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的特征,對學生進行快樂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學的樂趣,使學生更加愛學、好學,不斷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快樂教學法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以此可以讓學生保持對語文學習的新鮮感,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法;兒歌;生活;游戲
運用快樂教學法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是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的,它可以激活并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只能當課堂聽眾的現象,讓學生主動進行語文學習活動,從而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不斷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貫徹快樂教學的理念,并要利用多種有效的策略對學生開展快樂教學,從而能夠讓學生以更加飽滿的激情進行語文學習,不斷促進高效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構建。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法的運用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引入兒歌,創設輕松學習環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兒歌引入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從而能夠消除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緊張心理,不斷促進理想教學成績的實現。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入兒歌,以此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從而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以《小小的船》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有關內容之時,我先為學生播放了《小小的船》這首兒歌,讓學生進行欣賞,以此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進行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然后,我借助音樂,為學生示范朗讀了這篇文章,以此將學生帶入了有聲有色的情境當中,使學生感到了語文教學的新奇有趣,不斷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最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1.彎彎的月兒是什么樣的呢?彎彎的月兒像什么呢?2.想象一下你坐到了月亮上面,此時,你看到了什么呢?以及激活了學生的想象,不斷加深學生對這首詩的理解。這樣,教師通過引入兒歌,激活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做好了語文學習工作,不斷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聯系生活,增加學生學習資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聯系學生的生活進行語文教學,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掌握更為全面的語文知識體系,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聯系學生生活進行教學,以此可以讓學生和興趣握手,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
例如,以《雪地里的小畫家》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有關知識時,我先為學生出示了生活中常見的動物的腳,并讓學生猜測是哪些動物,以此做到了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后,我讓學生閱讀了教材當中的文章,并讓學生借助拼音,認讀了教材當中的生字。接著,我利用多種形式,如開火車游戲、創設情境等,對學生進行了識字教學,以此激發了學生學習教材生字的興趣,使學生掌握了生字的字音,記住了生字的字形,不斷促使學生進行生字學習壓力的降低。之后,我對學生進行了朗讀訓練,讓學生反復朗讀了教材當中的文章,以此使學生產生了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并深入理解了文章講述的內容。最后,我結合生活,為學生講解了動物冬眠的相關知識,以此拓展了學生視野,不斷提高了學生的知識積累水平。這樣,教師通過聯系生活進行教學,實現了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零距離的目標,降低了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恐懼心理,獲得了教育教學的雙贏。
三、組織游戲,實現寓教于樂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為學生組織多種充滿趣味性的教育游戲,可以激活語文教學課堂,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組織游戲,以此可以讓學生在玩樂中進行知識的探究與學習,從而能夠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例如,以《ao ou iu》為例,在講述教材當中的拼音知識時,我先借助教材插圖,為學生講述了教材當中的拼音的讀寫方法、標調規律以及與韻母拼讀音節的方法,以此使學生輕松掌握教材當中拼音知識。然后,我為學生組織了常見的快樂神槍手和快樂前滾翻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了自己掌握的拼音知識,不斷加深學生對教材拼音知識的記憶和運用,取得了極大的教學收益。這樣,教師通過組織游戲,增加了語文拼音教學的吸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了拼音學習,取得了語文拼音教學的極大成功。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對學生實施快樂教學法是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可以讓學生將學習當成一種享受,從而能夠實現讓學生進行樂學的目標。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對學生開展快樂教學,并通過引入兒歌,創設輕松的學習環境;聯系生活,增加學生學習資源;組織游戲,實現寓教于樂目標等途徑,充分發揮快樂教學法的優勢,從而能夠較好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趙艷娟. 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吉林教育,2016(6).
[2]婁月芳. 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法的應用探究[J].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5,000(00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