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飛 關立國

秉承“為學科教師專業發展奠基”的教研總體目標,哈爾濱市構建形成了“立體化”的三級教研體系,即:以各區(縣)教研員、各學校主管校長為成員的一級體系,即學科專家團隊;以市、區(縣)兼職教研員以及學科帶頭人為成員的二級體系,即學科卓越團隊;由體育名師工作室團隊成員組成的三級教研體系,這部分成員主要來自一線體育學科骨干教師。三級教研體系的建立,讓縱向發展的研修團隊與橫向發展的課堂教學相交叉、相融合、相促進,有效推動了哈爾濱市體育學科教研活動特色發展,提升了哈爾濱市一線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學科專家團隊加強頂層設計,確立學科發展方向
1.做好頂層設計,目標引領發展。學科專家團隊立足哈爾濱市體育學科發展,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集中會議,會議主要內容有:學科政策、前沿理念學習,學科發展動態的交換與分享;對學科發展面臨的共性與個性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建議;確立學科年度、學期工作目標與任務;把脈學科重點工作;每一年度學科教研內容的選擇、活動舉辦,以及科研內容的選題策劃。
2.實施聯合教研,實現以點帶面。為打破區域化限制,最大化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依據《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關于加強市、區(縣)校三級教研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以提高育人水平為目標,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抓手,以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為著眼點,哈爾濱市體育學科積極推動區域聯合教研,打造了聯合教研典型——“阿(阿城區)松(松北區)里(道里區)區域聯合教研體”,有組織、有計劃地打破地域限制、行政劃分,在特定的時間圍繞共同的課題,聯合開展教研活動,且效果顯著。一是,阿城區靠近山區,冬季冰雪資源豐富;松北區是新區,新建校多,場館資源優勢明顯;道里區是主城區,具有相對較好的骨干教師團隊、經濟基礎等,三區聯合教研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教學難題共同破解。二是,聯合教研以輪換主持教研的形式展現出各地區、各學校的特色,同時取得的成果以現場會的形式向全市推廣,以此推動全市學校體育的發展。
如,道里區主持的課題“區本課程‘跳繩課程開發與應用”,由三區學科專家團隊共同統籌規劃并明確任務分工,由體育名師工作室具體實施,通過2個月的設計與實施形成了較為系統完善的成果,并向全市展示推廣;阿城區承辦的主題為“冬季冰雪特色課程開發與利用”的展示活動,三區面向全市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冰雪課程內容;松北區在主持聯合教研活動的同時協辦了2019年黑龍江省四城市教學交流研討活動,“阿(阿城區)松(松北區)里(道里區)區域聯合教研體”承擔了開幕式任務,在三區學科專家團隊的共同策劃下,在展示三區教科研成果及各學校校本特色課程、體育教師基本功的同時,充分體現了近年來哈爾濱市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成果。
二、學科卓越團隊分解目標任務,制訂行動方略
學科卓越團隊由市、區(縣)兼職教研員和學科帶頭人組成,他們的職責就是分解目標任務,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方略,保證活動順利開展。如果說學科專家團隊是為學科發展明確路線、奠定發展基調,那么,學科卓越團隊的成立就是要不斷推進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實踐探索,將體育學科的發展目標落地,將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學科卓越團隊目標落實、任務實施主要采取主題研修活動的形式。主題研修活動內容主要圍繞學科專家團隊設置的教研主題展開,并依據哈爾濱市“研、培、練、賽”一體的教研活動思路,分解成課堂教學大賽、教學基本功大賽等實踐形式,其中課堂教學大賽主要有哈爾濱市“燭光杯”課堂教學大賽及區級“超越杯”“創新杯”課堂教學大賽等,是以課堂為重點、課例為載體,并由團隊具體組織實施,各項活動均為每兩年舉辦一次;教學基本功大賽主要有哈爾濱市體育學科崗位大練兵活動、哈爾濱市體育學科專業技能比賽等,主要考察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課堂教學水平,同樣由團隊負責設計實施,每兩年舉辦一次。
其中,教學大賽有自選內容授課和武術、跳繩、足球等區本課程的同課異構,參與教師都是經過各區、各學校選拔推薦的優秀體育教師;而教學基本功大賽則是根據教師自身所學專項,設立知識素養、必測內容和選測內容三項,活動形式多種多樣,而且必須是全員參加。主題教研活動的開展,有效提高了哈爾濱市體育教師群體的專業化水平,以教學、研究、培訓為基點,搭建素養提升、能力培養、業務成長的平臺,并建立自查、評價、激勵的工作機制。其中,自查機制,即在教學前自查,將疑難問題、教學困惑記錄下來,分享在團隊微信群或研修平臺上并展開討論,聽取大家的建議;評價機制,即要求參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實時評價或在課后進行總結性評價,可以是教師自評,也可以是其他教師評價、師生之間互相評價及學生反饋評價等,由此讓每一位教師更加明確自己的特長,找到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提升自己;激勵機制,就是為體育教師搭建了提升自我的通道,即體育教師通過自身努力,且伴隨著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可以晉級進入相應水平的團隊中,如晉級到名師工作室團隊、學科卓越團隊乃至學科專家團隊中去,相反,消極的、碌碌無為的體育教師就會降級到下級團隊直至退出團隊,這讓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從中獲益。
每一次教研活動都是對哈爾濱市三級教研體系的一次檢閱和歷練,通過一次次的活動不僅使學科卓越團隊收獲了成長,更讓廣大一線體育教師獲益匪淺。扎根基礎教育,深挖教材內容,落實課堂教學,向課堂要效果,這一直是學科卓越團隊孜孜以求的目標。經過多年積累與發展,在學科卓越團隊的實踐探索中,“天鵝項下的珍珠”哈爾濱市體育教研成果顯著,一線體育教師普遍形成了低段以多樣化冰雪活動興趣培養為主、中高段以滑冰滑雪教學為主的較為清晰的課程梯度認知共識;各區(縣)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成果,如從2014年的《冬季體育課程內容的研究成果匯編》到2016年的《冬季體育課程開發成果匯編——教師備課指導用書》,再到2019年的《冬季滑冰教學指導意見》,道里區冬季課程開發成果漸豐,這些也是對道里區冬季課程發展歷程的見證。
正是在“立體化”三級教研體系的帶動下,在學科卓越團隊的不斷探索中,秉承創新的理念,無論地屬城區還是農村,各學校均立足于區域特點、本土特色等實際,尋求適合自己學校的校本特色課程,力求做到“一校一本”,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由此強體之路在校園中越走越寬、越走越精。如,哈爾濱市道里區榆樹鎮中心校是道里區的郊區學校,該校秉承“行讀書之風,走強體之路,開藝術之花,結科研之果”的辦學理念,強調“夏為冬用,冬夏雙修”的強體思維。再如,哈爾濱市歐洲新城經緯小學校的“生命力課程”就是讓學生通過體育課鍛煉身體的同時,知道生命的寶貴,珍惜生命,愛護生命。
三、名師工作室團隊攻堅克難,為學科目標任務達成保駕護航
作為“立體化”三級教研體系的第三級,體育名師工作室團隊時刻反映著哈爾濱市、區(縣)以及學校的學科發展趨勢,展現出的是哈爾濱市一線體育教師的業務能力及科研水平。體育名師工作室并不僅僅是“立體化”三級教研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更要發揮其輻射全市體育教師的作用,帶動全市體育教師專業成長。
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體育學科為了更好地發揮體育名師工作室成員的輻射帶動作用,以“邢飛工作室”為切入點,相繼成立了李巍工作室、孫艷吉名師工作坊、杜鵑工作室等子工作室(坊),一線體育教師成為體育名師工作室的主要力量。其中,杜娟工作室把20余本不同版本的體育教材進行了整理和歸納,匯編成了《現行教材優化整合——小學體育教學教師用書》一書,為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提供了參考,而工作室成員也通過參與整理對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有效提升了他們對教材的解讀能力及課堂教學實效。
體育名師工作室不僅要做“立體化”三級教學研修活動的推廣者,更應成為執行者。如,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線上教學、居家學習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體育教師成為“主播”。為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這一變化,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體育學科采取視頻會議的形式,組織以哈爾濱市九區九縣體育教研員為主的學科專家團隊,研究延期開學線上教學預案,并積極配合哈爾濱市教育局指導學科教師制訂線上教學預案,進行居家網絡體育教學。各體育名師工作室立即行動起來,以“停課不停練,每天鍛煉半小時,遇見更好的你”為主題,開展“假期體能天天練”活動。為提高教研員和體育教師所錄制微課的質量,通過釘釘平臺組織以“有溫度的體育教研”為主題的哈爾濱市體育教師微課制作網絡培訓,該培訓共500余名教師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哈爾濱市充分發揮體育名師工作室教研團隊研究、指導、輻射的優勢,引領市、區(縣)、學校三級教研團隊,組織一批專業能力強的體育教師錄制居家鍛煉小視頻;并利用“哈爾濱市體育名師工作室”微信公眾號、哈爾濱教育云平臺、黑龍江省元申廣電“空中課堂”頻道等網絡平臺資源,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特點,合理選擇適宜的鍛煉內容,采取科學、實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全市中小學生進行“居家每天鍛煉半小時”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以健康的體魄戰勝病毒,打贏防疫阻擊戰。
正是有了“立體化”三級教研體系的支撐,才能讓哈爾濱市體育學科應對疫情的方法與措施得當,也正是有了三級教研團隊的引領與輻射,才能讓所有人面對線上教學時處事不驚、有條不紊。
哈爾濱市體育學科“立體化”三級教研體系的發展囊括了市、區(縣)所有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每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同時,盡管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新時期新要求,哈爾濱市教研工作仍需堅持立足體育學科教學的實效性,扎實推進完善教研體系建設,不斷推進體育教研“立體化”進程,并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體育教師隊伍,提升體育教師科研能力,擴容體育教研體系。此外,在立足“縱向”的體育教研活動的同時,哈爾濱市還將與其他省份開展聯合教研活動,汲取新的理念,不斷提升教研團隊能力,打造更多的學科專家團隊和學科卓越團隊,構建更多的體育教學研修體系,讓體育教師在交流活動中受益,并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