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國際學校 孫冬艷
素質教育對初中教育體系提出了更多要求,面對這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教師應積極體現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降低學生在學習中的抵觸心理,逐步推進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進程,綜合性提高學生能力素質。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則需要教師學習他人的經驗,用靈活的策略來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進行系統化的改變,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腳步,做出適應性的態度調整。以下立足于教學的現實情形,針對性地給出了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眾多教師以分數高低論英雄,導致教學發展不順暢,課堂上缺乏足夠的有效性與積極性。對此,教師應該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提升課堂效果,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通過知識的鞏固來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觀念。最終,在教學展示中,教師應側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降低后進生在學習中的焦慮心理,從觀念的革新上來制訂特定的學習計劃與基礎目標,使學生能真正喜歡上數學。
如,《勾股定理》一章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其與方程、未知數進行組合,讓學生能夠熟練運用代數去求解直角三角形中未知邊的長度。通過方程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加深學生對于“3、4、5”“5、12、13”這類常見勾股數的敏感度,并在能力基礎的培養下讓學生能快速進行開方運算與化簡,最后從勾股定理逆定理上來進行大量訓練,讓其能夠熟練進行知識轉化。對于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意識到知識上的不足,在彌補中加強其自信心,督促其進行自主探究,而不是過分與他人比較,在個性化教育的途中扭轉學生的學習觀念,從而切實做到對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具有眾多表現形式,而為了初中生能夠維持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降低其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教師應選擇常態化的溝通交流。在日常的教學中尋找學生談話,努力塑造親切友善的教師形象,從而增加親和度。另外,溝通能夠促使教師了解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如上課注意力渙散、學習進度跟不上等,進而在調節中改善狀況,提升數學教學的靈活性與有效性。同時,這也能夠讓教師對學生給予足夠的鼓勵,幫助其在學習中樹立起陽光的心態,用高度的學習熱情去沖破出現的各種教學阻礙。交流溝通樹立起的橋梁帶動了師生關系的演變,把“說教”變為“勸導”,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如,對《全等三角形》這部分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及時跟上教學內容,理解全等的判定與性質,需要在課下與學生及時溝通,了解大部分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教師需要將溝通化作常態性的行為,拉近師生關系,學生也能更加聽從教師的指引。與此同時,溝通也促進了數學思維的培養與發展,在分析與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有效改變了學生的學習與理解狀態,學生變得更自信、更努力,從而在陽光的心態下形成學習的正向反饋,帶動了整體學習的進步。如此,教師的溝通促進了教學有效性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積極性的問題。
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多方面的,自學也是其中的一種表現。教師在課堂之外,需要從預習、復習等方面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在互動中讓學生具備自主化學習的能力,從簡單數學定理的掌握,到更深一層的知識推導,通過習題的幫助與課后導課,讓學生從各項學習步驟中根據自身的進度選擇對應的方案,在沒有教師同步講解時也能做出學習上的突破,真正把學習變成自己的事情,從而在內容的驅動下讓學生發展出更具體、更穩健的自學能力,最終在課外互動的影響下,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有效性有了質的飛躍。
如,《圓》這部分章節的教學,大部分的知識內容課本上都有,教師需要讓學生從各種課外書籍中了解更多題目的變式以及復雜的定理運用,從切線定理、相交弦定理等拓展加速學生的知識理解與題目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自學能夠更好地將圓心角、弦、切線等知識整合在一起,并在解析中理解問題中出現的細節,把教師教授的知識理論反復進行實踐運用,從而在熟練的學習中理解定理與性質的相通性,對圓的各部分知識做到牢固掌握。自學基礎能夠在課外輔導書、教學視頻的輔助下得以提高,學生能在積極的探尋中定向提升能力,把課堂教學落實到“課堂之外”。
總體來看,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培養,為其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從而在面對問題時能夠給出不一樣的思路,追求變式,提高學生的思維活性與學習積極性。這樣,多方面并重的策略展開能夠使數學課堂發揮出更理想的效果,為初中生的成長過程奠定堅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