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解析
“正數和負數”是七年級數學第一章第一節的內容,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的知識。本節課是小學學過的自然數與分數的延續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數的基礎。作為初中階段的第一節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區分正、負數以及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正、負數的概念。 會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理解正、負數的表示方法,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體會數學符號與其對應的思想,掌握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二、重難點
重點:正、負數的意義,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難點:正、負數的意義及0的內涵。
三、學習過程
(一)引課
歡迎同學們順利的升入初中,成為初一年級的一名學生,從今天開始,
我將帶領大家開始神奇的數學之旅。在我們的這個教室中就有許多數學的應用,我們在一個長約為12米,寬8米的教室里,多數同學都是13歲,我們班54人,占全年級人數的8%,我們的講臺寬0.8米,高1.2米。
問題1:在老師剛才的描述中出現了你所熟悉的哪幾類數字?
以前我們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
問題2:那么在實際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嗎?你能舉例說明嗎?
在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下面的一些量,能用學過的數表示嗎?
(1)汽車向東行駛3千米和向西行駛2千米。
(2)溫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二)新知
活動一:相反意義的量
小組討論:
上面這些例子中出現的各對量,有什么共同特點?
這里出現的每一對量,雖然有著不同的具體內容,但有著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向東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買進和賣出都具有相反的意義.
你還能再舉出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嗎?
活動二:正數與負數
只用原來所學過的數很難區分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例如,零上5℃用5表示,那么零下5℃再用同一個數5來表示就表述不清了.
在天氣預報圖中,零下5℃是用-5℃來表示的.一般地,對于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可以把其中一種意義的量規定為正的,用過去學過的數表示;把與它意義相反的量規定為負的,用過去學過的數(零除外)前面放上一個“-”(讀作“負”)號來表示.就拿溫度為例,通常規定零上為正,于是零下為負,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則用-5℃來表示.
在(1),如果規定向東為正,那么向西為負.汽車向東行駛3千米記作3千米,向西行駛2千米記作-2千米.
在(3)中,如果規定收入為正,收入500元計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應記作-237元.
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上面我們引進了-5、-2、-237、-0.7,像這樣的數是一種新數,叫做負數.過去學過的那些數(零除外),如10、3、500、1.2等,叫做正數.正數前面有時也可以放上一個“+”(讀作“正”)號,如5可以寫成+5,+5和5是一樣的.
一個數前面的“+”、“-”號叫做它的符號。“+”號讀作“正”,“-”號讀作“負”,如:“+3讀作“正3”;“-5”讀作“負5”。
活動三:(“0”的意義)
思考:一個數不是正數就是負數,對嗎?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負數的分界。
例題:
1、觀察課本中的圖形,試著說明它們的海拔高度.海平面的高度如何表示?
2、解釋圖中的正數和負數的含義
它們以什么為基準?
總結:“0”的意義
引入正負數后,0不再簡簡單單的只表示沒有。
它具有豐富的意義,是正負數的基準。
如:1、空罐中的金幣數量;
2、溫度中的0℃;
3、海平面的高度;
4、標準水位;
5、正數和負數的界點;等等……
(三)練習
★1、讀出下列各數,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1,2.5,+ ,0,-3.14,120,-1.732,-
★2、80m表示向東走80m,那么-60m表示 ? ? ? 。
★★3、如果水位升高3m時水位變化記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時水位變化記作 ? ? ? m。水位不升不降時水位變化記作 ?m。
(四)小結
1.知識方面
本節課,學習了正、負數的概念;相反意義的量;“0”的意義。
2.思想方法方面
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點評:
本節課,首先,準確把握學生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學設計從生活情境出發,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最大限度地適應了學生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其次,準確把握正數和負數的課程目標地位,這對學生的符號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教學素材服務于教學重點難點。設計中,生活情境的創設是教學重點的鋪墊、教學過程的展開就是教學重點--負數概念形成的過程、知識的鞏固與練習也是重點升華的過程。
第二,教學專業屬語的變化就是理念和教學的變化。本設計中三個重要學生活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體現在確定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方案上。
除此之外,有兩個問題需要思考:
一是教學難點中“0的內涵”有爭議。“0的內涵”無論在理解上還是在知識結構上,確實是難點,但是否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0的內涵”是否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何進行教學處理?
二是如何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作者簡介:丁桃紅,濮陽市第五中學數學正高級教師,數學特級教師。以來以來引領工作室發團隊探索數學概念數學,本文就是市級課題《初中數學概念課教學策略與研究》的一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