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娟,金臻嵐,陳 瑋,劉 慧
(1.銅仁市科教信息站,貴州 銅仁 554300;2.銅仁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貴州 銅仁 554300;3.銅仁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貴州 銅仁 554300)
百香果學名西番蓮,別名雞蛋果、時計果。西番蓮含有超過165種芳香類物質,是世界上已知最具芳香的水果之一,幾乎涵蓋了熱帶大部分水果的香型,因而得名“百香果”[1]。百香果主產于澳大利亞、美國(夏威夷與佛羅里達州)、南非、肯尼亞以及巴西等國家和地區。我國1913年從菲律賓引入臺灣種植,1956年又從印度尼西亞引入福建省廈門市一帶種植,2012年貴州各地農戶自發零星引進開展試種,并獲得成功和收益。目前我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均有栽培[2]。
2015年銅仁開始引進百香果在沿河縣沙子街道、松桃縣平頭鎮興隆塘村2個點引種栽培。沿河縣在海拔520 m的沙子街道米溪村引種栽培,株距3 m × 3 m行,平均密度100株/667m2,棚架高2.5 m,8月底采摘上市,產量約1 000 kg/667m2。產品多數銷往廣西等地,由廣西飲料加工廠按批發價7~8元/kg收購;少量當地銷售,單價7.5元/kg。松桃縣平頭鎮興隆塘村從廣西桂林引進百香果試種,種植面積0.133 hm2,8月中下旬開始已陸續采收,產量一般750~1 000 kg/667m2,合同收購價7元/kg。2015—2019年期間,銅仁市百香果面積為130~200 hm2,由農戶自行生產,主要銷往廣西、湖南相關制藥廠加工。2020年銅仁市百香果種植面積達1 000 hm2,主要銷往廣西加工,部分線上線下銷售。
銅仁市農業部門與氣象部門發揮部門聯動作用,根據百香果種植所需光照、氣溫、海拔高度等指標要求,由氣象部門篩選出百香果適宜種植區域大規模發展百香果產業。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品種口感、香氣、市場需求等,選擇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耐貯運、自花授粉,易種植的紫香1號、臺農2號品種。
由于銅仁降雨量大,且夏季高溫高濕,冬天易出現凝凍天氣,加之病蟲害因素,推廣T型搭架,易通風減少果園內濕度。百香果在熱帶氣候為多年生植物,為避免凝凍天氣導致百香果植株第2年減產,實行一年一種,保障果園產品品質、產量,減少田間病蟲害。
銅仁市推廣應用綠色生態生產技術,引導實體采用果園綠肥、果園種草、種藥材、果園養蜂、果園養禽等種養搭配復合模式開展建設;開展化肥農藥“兩減”行動,采用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減少化肥用量;采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控、理化誘控、精量化用藥等綠色病蟲害防控技術,減少農藥使用。
根據百香果生長所需溫度、光照、土壤等基礎劃分出適宜的種植區域指導區縣進行種植,并依托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百香果規模化發展。一是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龍頭企業對合作社產品進行定級定價收購,收購的產品進行重新揀選,優良果品進行電商渠道、鮮食水果市場銷售,小果進行深加工;二是省政府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對種植百香果的企業、合作社、果農按畝補助,實行先種后補原則;三是縣政府針對具有一定種植規模的企業或合作社利用扶貧基金進行貼息扶持。
銅仁夏季高溫高濕,病蟲害較多,2020年是第1次大規模推廣種植,部分果農未重視排水溝渠,導致病蟲害增多;突發性冰雹天氣致命性毀壞果園、冬季凝凍天氣導致植株越冬難,需一年一種,增加生產投入成本。
目前種植百香果均以鮮銷為主,銅仁市當地無建設加工廠,缺少百香果加工類企業,當鮮銷滯銷時會給企業、種植農戶帶來較大經濟損失,導致農戶來年種植積極性降低,達不到脫貧致富效果。
百香果屬于熱帶水果,目前在銅仁市植株及果實品質表現良好;而銅仁冬季多雨且伴有凝凍天氣,使暴露在外的植株被凍傷或直接凍死,引起來年植株萌芽率或果園毀滅性災害。
貴州銅仁的百香果種苗多數來自廣西,增加了種植投入成本,因受價格和運費影響,果農購入小苗,導致后期生長期延長;購進的種苗容易攜帶有相關病毒,潛伏期較長,后期發病較重,病毒擴散會造成果園致命性經濟損失;政府引導有百香果育苗經驗的企業建立育苗大棚,制定當地百香果育苗標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育苗繁殖,政府給予一定扶持,解決百香果種苗問題。
制定地方種植標準,培育或引進加工企業,延長百香果產業鏈,避免因鮮食水果供過于求引起產品滯銷問題。政府引進或培育當地企業進入百香果產業,并完善整個產業鏈;積極引導企業進入百香果產后加工相關產品研發與生產,解決產品銷售難問題,發展訂單農業,推進百香果產業可持續發展。
目前百香果種植技術以區縣農技人員負責為主,省、市專家為輔,百香果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基層農技人員人數有限,百香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為此,應加大對當地種植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的百香果栽培技術培訓力度,提高果農栽培技術,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為減少果農在果苗上投入、因每年更新種苗而延長百香果第一批果采摘時間帶來的經濟損失,加大對百香果植株越冬防寒模式研究力度;通過試驗探索百香果在貴州地區適宜的越冬模式,根據當地氣候環境因子及百香果生長需求因子,確定貴州百香果越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