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會
(遵義市播州區科技服務中心,貴州 遵義 563112)
目前,貴州辣椒年種植面積達33.33萬hm2,產量600萬t,產值300億元,在貴州農業產業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全國排名均第一,是名副其實的辣椒生產大省。貴州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辣椒生產不便于機械化操作,生產周期相對較長,單產偏低,成本較高,尤其種植成本過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辣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施肥是保證辣椒產量的重要環節,辣椒是無限生長型作物,要實現高產,分期平衡施肥是關鍵。辣椒栽植后,除澆定根水施肥外,一般還需追肥2~3次,即1次提苗肥,1~2次花果肥,才能獲得高產。按常規方法作業,僅追肥1項需要用工4~6個/667m2,折合勞動力成本達320~600元,占整個辣椒生產勞動力成本的15%~20%。因此,追肥環節也是辣椒生產成本過高的原因之一。當前,辣椒生產普遍實行地膜覆蓋栽培,如何進行膜內施肥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土地質量較高的平原地區,一般采用滴灌等技術就能解決該問題,但不適用于貴州的特殊地理環境。近年來,貴州生產上只推廣施基肥的方法,節約了追肥用工成本,但為了保證辣椒全期生長所需肥量,在肥料的配比、選擇和用量等方面增加了難度和成本。如需要選擇高成本的特制緩釋肥料,施肥量增加30%~50%,肥料成本增加200元左右。另外,只施基肥會造成前期肥料過足,營養生長過旺,植株高大,易倒伏,郁蔽度高,后期生殖生長弱化,落花落果嚴重,果實膨大受限,成熟期延長,從而影響產量。為了防止辣椒植株倒伏,采取措施又會增加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一般情況下,只施基肥的方法較既施基肥又施追肥的方法減產10%以上。采用噴霧器和背負式施肥器點灌施肥,能有效克服常規施肥效率低及不適宜膜內施肥的弱點,能節約大量勞動力,從而減少用工成本;較只施基肥的方法既降低施肥量,又對肥料要求不嚴格,從而降低成本,實現辣椒增產。為此,筆者現將喀斯特地區辣椒膜內點灌施肥技術介紹如下,供廣大種植者參考。
與常規追肥相比,點灌追肥用工量僅為1~2個/667m2,較常規追肥大幅減少用工量和用工費用投入,且勞動強度更低;由于施用水溶性肥料,可明顯減少肥料施用量,從而減少肥料成本;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從而提高辣椒產量,在其他栽培管理條件均一致的情況下,常規追肥的鮮椒產量為2 800~3 200 kg/667m2,點灌追肥產量在3 000~3 500 kg/667m2。由此可見,在辣椒生產上采用點灌追肥,能節約勞動量投入,減少肥料施用量,增加產量,提高投入產出率。
點灌施肥要準備好背負式施肥器,或者手動噴霧器和電動噴霧器,以及配套施肥槍等。
點灌施肥一般分3次進行,第1次在辣椒定植后當天,第2次在定植后15~20 d,第3次在第1~2層椒果紅熟采收后進行。
第1次和第2次點灌施用總養分≥50%,N∶P2O5∶K2O=30∶10∶10高含N復合肥,或N∶P2O5∶K2O=15∶15∶15普通復合肥。第3次總養分≥57%,N∶P2O5∶K2O=12∶5∶40高含K復合肥,或N∶P2O5∶K2O=15∶15∶15普通復合肥。
第1次點灌施肥主要結合澆定根水和防除地老虎進行,每15 kg加入300~400 g高含N復合肥或普通復合肥600~800 g、氯氟氰菊酯(1 500倍液)10 mL、水溶性生根肥20 g,充分攪拌混合,每穴點灌液量100 mL左右,需水量為225~300 kg/667m2。
第2次點灌施提苗肥,以促進植株營養生長,提高苗架,為豐產奠定基礎。此次施肥應結合病蟲害預防進行,每15 kg水加入800~1000 g高含N復合肥或普通復合肥1 000~1 300 g,十三烷醇7~8 mg,充分攪拌混合,每穴點灌液量100 mL左右,需水量為225~300 kg/667m2。施肥劑量也可依據土壤墑情作相應調整,在控制肥料用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和降低施肥濃度,減少和增加點灌液量,達到施肥和保墑雙重效果。
第3次點灌施花果肥,以促進植株生殖生長,保花保果。每15 kg水加入800~1 000 g高含N復合肥或普通復合肥1 500~2 000 g和硼肥80~100 g,充分攪拌混合,每穴點灌液量100 mL左右,需水量為225~300 kg/667m2。施肥劑量也可依據土壤墑情作相應調整,在控制肥料用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和降低施肥濃度,減少和增加點灌液量,達到施肥和保墑雙重效果。
第1次點灌用噴頭將肥液點灌在辣椒根莖部覆蓋泥土表面,讓肥液沿根莖周圍浸入根部,起到定根水和防治地下害蟲的作用。第2次點灌用施肥槍在離根莖部10~15 cm處破膜,將施肥槍插入深度達5~10 cm時進行點灌。第3次點灌用施肥槍在離根莖部15~20 cm處破膜,將施肥槍插入深度達10~15 cm時進行點灌。
2.6.1 辣椒疫病 發病初期結合施肥每15 kg水加8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5 000倍液,或50%氟啶胺可濕性粉劑 1 500倍液,或72%霜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灌根,間隔7~10 d灌1次,連灌2~3次。點灌施藥時噴桿插入距離根莖部15 cm、深5 cm左右,溶液劑量100 mL左右。
2.6.2 青枯病 發病初期用青枯立克30 mL對水15 kg進行灌根,7~10 d灌1次,連灌2~3次。發病中前期,用青枯立克50 mL對水15 kg進行灌根,7 d灌1次,連灌2~3次。點灌施藥時噴桿插入距離根莖部15 cm、深5 cm左右,溶液劑量100 mL左右。
辣椒點灌施肥能節約勞動量投入,減少肥料施用量,增加產量,提高投入產出率,在喀斯特地區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點灌的肥料施用應符合《DB 52/471無公害農產品肥料使用準則》。二是根據辣椒需水量和對土壤墑情的監測結果,適時適量科學灌溉。三是點灌用水應符合《GB 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并科學合理調度灌溉用水。四是病蟲害防治應符合《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