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士坤, 涂 勇, 蔣紅娟
(1.畢節市煙草公司 納雍縣分公司, 貴州 畢節 553300; 2.貴州省煙草公司 畢節市公司, 貴州 畢節 551700)
貴州省納雍縣位于東經104°55′40″~105°38′04″,北緯26°30′16″~27°05′54″,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較適宜煙草作物生長。為提升當地煙草產業發展,該縣開展了可持續發展項目(STP)試點。通過不斷宣傳交流和培訓,試點區域大部分煙農能知曉STP內涵并將其運用到烤煙種植日常工作中,同時煙農的管理理念、發展意識、環保意識、安全意識和大局意識明顯提升。STP體系涵蓋煙草行業中各類煙葉原料的生產和加工,分為加工部分和農藝部分。其中,加工部分涵蓋管理、工廠、環境和人4個領域,農藝部分涵蓋管理、作物、環境、人4個領域[1]。目前,全球已有3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煙葉可持續發展項目推廣評估[2],貴州省也于2016年在遵義和黔西南州起步實施煙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可持續發展項目體系已成為煙草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有力推進納雍縣煙草行業實施可持續發展項目,更好發揮STP助推納雍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介紹了該縣實施煙草可持續發展項目的有關情況并提出改進建議。
2018年納雍縣烤煙綜合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組織專業化育苗0.23萬hm2,組織社會農機翻犁0.19萬hm2,起壟0.19萬hm2,統一組織專業化打井移栽0.17萬hm2,專業化植保(蚜繭蜂生物防治)0.23萬hm2,專業化烘烤6萬擔(其中采烤一體化1萬擔,負責烘烤作業5萬擔),專業化分級7.23萬擔。
1.1.1 育苗 各育苗點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按要求進行育苗、病毒檢測。移栽后剩余煙苗由專賣人員監督進行深坑填埋等處理,并做好記錄。
1.1.2 土壤管理 采取合理的取樣方法對實施STP煙區的土壤進行取樣檢測,以確保檢測結果能反映煙區土壤真實狀況,同時實施土壤保育,施用有機肥、綠肥、油菜壓青。
1.1.3 蟲害防治 利用黃色粘板誘殺蚜蟲、粉虱、葉蟬、薊馬、斑潛蠅等;利用自制誘捕器防治地老虎、煙青蟲;蚜繭蜂防治蚜蟲,集中培育、分點釋放,全縣覆蓋。
2018年,全縣多種化經營完成產值2 185.58萬元。育苗棚種植蔬菜46 916 m2,實現產值56.54萬元;利用基本煙田990 hm2,實現產值1 915.84萬元,其中種植無公害小麥662 hm2(輪作582 hm2,麥套煙180 hm2),產值1 149.77萬元;套種豌豆122 hm2,產值121.45萬元;種植辣椒146 hm2,產值437.71萬元;煙地間作紅薯9 hm2,產值26.82萬元;煙地輪作蔬菜20 hm2,產值24.89萬元;煙地輪作航天蔬菜34 hm2,產值155.19萬元。各類作物栽培中通過開展專業化服務措施,減少了勞動用工。
1.3.1 水資源 全縣煙草種植100%采用井窖式移栽技術,減少了移栽用水對水資源的大量消耗。
1.3.2 廢物回收 每年回收農藥包裝物及廢舊漂浮盤共計3.84 t,送至有處理資質的單位統一處理;回收地膜共計150.17 t,其中STP試點回收36.85 t,交由合作社進行處理。
1.3.3 包裝物 收購前發放煙用預檢袋,要求煙葉運輸必須使用預檢帶和麻片等進行包裝,禁止使用非煙物質材料進行包裝;禁止使用地膜和肥料袋及塑料繩打捆煙葉,推薦使用麻線或棉織的打捆帶包裝煙葉。
1.3.4 雜物追蹤 建立非煙物質登記臺賬,在采收綁桿、儲存運輸及專業化烘烤分級時,對煙農抽查進行非煙物質登記,并進行風險值評估;煙葉成包時使用煙葉賦碼機進行二維碼賦碼標簽,可通過掃碼到戶,使發現的非煙物質能追溯到農戶。
服務區技術員應經過培訓上崗,加強安全培訓,讓煙農了解農藥安全使用方法和其他注意事項。同時,要求煙農確保雇工配備勞保用品以減少皮膚與新鮮煙葉直接接觸,減少相關操作對人員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煙草行業主管部門和煙草公司應提高對實施STP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以烤煙生產發展為根本,堅持以STP管理理念為重點,以創新培訓和管理模式為保障,鞏固現有成果,并不斷將STP發展理念“鑲嵌”煙草行業發展各項工作中,推進煙草行業STP向縱深發展。通過充分認識STP實施現狀,不斷總結經驗,按照烤煙生產節令和STP體系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突出重點,找準缺陷,查缺補漏,科學制定工作規劃和具體措施,配套設立相關工作機制,確保具體工作的實施得到落實。
煙農是煙草行業的重要主體,也是實施煙草STP的重要基礎。針對STP實施過程中因宣傳培訓力度不足,部分煙農和技術人員對STP認知理解較淺,進而導致項目實施出現偏差,達不到預期目標的突出問題,應深入生產一線,對煙農和技術員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按季度、分節令、分片區,采取集中培訓、現場培訓、資料發放、張貼宣傳畫或創新其他培訓方式,切實增強煙農和技術人員對STP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參與積極性。為保障培訓成效,還應對培訓成效進行科學評估,建立相應的溝通反饋機制,及時改進宣傳培訓工作。
煙葉生產技術員應經常開展田間走訪、檢查指導,有效解決作物領域、環境領域和人領域的立即整改事項清單內各事項。應重點圍繞烤房升級改造,因地制宜推廣烤煙新技術,降低資源消耗。同時完善煙葉生產追溯體系,為保障煙葉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