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北區校 江古月
珠心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算盤教具綜合調動小學生的感官能力,以挖掘潛能和啟迪智慧,使得大腦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提升計算效率,從而優化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改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珠心算教學的積極推動作用,把計算法則和簡便高效的計算方法滲透到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真正實現珠心算教學和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綜合素質。
作為一種計算手段,珠心算教學應當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在新課導入和計算題訓練過程中貫徹珠心算教學,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計算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珠心算作為借助算盤進行的教學活動,需要提供設備支持和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和軟件,為學生展示珠心算的積極作用,使得小學生從內心深處激發出對于珠心算學習的需求和積極情感,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要把自主學習能力和深入探究精神滲透其中,體會到珠心算的方便和解題效率的提升。
例如,小學數學“元、角、分單位換算”的教學中,整合珠心算教學該內容,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趣味性的珠心算教學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課堂學習的專注程度。比如教師結合珠心算的實際操作,總結和歸納一種使用方法的兒歌,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珠心算興趣和規范計算過程:“小小算盤手中握,投入珠心算教學。各個檔位記清楚,右起第一分角元。無論硬幣和紙幣,對齊檔位好計算。”通俗性的兒歌使得小學生的珠心算有了方法和規律可以遵循,真正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豐富珠心算和小學數學整合,針對數學認數和口算教學內容進行引導,強化小學生的直觀認識,使得學生在認數和計算時能力增強,充分發揮珠心算的便捷性,滲透四則運算和心算技巧。在進行數的認識時,教學主要形式是借助珠算,呈現出生動形象的數字和計算,激發學生的感官能力和數學認同感,使得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和計算的認識更加深入,整合過程中要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教學重點,采取行之有效的高效教學模式,有效增強學生手腦并用的基本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計算水平,強化小學數學教師的指導功能,有利于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增強和優化,真正把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
例如,在教學“100 以內數的認識”時,教師可以有效結合珠心算教學進行如下設計:第一,認識數和珠心算的統一教學,對于數字“2”,教師可以分兩次為學生展示兩支粉筆,同時還要兩次把算盤上的算珠進行對應的位置移動,實現學生對于數字“2”的認識;第二,珠心算的計算過程教學,對于“1+1 =2”珠心算計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兩顆算珠進行組合,以珠心算的操作教學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環節中,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主要包括基本知識、解題技巧和綜合素養的教學,營造自由積極的課堂氛圍,可以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環節,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自主學習,以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鼓勵學生針對珠心算內容和計算技巧進行互動交流,真正把珠心算、口算和思維能力教學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尤其是小學生對于湊十法的學習和理解,有利于提升珠心算的效率和計算速度,真正把珠心算作為一種思維訓練環節。開設一些符合小學生學習興趣和計算訓練的環節,需要符合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小學生進行珠心算的自主性,不斷增強和訓練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實際的小學數學珠心算教學中,教師可以強化設計,營造自由愉快的計算教學氛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維和積極探究,逐步掌握珠心算技巧,提升教學和訓練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可以把小學生容易算錯的數學內容精心挑選出來,引導小學生利用算盤進行競爭式的教學,熟悉算盤基本結構以后,小學生增強了計算的能力,從而提升計算速度和準確度,比如在“100 以內的加減法”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定計算題目,要求學生口算并用算盤進行檢驗,“+30”操作,是把算盤的十位檔位珠子向上撥動3 顆,引導學生熟悉算盤的不同檔位,“+5”“-2”等珠心算操作,都需要小學生反復訓練。
總而言之,科學有效地把珠心算和數學教學融合起來,符合核心素養教學的要求,有利于順應時代教學潮流,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提高計算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數學解題能力和綜合素質,把握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合理引入珠心算教學,可以實現計算能力的優化,為提升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效率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