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霞

【摘要】目的 探討在急診患者搶救中應用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的臨床效果及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急診科曾接收的124例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中患者在急診搶救過程中給予其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中患者在急診搶救過程中實行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結果 在搶救及護理結束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急診搶救時間,觀察組中患者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其中,觀察組達到的護理滿意率為95.2%,而對照組只有80.6%,兩組患者差異顯著。結論 在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應用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具有理想的臨床效果,可縮短搶救時間,提升搶救效率,使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得以提升,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急診搶救;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對于急診科室所接收的患者,基本上都是一些危重疾病患者,因而提升搶救效率具有重要的價值及意義,也是急診搶救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在目前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急診護理屬于重要內容,也是實現(xiàn)有效搶救的保障,而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在提升護理質量及有效性方面表現(xiàn)出重要的作用及價值,有利于搶救工作的開展。基于此,本文特選擇選擇我院急診科接收的患者124例,在搶救護理中分別應用護理與應用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特進行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患者均為我院急診科接收的患者共124例,以隨意方式分組,得到患者數(shù)量相等的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中男32例,女30例,患者的年齡26~68歲,平均43.5±2.5歲;觀察組中男31例,女31例;年齡25~66歲,平均42.8±2.8歲。
1.2 方法
對照組中患者在搶救過程中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急診科室在接收急診患者之后,護理人員制定常規(guī)護理方案對其實行護理工作。
觀察組中患者在急診搶救過程中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其具體流程及措施包括以下幾點。(1)作為護理人員應當保證全天處于待命狀態(tài),一旦有患者需要急救即刻隨醫(yī)生前往,且準備好相關藥品及設備,在到達救治現(xiàn)場之后應當對患者疾病進行評估,預防休克,且與聯(lián)系醫(yī)院科室,以做好院內搶救準備。(2)在運送患者到醫(yī)院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積極鼓勵,對患者情緒進行安撫,增強患者的求生欲。(3)醫(yī)院內的急救護理人員應當依據(jù)醫(yī)院外護理人員所反饋的患者有關信息,將有關急救藥品及急救設備準備好,以保證患者到達醫(yī)院之后能夠對其及時進行救治。(4)在患者達到搶救室之后,作為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具有情況對其實施個體化護理,對醫(yī)囑嚴格執(zhí)行,且需要為患者家屬提供幫助,使其能夠盡快辦理住院手續(xù),使患者家屬的不安情緒得到有效緩解。最后,對于需要院內轉運的一些患者,需要注意對患者病情進行詳細準確評估,有效實行提前的道路疏導,制定轉運過程中應急預案[1-2]。(5)對于急診科室內的患者而言,大多數(shù)都是由于突發(fā)急癥而進入急診科室,也就需要急診科室內的護理人員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對于急診搶救流程需要持續(xù)不斷完善,對于急診搶救過程中需要使用的相關儀器設備應當有效落實消毒殺菌工作,在儀器的消毒殺菌處理完成之后,還需要注意對其實行合理管理,保證各種儀器設備都能夠正常運轉,以保證急診搶救工作的更好開展。(6)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與醫(yī)生積極配合,遵醫(yī)囑對患者的各個方面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需要及時上報醫(yī)生進行處理,以避免在急診搶救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意外而導致患者病情加重,保證急診搶救的更有效落實,同時使臨床護理工作有效開展。
在患者急診搶救及護理結束之后,對患者整個搶救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時間進行統(tǒng)計調查,并且需要統(tǒng)計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率,以判斷護理效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于研究結果以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統(tǒng)計分析,通過均數(shù)±標準差對搶救時間相關數(shù)據(jù),利用%對護理滿意率表示,且行t檢驗與x2檢驗,統(tǒng)計學差異以P<0.05為標準。
2 結 果
2.1 觀察兩組患者的搶救時間
通過對患者搶救情況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接診時間、分診時間以及檢查時間與治療時間分別為8.2±1.3 min、1.2±0.4 min、10.1±2.1 min、56.8±8.6 min,而對照組中患者的時間分別為18.6±3.6 min、3.2±1.1 min、16.3±3.5 min、73.5±9.2 min,兩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意義。
2.2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其中,觀察組達到的護理滿意率為95.2%,而對照組只有80.6%,具體如表1。
3 討 論
對于急診科室內的患者而言,通常病情惡化速度都比較快,且病情都比較嚴重,且發(fā)展速度也比較快,因而需要在較短時間之間實行及時搶救,并且需要在搶救過程中以科學合理的流程進行護理,以便使急診搶救得到滿意的效果。在急診搶救護理方面,對于常規(guī)急救護理流程而言,通常情況下都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進行準備工作,并且在護理工作的實際開展中護理人員也僅僅使執(zhí)行醫(yī)囑開展相關準備工作,在護理工作的落實中缺乏明確的牧寶,導師患者的搶救及護理效果不夠理想,無法使搶救成功率得到保證,甚至有些情況下會導致?lián)尵茸罴褧r間被耽誤,致使各種并發(fā)癥產生。而通過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可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具有較高價值。對于急診護理流程的優(yōu)化,其主要目的就是對搶救時間進行優(yōu)化,積極構建綠色通道,實現(xiàn)護理構成的優(yōu)化,并且使護理更加規(guī)范,使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具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同時,通過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可以實現(xiàn)對患者的及時搶救與護理,避免延誤病情,并且能夠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及措施,使患者的搶救得以及時有效進行,因而對于急診搶救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利,可使患者的搶救時間有效縮短,使患者的死亡率得以有效降低,進而實現(xiàn)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滿足急診搶救要求[3]。由本文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接診時間、分診時間以及檢查時間與治療時間相比于對照組而言明顯比較低,并且觀察組中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相比明顯比較高,這一研究結果與其它報道的研究結果類似,這表示在急診搶救工作中實施急診護理流程的優(yōu)化對于急診搶救工作的開展十分有利,也是提升患者對急診科護理滿意度的一種有效手段及方式,需要急診科護理人員對這一方面加強重視及研究。
綜上所述,在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應用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具有理想的臨床效果,可縮短搶救時間,提升搶救效率,使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得以提升,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吳沛鳳.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在急診患者搶救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名醫(yī),2020(03):210+213.
[2] 黃佩純.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在提高急診患者搶救效率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9,26(11):1551-1552.
[3] 趙彩虹.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在急診患者搶救效率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03):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