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芳
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等待”就是教師預留給學生消化課堂知識、思考課堂問題的時間,等待學生理解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完成教師布置給自己的任務,等待學生消化所學知識,從而掌握所學知識,讓知識為己所用。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與養(yǎng)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等待;策略
引言
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在完成知識點講解之后,需要給小學生一定的反思和總結(jié)時間,使學生對教師講解的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這也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此,課堂等待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幾乎很少會在課堂上給小學生留出等待時間,這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是非常不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分析課堂等待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有效的應用策略,對于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等待”教學策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運用現(xiàn)狀
(一)教師關注知識的呈現(xiàn)性,忽略過程的參與性
小學生從幼兒生活過渡到學校生活,其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是極其高漲的,但是在進入小學學習一段時間后,學生入學時的興奮點漸漸地降低,不再有樂于表現(xiàn)的積極性。究其原因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單調(diào)、枯燥、呈現(xiàn)的方式傳授知識,忽略了學生喜愛趣味性、參與性學習的特點,因此學生對學習也就表現(xiàn)出冷淡的態(tài)度。
(二)教師關注優(yōu)等生的需求,忽略學生的差異性需要
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有的教師往往喜歡叫優(yōu)等生來回答問題,卻忽視了群體中自信心不強、基礎較差或者理解能力不夠的學生。當教師一帶而過時,這部分學生來不及思考,只能被動地接受別人的答案,同時他們又缺乏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成了課堂上的旁觀者。
(三)教師關注錯誤的更正,忽略錯因的探究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錯誤總是難免的,錯誤的出現(xiàn)恰恰使教師了解了學生學習的效果,是課堂中的一種寶貴資源。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學生出錯后,急于否定,急于更正,甚至有責問訓斥的現(xiàn)象發(fā)生,忽視了學生靜心發(fā)現(xiàn)、靜心思考、探究錯誤根源的過程。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等待”策略
(一)課堂活動中“等待”,預留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
新課改的語文課堂中,教師都為了追求高效課堂,特別是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很容易走思,這時候教師就要花心思設計大量的課堂活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因而,在教師組織學生實施課堂活動時,要學會“等待”,預留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時間的內(nèi)學習更多的知識。俗話說,只有碰撞才能激發(fā)更多火花。學生也不例外,學生在討論中學到的知識比教師單純講授要快速、廣泛得多。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學會“等待”,學會放手,相信自己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在“等待”的時間內(nèi)觀察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再適當?shù)馗淖兘虒W任務,從而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堂提問中“等待”,給足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愛表現(xiàn)自己,再加上小學低年級語文知識相對比較簡單,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少。因而,一旦教師問題落下,學生立馬就會舉手反饋,甚至有的學生人云亦云,也隨大流地舉起手,很少有學生真正自己去認真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努力放慢自己的“腳步”,反復地重復問題,給足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讓學生認真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么,這種慢節(jié)奏的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學情,適當?shù)匚⒄{(diào)自己教學任務,找出適合當前學生學情的語文知識,這樣的課堂要比盲目的教學高效得多。
(三)靈活運用“課堂等待”,讓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更豐富
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與學生的最后學習效果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效果。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認知水平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已經(jīng)暴露出諸多問題和缺陷,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快速理清教學思路,整合相關教育資源,通過“課堂等待”的實際應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節(jié)奏感,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多元化,而不是像傳統(tǒng)教學那樣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
同時,“課堂等待”也是提高課程教學質(zhì)量較為便捷的方式之一,對于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都起到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例如,在講解《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有效運用“課堂等待”提高教學質(zhì)量。首先教師可以對課文背景進行簡要介紹,一只烏鴉口渴了,但是瓶子里的水不夠滿,烏鴉喝不到。要想幫助烏鴉喝到水,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就可以進入“課堂等待”,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
結(jié)束語:
總之,高效課堂的教學效益只有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才能達到高效,而這個有效性也只有教師通過加強等待意識,智慧性地給予學生學習活動的時間,適時運用好“課堂等待”策略才能得以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吳冬冬.課堂等待:一種有效的數(shù)學教學狀態(tài)[J].江蘇教育研究:實踐(B版),2018(10).
[2]張海華.遲來的“告白”,創(chuàng)造無限精彩——論語文課堂教學的等待藝術[J].內(nèi)蒙古教育:B,2018(7).
[3]徐鑫鑫.小學語文課堂等待在教學中的妙用[J].考試周刊,2017(79).
[4]蘭玉梅.如何激活小學語文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