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梅
(高安市汪家圩鄉初級中學,江西宜春 330816)
多元化教學是從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優化調整的一種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變性、靈活性、適應性。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多元化教學可以增加課堂的豐富性,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讓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完善教學形式與內容。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采用單一、陳舊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滿足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需求。這是一種以“教”為中心的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整個課堂由教師平鋪直敘地講解語文知識,課堂毫無活力可言,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等機械學習方法來提高語文成績,沒有積極主動學習的熱情與沖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抵觸、厭倦等心理。
1.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內驅動力,從而自覺主動地參與語文課堂互動、討論、合作等活動。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首要原則就是基于學生實際學習興趣,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創新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他們對語文知識保持一種長久的學習興趣。
2.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著力點。在推行新課程改革的同時,生活化教學理念逐漸運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立足于學生的日常生活現象,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產生思維碰撞、情感共鳴。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到語文知識,并用課堂所學的內容來解決實際問題。
3.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突破點。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教師從學生的不同之處來尋找教學突破口,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根據課本的實際內容,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任務要求,引領學生在課堂上獨立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鼓勵他們在課后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彌補語文學習的不足,加強語文知識的自主預習和復習鞏固,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首先,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改善教師的教學形式與內容,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逐漸化被動為主動,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其次,有利于豐富課程內容。教育信息化應用于課堂已經是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教師越來越重視教育信息化,在課堂上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比如,在教學前利用多媒體播放PPT、圖片、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最后,有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靈活運用可以為課堂注入生機活力,活躍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培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能力,讓他們在參與實踐的同時獲得更多的語文體驗,從而得到啟發,能夠將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缺乏對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而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從學生的思想情感層面來促進他們提升語文閱讀、寫作、交流等能力。語文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教師創新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以《藤野先生》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首先,針對課本具體內容解決一些學習問題,如文章的出處、生難字詞的讀音與解釋、文章的段落劃分與各段落大意等,將其作為自主預習的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初步了解課文,完成相應的自學作業,記錄自學的難點與問題;其次,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鼓勵學生針對自己的答案進行敘述表達,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再次,教師可以從學生的難點問題入手,重點講解他們不懂、不熟悉的語文知識,如文章的明線是對藤野先生的回憶,暗線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變化,讓學生從文章作者信息、寫作背景等方面思考;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是開展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加強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播放圖片、音樂、視頻和動畫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孩子們對自己的父母熟悉嗎?能通過哪些方式認出自己父母的背影?”通過提問來導入課文。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開展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已經被廣泛運用到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成為講解知識點的有效載體,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開展自主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等活動。教師在備課時精心制作或選用優質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結合教材內容仔細觀看學習,初步理解相關知識點。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群分享微課視頻,鼓勵學生在課后復習鞏固,深入理解并記憶語文知識。
為避免學生抵觸或厭倦初中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以《愚公移山》一課為例,文章描述了愚公為方便進出而想要搬移家門前的兩座大山,他得到了家人和村民的支持,但也受到了智叟的阻止,最終在天神的幫助下實現了移山的愿望,體現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各自選擇愚公、其妻、智叟、天神等角色,通過扮演來演繹課文中的故事,更加直觀地理解課文內容。
2.開展辯論交流活動。組織學生針對不同的主題進行辯論,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
3.開展自主探究活動。這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角度對文章進行自主分析,鼓勵學生積極交流討論,從思維方式、口語交際、分析理解等方面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和個體差異入手,不斷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活動中融入新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