網,防鼠害。
3.1.7 出苗后管理 露水未干人工脫“帽”,苗床日溫22~33℃,夜溫16~18℃,增加光照。營養土半干半濕,發白時及時澆水。苗露芯前后用72 g/L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和2%氨基寡糖素水劑600倍液澆或噴,每隔7 d進行1次連施2~3次。
3.1.8 水分管理 堅持不干不澆,澆則澆透原則,水溫接近室溫,春季育苗中午澆水通風換氣,葉面干爽封棚,陰冷天只澆缺水苗;夏秋育苗出苗達30%開網增光照,早上澆水,下午基質若發白16:00后澆水,水溫25℃為宜,午間不澆水。
3.1.9 煉苗 一葉苗適當控制營養土水分,逐步揭棚,3~5 d后定植。
3.2.1 清園期熏棚 前茬收后,清潔田園,清理棚室及周邊雜草、落葉,鏟平土縫、開溝排水。土壤翻曬15 d以上,沙質土或前茬葫蘆科作物的土壤用石灰40~60 kg拌勻澆透蓋地膜,保持濕潤,關棚15 d,施基肥至無藥味,定植。
3.2.2 整地施肥起畦 基肥施腐熟農家肥1 000 kg,花生麩或油枯25 kg,含硫復合肥45 kg(氮磷鉀各占15%),鈣鎂磷肥20~30 kg,硼砂0.5~1.0 kg、尿素6 kg,硫酸鉀20 kg。基肥與20 cm土壤拌勻起壟,寬1.7~2.0 m,高20~30 cm,膜下滴灌。需增加甜度得加花生麩25 kg、魚粉25 kg(花生麩最好,茶麩、油枯其次,春秋用花生麩,夏季用茶麩油枯)。
3.2.3 定植 雙行株距0.5~0.6 m,單行株距0.3~0.35 m,種植密度 1 200~1 600株/667m2。春季氣溫穩定定植,夏秋季在陰天或晴天16:00后定植。選整齊壯苗,保護幼苗莖葉及營養土,種植深度以營養土塊與壟面齊平為宜,澆足定根水。竹竿等搭“井字”平面架,高1.8 m。
3.3.1 引蔓 幼苗高50 cm引蔓上架,隔2~3 d引蔓1次。
3.3.2 整枝 采用單蔓單果整枝法,側蔓去除,避免用刀感染,晴天或濕度較低天氣除側蔓。授粉前整枝以主蔓第12~18側枝為預坐果枝,摘除低下側枝。授粉時整枝,坐果枝在雌花開放前1 d留2葉摘心,摘除其他葉片,主蔓留30葉,摘除生長點。春茬開花坐果期加強管理,及時摘側蔓。坐果后整枝,摘除不坐果的側蔓。
3.3.3 授粉 雌花開放當日上午授粉,以棚室溫度20~36℃,土壤濕度70%時授粉為宜。可用蜜蜂授粉及人工輔助授粉等。
3.4.1 溫度與濕度 大棚內溫度18~40℃,空氣濕度80%以下為宜,過高易感霜霉病,土壤濕度85%左右。
3.4.2 疏果吊果 幼果鳥蛋大時留1幼果,摘除其余幼果及側蔓,十字形吊果。
3.4.3 追施膨果肥 雞蛋大時滴灌追膨果肥,硫酸鉀和速效硫酸鉀復合肥按1∶2混合,溫度適宜時配置成濃度2.0%溶液,按照600~800 mL/株的量進行滴灌;氣溫高時配置成濃度1.5%溶液,按照800~1 000 mL/株的量進行滴灌;選專用生物有機液肥,每4 d追1次連續2~3次。
后期控水,土壤濕度60%,可補水忌澆灌,采前15 d停肥停藥。
常見病害有蔓枯病、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猝倒病、葉枯病、枯萎病及細菌性病害;蟲害有根結線蟲、瓜實蠅、白粉虱螨類、黃(黑)守瓜、蚜蟲、薊馬、斜紋夜蛾、瓜絹螟、潛葉蠅等。
4.1.1 蔓枯病 熟石灰粉與草木灰1∶1混合覆蓋在8葉以上的植株根莖,每株用量40 g,用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750~900倍液噴霧,或用325 g/L苯甲醚菌酯懸浮劑3 000倍液葉面噴霧和50倍液涂抹病斑,每隔7 d進行1次連施3次;發病期間及時摘除病葉,拔出重病株。
4.1.2 病毒病 定值后5~7 d開始用2%氨基寡糖素水劑1 500倍液,或2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每隔7 d進行1次連施3次,及時拔病株燒毀。
4.1.3 白粉病 利用30%醚菌酯懸浮劑3 0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用30%氟菌唑可濕性粉劑2 100倍液,加0.15%磷酸二氫鉀溶液噴霧。早上噴藥,每隔5~7 d施1次連續2~3次。
4.1.4 霜霉病 利用1.5%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用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顆粒劑750倍液或72 g/L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加濃度0.1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霧。每隔5~7 g噴施1次連噴2~3次。
4.1.5 炭疽病 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初期用25%咪鮮胺乳油1 500倍液噴霧。每隔10 d噴施1次連施2~3次。
4.1.6 細菌性果腐病 發病初期用46%氫氧化銅(杜邦-可殺得300)可濕性粉劑,幼小苗用2 500倍液,壯大苗用2 000倍液,加0.3%含硫復合肥澄清水溶液噴霧每隔7 d施1次連噴2次。
4.2.1 根結線蟲 利用石灰氮40~60 kg/667m2土壤消毒后放1.0~1.5 kg 10%噻唑膦顆粒劑作基肥,放于定植穴,與土壤拌勻定植。
4.2.2 瓜實蠅 利用防蟲網封閉,授粉前10 d棚室內外誘殺,蟲果用厚膜袋密封深埋。
4.2.3 白粉虱螨類 初期早上噴25 g/L聯米菊酯乳油1 500倍液,隔7~10 d施1次連施2次,清棚后用夏季高溫結合硫磺熏棚。
4.2.4 黃(黑)守瓜 初期早晚人工捕捉,盛期用20%甲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噴霧,每隔7 d施1次連施2~3次,根莖被危害(腐爛空心有嗅味),瓜苗初見萎蔫即施藥盡快殺死幼蟲,200~500 mL/株噻蟲嗪水溶液灌根。
4.2.5 其他 利用黃板、頻振殺蟲燈、糖醋液、性誘劑等誘殺害蟲;利用防蟲網隔離害蟲;利用銀灰膜趨避蚜蟲等。
金香蜜瓜種植約70 d,果實卵圓形,單果1.25~2.5 kg,果皮金黃即可采收,采收一般上午進行,果柄剪成“T”字形,采收后分級包裝。就近銷售采摘成熟瓜(就近銷售高質瓜口碑好),需遠銷則采八成熟瓜。瓜的成熟度可根據時間推測、瓜體網紋判斷、瓜體顏色變化判斷,成熟瓜紅或金黃色。
分級可提升商業化運作及利潤,按照需求可分為三級,一級瓜1.5 kg,甜度15.5°,口感松脆、香甜,網紋形成且瓜紋外翻張裂開,瓜體金黃靚麗且無蟲害侵蝕、無損、無污染;二級瓜1 kg,甜度14°,口感松脆、香甜,網紋形成且瓜紋外翻張裂開,瓜體金黃靚麗且無蟲害侵蝕、無損、無污染;次品瓜0.5 kg,瓜體一般,甜度12°,口感一般。
利用內墊柔軟物并開有透氣孔的瓜箱運輸,車內通風透氣(15~20℃冷鏈物流);存放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室內,保存時間可達15~2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